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雪

作者: 马庆民

《水浒传》中的雪0

在《水浒传》中有诸多雪景描写,雪花纷纷,漫天飞舞,在打打杀杀的水浒世界中有着独特的风景。

其中最耳熟能详,也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林冲的那场雪。

林冲因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初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这雪仿佛使人感到了紧张不安,正如林冲此时的心情。

烤火不暖,林冲便去市井沽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落雪之厚,风力之强,雪势之大……我们为林冲捏了一把汗。

“那雪正下得紧”。鲁迅说,这六个字,比《水浒传》里写雪的所有句子都精彩,它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人物的心情:紧张,压迫感,快节奏。

林冲沽酒返回时,“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紧”字之前加了频率副词“越”,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似乎预示着危机步步逼近,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林冲在风雪中艰难跋涉,他怀着能熬出头的幻想。

回到草料场时,积雪压塌了两间屋子,林冲因此逃过了一劫。无处栖身,林冲只得冒着漫天大雪,返回沽酒经过的那座破庙。林冲躲在破庙里,还没喝上几口酒,“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

草料场着火了——对一个现役犯来讲,烧了军需草料,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林冲正待开门去救火,却突然听得三个人在对话,差拨、陆虞候和富安……寒冷的真相伴着寒冷的大雪落下,严严实实地封住了林冲的去路。

林冲一声怒喝,不再犹豫,不再隐忍,不再害怕,不再幻想……开始了冰天雪地里的复仇——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然后赶上富安,“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最后脚踏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刹那间,洁白的雪地上,鲜血淋漓。

雪依然在下,正是这雪,映衬出血与火的惨烈与悲壮,让忍辱的林冲终于在历尽磨难之后如火山般爆发出来。也是从这一刻,林冲完成了蜕变。

那场血红雪白的纷纷扬扬的大雪,还没有结束——“那雪越下得猛”。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雪!此刻,末路英雄林冲最后一次回首雪中的草料场,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此时的大雪不再令人感到压抑,反而在烈火中燃烧出一种新的“希望”。

可以说林冲的雪,充满血腥和无奈,并通过“紧、密、猛”等词的递进,把凄凉和悲壮演绎得侵人心骨。不仅出色地塑造了林冲的人物形象,也为他日后被逼上梁山做足了铺垫。

如果说林冲的雪是一场离别,那武松的雪,便是相逢——但相逢中暗藏祸端。

和林冲不同的是,索超遇上的雪,不仅直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向,而且凸现了吴用作为军事指挥将领因地制宜的谋略。

宋江带领梁山众人攻城时,“其是正值仲冬天气,时候正冷,连日彤云密布,朔风乱吼”。次日晚,彤云四合,纷纷雪下,吴用在城外设陷阱。追出城外的索超,因为夜黑雪急风严,连人带马掉入雪坑——正是“烂银深盖藏圈套,碎玉平铺作陷坑”。

一场大雪,索超被生擒,也应了天罡星之数,从此成为梁山一员。索超被擒,这场雪并没停——或许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温情的一面。

在收服索超不久,宋江背疮发作,性命攸关。张顺要救宋江,连夜去建康府找安道全,千里求医。“时值冬尽,无雨既雪,路上好生艰难。”张顺到达扬子江边时,“北风大作,冻云低垂,飞飞扬扬,下一天大雪”。

雪中江上是什么样呢?“嘹唳冻云孤雁,盘旋枯木寒鸦。空中雪下似梨花,片片飘琼乱洒。玉压桥边酒旆,银铺渡口鱼艖。前村隐隐两三家,江上晚来堪画。”

在这样的天寒地冻中,张顺冒着风雪,要过大江,舍命而行。他心情的迫切体现了他对宋江的深情厚谊——像雪那样厚重。

这场雪,既有智慧杀戮,也有真诚温情,让人感动,让人难忘。

宋江与众兄弟盖州大捷后,也下了一场雪。这场雪和前面的雪完全不同,雪下得十分祥和,十分有趣——是水浒苍冷悲凉的世界中,一抹难得的暖色。

宋江准备出东郊迎春的当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

次日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空中白鹭群飞,江上素鸥翻覆。飞来庭院,转旋作态因风。映彻戈矛,灿烂增辉荷日。千山玉砌,能令樵子怅迷踪;万户银装,多少幽人成佳句。正是:‘尽道丰年好,丰年瑞若何?边关多荷戟,宜瑞不宜多’。”

此时的他们,不再像从前落魄的时候那样,在雪中挨受,担心无处投奔,所以他们有心情赏起雪来了。

地文星萧让语出惊人,讲出一番对立春雪睿智的论述:“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这雪本是阴气凝结,所以六出,应着阴数。到立春以后,都是梅花杂片,更无六出了。今日虽已立春,尚在冬春之交,那雪片却是或五或六。”

乐和听了,走向前把衣袖儿落下来的雪片拿起来看,“真个雪花六出,内一出尚未全去,还有些圭角,内中也有五出的了。”乐和开心得像个孩子:“还真是!”众人也一并拥上来看,却被李逵“鼻中冲出一阵热气,把那雪花儿冲灭了”。于是众人哈哈大笑。

此刻,这场雪,让他们表现得如此自然天真质朴。

宋江走出来笑道:“我已分付置酒在宜春圃,与众兄弟赏玩则个。”当日,宋江在宜春圃雨香亭设宴,众人笑语喧哗,觥筹交错,好不快活。

这场大雪很独特也很唯一,原本冷寂的天气,有了这番欢声笑语,飘的是瑞气,洒的是和气,大家暂时忘却了战时的苦,尽情享受这欢腾的生活。

天一亮他们就要骑着战马踏上战场,那里硝烟弥漫,生死未卜。我想,出发的那一刻,他们一定回想起昨夜那一场清美的大雪和众人赏雪的场景,也一定会在心中感慨:如果没有杀戮,安安稳稳地生活,该有多美好……

雪,在作者施耐庵笔下可谓千变万化,发挥了无穷作用,他不是为了写雪而写雪,而是把雪和梁山好汉们的形象、选择、命运……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得我们看见雪,便会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某一位好汉。

上一篇: 奇梦
下一篇: 规 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