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很多人熟悉它的名字,也基本了解感染后的危害。但是,对于以下问题可能并不清楚,比如,如果怀疑自己感染,要做哪些检查?怎样治疗可以杀菌?希望本文能为您解答这些疑问。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
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呈螺旋结构,生存条件比较苛刻,通常寄生在人的胃黏膜组织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进入胃部后,会产生尿素酶。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从而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感染该菌可能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还可能诱发胃癌。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普遍容易感染——感染率约为50%。总体来看,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的感染率低于北方地区,城市居民的感染率低于农村居民,儿童的感染率低于成年人。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侵入性检测与非侵入性检测。不同检测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人群有一定区别。
1.侵入性检测
侵入性检测需要在胃镜下进行,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及胃黏膜细菌培养。
(1)快速尿素酶试验
该检测方法是在胃镜下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放入含有尿素的试剂中。如果胃黏膜组织中存在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试剂变红。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检查简便,但缺点是检测结果会受取材部位、取材量、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该检查是对取出的胃黏膜活检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感染。优点是检查价格低廉,缺点是属于有创检查,检测结果容易受取材部位及取材量的影响。
(3)胃黏膜细菌培养
该方法是在胃镜下取出一块胃黏膜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有无幽门螺杆菌。优点是检测的准确性高,缺点是属于有创检查,检查时间比较长,需要特殊的培养器材、培养液及培养环境。
上述这三种检测方法适用于有必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一般是在做胃镜时顺便进行检测,不适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普通筛查。
2.非侵入性检测
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操作简便,适用于有检测需求的普通人群。
(1)血清抗体检测
人类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血清中会产生抗体,可经血清抗体检测确定是否感染。该检测方法的优点是快捷,多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筛。但是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幽门螺杆菌得到根除,抗体也会长期存在,因此血清抗体检测不能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的复查。
(2)粪便抗原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者粪便中存在抗原,通过粪便抗原检测可确定有无感染。这一检测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率高,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群,但需要留取粪便,若采样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样本保存不当,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3)尿素呼气试验
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4C和13C呼气试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非侵入性检测的首选方法。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让患者口服核素(即14C或13C)标记的尿素,如果胃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尿素可被分解,患者会呼出被核素标记的二氧化碳。这类试验方便安全,可在各类医院开展检测。但14C有一定放射性,婴幼儿、孕妇、妊娠期妇女应进行13C呼气试验。
目前,购物网站上有不少商家售卖幽门螺杆菌自测试纸,有的产品需要进行呼气试验,有的产品需采集牙垢、唾液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试纸进行检测受消费者操作规范性的影响很大,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准确。要想得到准确的诊断,建议您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用药方案
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不必恐慌,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可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用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杀菌,疗程为14天。
1.四联疗法的抗生素组合方案
(1)常规抗生素组合方案
①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1克;克拉霉素每天2次,每次0.5克。
②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1克;左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0.5克,或每天2次,每次0.2克。
③阿莫西林与甲硝唑: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1克;甲硝唑每天3次,每次0.4克,或每天4次,每次0.4克。
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可以遵医嘱替换为其他药物组合,比如将克拉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或甲硝唑搭配服用。
(2)耐药性低的抗生素组合方案
目前,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耐药率明显上升,而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及四环素对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低,可选用这三种抗生素中的两种进行治疗,以保证疗效。
①阿莫西林与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每天2次 每次1克;呋喃唑酮每天2次,每次1克。
②阿莫西林与四环素: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1克;四环素每天3或4次,每次0.5克。
③呋喃唑酮与四环素:呋喃唑酮每天2次,每次1克;四环素每天3或4次,每次0.5克。
2.用药注意事项
患者应遵医嘱,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用药,不要私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每天须服用两次,餐前半小时服用,2种抗生素应在餐后服用。若用药期间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停止服用,并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处理。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吸烟,保持清淡饮食。
幽门螺杆菌通常会出现家庭内传播,如果一名家庭成员感染,其他家庭成员应共同筛查、接受治疗。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儿童、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如确诊感染,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患者用药结束4周之后,应进行14C或13C呼气试验复查,确定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目前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有增强防范意识,注重个人卫生,才能有效预防感染。建议您保持手卫生,注意饮食安全,不喝生水,实行分餐制,尽量减少外出用餐频次。如果家中有婴幼儿,应避免用口喂食。家中成员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人也一同进行检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