过客张无忌
作者: 和菜头金庸先生写过一本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主角张无忌就是优柔寡断的性子。在金庸先生所有的作品中,我以为这一部成就并不算高。主要原因是张无忌人见人爱,书中只要是个年轻女性角色都会爱上他,求不得放不下,满世界追寻。
不过,正因为这本书写成了这样,主角又是那么一个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男子,所以成就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如果你不以主角张无忌作为视角,而是以各个女性角色的视角来阅读这本书,就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全书的女主角是赵敏。她是蒙古郡王之女,自认为是个反叛少女。和张无忌原本是敌手,但是后来爱上了张无忌。在她看来,这要比离家出走更为反叛,更为激烈,更具个性。而俘获张无忌这种游移不定的男子,也要比捕猎草原上的雄鹰更为刺激,更有成就感。
但是看到全书最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反叛少女其实是假反叛。她一路叛出家门,叛出部族,只是为了成为一名非常传统的女子,目标只是和一个男人长相厮守,相夫教子。即便她明明知道张无忌在下一分钟只要听到另外的女人一声呼哨,就会放下她翻窗跑掉,但是她还是更在乎这一刻能够守在这个男人身边。所以,张无忌并不重要,张无忌作为她争夺的锦标,对赵敏才有意义,她需要这么个人在激烈的人生冲突之后,回归传统妇女。
然而周芷若就不同,她是一名真正的独立女性。小说读者和电视剧观众通常都会评价这个出身低微,汉水船夫之女的峨眉派掌门,是个心狠手毒的毒妇——这是以张无忌作为主要视角来观察。换成周芷若的视角来看,她经历过朝不保夕的生活,很小就深知唯有力量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张无忌的诸多女友中,有人是蒙古郡主,有人是天鹰教教主孙女,有人是波斯拜火教圣女,她自己是什么?一个船夫的女儿。别人可以回家,可以回总坛,可以靠爹靠外公,张无忌可以靠太师父靠干爹,她自己能靠谁?她唯一的依仗就是峨眉派,以及掌门人的身份。在峨眉派,她拥有绝对的力量,可以左右自己的人生。所以,和张无忌在婚礼之夜生变之后,她作为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那一点点幻想都破灭了,彻底变成了一名事业型女性。
为什么读者和观众会觉得周芷若心狠手毒,让人心生不安?因为她在书中是个全然独立的角色,她从一个船夫之女成长为武林大派掌门。在婚变之后,她的所作所为都基于对现实清醒的认识和对掌控自己人生的渴望。于是,她是一个全然独立,后期根本不愿意围绕张无忌打转的角色,为了达成自己的事业目标,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老情人痛施杀手——正是这种自主意识,让习惯于观赏传统女性的读者和观众感觉到不安。翻译为大家都懂的中文,那就是:这个女人太有主见。

殷离,又名蛛儿,张无忌表妹,天鹰教教主外孙女,金花婆婆徒弟。她让我想起王小波的小说《舅舅情人》里的终南山少女小青,因为她们同样在追求极为纯粹的感情。殷离是张无忌的第一任合法妻子,但也是最早离开张无忌的女人,而且一去不复返,极为决绝。理由也非常奇怪:她发现自己爱上的是童年时代的张无忌,那个狠心恶毒的小鬼,而不是成年之后的束手束脚,瞻前顾后,首鼠两端,只是为了做个好人的废物点心张无忌。所以,她宁可活在回忆里,也不愿意和张无忌继续待在一起。
虽然殷离的性格偏激而激烈,但是她对自己要什么始终很清楚。一般来说,人在爱情中会体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包括赵敏在内,许多人都赞同即便得不到对方全部的心,能占有对方的肉身也是好的。殷离没有这种想法,她的确想要一个情人,但是她要一个她认定的情人,而且要对方用她希望的那种方式来爱自己。如果对方做不到,那么她宁可放弃,也不想拥有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所以,青年张无忌对她毫无意义,甚至童年张无忌对她也毫无意义,只有她以为的那个童年张无忌才是她所渴望的,哪怕这样注定她会一无所获,她也不愿意退让和妥协。
最后一位女性角色是小昭,波斯拜火教圣女。小昭其实并不是人,在我理解中就是这样。小昭性格很好,其实就是没性格。小昭习惯于做个好人,为了和平毅然放弃了张无忌,踏上万顷波涛上的归乡路。所以,在我看来小昭就是个女版的张无忌,一个关于张无忌的暗喻。张无忌为了义父放弃婚礼放弃新娘,为了天下人放弃和朱元璋争斗放弃复仇远避海外,小昭做的事情也一样。所以我觉得书中小昭的这段情节至为恶毒,它在暗示,即便是张无忌也得放弃张无忌自己,才能得自由得自在。张无忌才是一切麻烦的源头,而且正因为他的性格才造成了这一切。
如果是用各个女性角色的视角来看《倚天屠龙记》,就会发现张无忌只是个过客,只是个道具,所有女性角色成为自身发展历程上的中途岛。从小说的内容来看,感觉好像是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在围绕张无忌打转,太过不合理,反而会从这些女性角色的故事里看出另外的可能性。你完全可以把《倚天屠龙记》看成一部以女性群像作为主体的小说,张无忌是书中的重要配角。所有女性角色的人生选择、个人成长,通过她们和张无忌之间的互动得到推动和发展。你要是从这个角度去读《倚天屠龙记》,那么它反倒是一本不错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