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莫要慌 中医来帮忙
面瘫患者往往是一觉醒来发觉自己面部肌肉僵硬,无法完成抬眉、闭眼、努嘴等动作,照镜子时会看到自己“嘴巴歪”了。好端端的,人怎么突然就面瘫了呢?还能治好吗?
发生面瘫是因为“中风”了吗?
“面瘫”的医学专业名称为面神经麻痹,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人们普遍认为面瘫是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导致的。但该病病因不可一概而论。中枢性面瘫由面神经核上行通路受损所致,主要与脑血管疾病相关,多数由脑卒中、颅内肿瘤等导致。周围性面瘫相对更常见,主要由面部神经的周围部分受损所致,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耳源性疾病、外伤、肿瘤等。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面瘫是人体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所致。比如,人在情绪紧张、劳累过度、出汗后、感冒后等身体正气不足、体质较为虚弱的时候,开车迎风、开窗睡觉、开着空调入睡,便有可能导致面部经络受损,继而引起面瘫。
得了面瘫能治好吗?
1.面瘫为自限性疾病,但患者仍需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70%以上的面瘫患者即便不进行任何诊治,也可以在发病后的6个月内恢复功能。周围性面瘫患者一般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者可在2~3个月内痊愈。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如果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进行正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也可以康复。
但是,面瘫患者不可以对自身病情放任不管。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面肌僵硬、面肌痉挛、面肌萎缩、听觉过敏(对正常声音过度敏感)、泪腺分泌障碍等症状,还须承受因外貌变化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尽快就诊,查明病因
一旦出现面瘫症状,患者应尽早到神经内科就诊,及时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典型症状是一侧面部肌肉瘫痪,患侧额纹减退或消失,影响皱眉和闭眼。中枢性面瘫一般只累及下面部,典型症状为口角歪斜,一侧鼻唇沟变浅、言语不清等,患者往往伴有偏瘫等其他症状。具体病因应由专业医师进行鉴别。
3.规范治疗,控制病情
(1)药物治疗
针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类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片、醋酸地塞米松片可促进面神经的功能恢复,预防神经变性。抗病毒类药物如阿昔洛韦、伐西洛韦等,可控制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症状。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修复。
针对中枢性面瘫患者,则需要积极治疗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等原发病。原发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按摩等方式进一步改善症状。
(2)面部肌肉功能锻炼
适当锻炼面部肌肉有利于病情恢复。患者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练习抬眉、皱眉、闭眼、耸鼻、龇牙、吹口哨、交叉练习单侧眼睁闭等动作,每天练习3~5次,每次、每个动作练习10~20遍。患者也可按照“抬眉皱眉紧闭眼,皱鼻煽鼻牵上唇,噘嘴龇牙频鼓腮,搓热掌心暖耳后”的口诀进行康复训练,增强治疗效果。
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穴位按摩、内服中药等中医治疗方对于面瘫均有一定疗效。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1.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颜面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对处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面瘫患者,医师会采取不同的针刺方法。比如,面瘫急性期患者的邪气在表,因此以浅刺、轻刺为主,促进气血畅通、祛除邪气。
此外,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加速神经恢复。针刺和放血疗法相结合可活血化瘀、快速消肿止痛、减轻神经损伤。
2.中药治疗
牵正散是治疗面瘫的经典方剂,由白附子、僵蚕和全蝎三味药组成。白附子可祛风痰、定惊搐、散结止痛;僵蚕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的功效;全蝎能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三者合用可以改善面瘫症状。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可适当调整牵正散组方。比如,对于风邪阻络型患者,可以加用防风、黄芪等药物,起到补气升阳、祛风解表的作用。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可以加用桃仁、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调理。
3.穴位按摩
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面部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有助于病情恢复、减少后遗症。面瘫恢复期患者可以由医师按摩。家属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掌握规范按摩手法后,也可以居家为患者按摩。以下为治疗面瘫的常用穴位与按摩手法:
(1)四白穴
四白穴位于面部,人目视前方时瞳孔的正下方,眶下孔凹陷处。用双手食指的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左右即可。
(2)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位于外眼角往外旁开半寸(约1.6厘米,拇指指关节的宽度约为1寸)处。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的指腹以顺时针按揉10次,再以逆时针按揉10次。
(3)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颞骨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指腹同时按摩翳风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20次。
(4)大迎穴
大迎穴位于下颌部。人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方会出现一条沟形的凹陷,凹陷下端按之有搏动感处,即为此穴。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摩两侧穴位,以有发胀感为宜,按摩1分钟左右即可。
此外,按摩阳白穴、地仓穴、攒竹穴、丝竹空等穴位,也有助于面瘫的恢复。
4.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选用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疗效的药物研磨成粉,制成软膏、丸剂等剂型,贴敷于穴位之上,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促进面部神经修复。
★温馨提示:面瘫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做好头颈部的保暖,避免因受凉而加重病情。眼睑闭合不全者应佩戴护目镜,使用眼药水保持眼部湿润。日常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可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