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幸运”的宫外孕抢救经历
“庞教授,要不是你及时为我补充检查,现在我可能已经输卵管爆裂大出血了,真的很感谢你!”
事情虽已过了多天,但看着聊天记录中患者发给我的这段话,我又忍不住回想起那段步步惊心的抢救经历。我写下这个故事,希望能帮助医生和患者躲避类似的“雷区”,虽然结果有惊无险,但我仍然希望救治过程不必如此险象环生……
加速度:从B超开始
10 月7 日是张芬(化名)第一次来我的门诊。她的主诉是月经量少、痛经。四年来,这位患者例假期间,都只用护垫。
面诊时,我需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张芬十分肯定地表示近期没有性生活。所以,我只给她开了药。
两周后,张芬前来复诊。这次,张芬说昨天开始左下腹部不时出现隐痛,她还提到,在治疗的同时也想求个三胎。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而且经过推算当日可能是她的排卵期,我建议她做个B 超。也正是从这个B 超开始,一切开始加速度……
1 个小时后,张芬的B 超出了结果:子宫内膜厚度为6 毫米,最大卵泡为16 毫米。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意外的是,B 超医生还报告:右卵巢混合性包块16×14 毫米,异位妊娠待排。就是说,如果B 超医生判断正确,张芬存在宫外孕的可能!
这个结果与我的预想南辕北辙,本来是为帮患者助孕而做B 超,却突然发现她可能已经怀孕了,而且还是宫外孕。
矛盾:不可能怀孕?
“近期有没有性生活?”拿到报告后,我仍不敢确定,再次问了张芬这个问题。张芬仍然非常肯定地回答:“没有,不可能怀孕!”
B 超结果与患者的问诊结果有矛盾,所以目前查血送检是确定张芬是否怀孕的最准确的办法。我决定先给她开一些调经止痛的中药,同时也为她开了一个查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抽血单。患者遵从医嘱,接受了我的建议,查血后回家了。

争分夺秒:开通绿色通道
晚上8 点,医助护士联系我说,张芬的报告显示血HCG8000+。这个结果着实吓了我一跳。这位屡次三番说自己不可能怀孕的患者,确实是怀孕了,而且还是急危症宫外孕!
当HCG 超过3000 时, 可根据邓宋氏方程的指标计算来判断患者是否达到了手术指征。方程的分数共12 分,超过11 分则需要手术,而张芬已经超过了11 分。患者需要手术,立刻!马上!
我顾不得多想,迅速联系了张芬。询问患者当时的身体情况后,我已经有了基本判断。我尽可能简洁地告知她:“你随时有宫外孕破裂内出血的风险,建议你马上到医院急诊,需要尽快手术处理!”
争分夺秒,人命关天。我马上联系了住院部值班医生,开通绿色通道,希望能为患者节约时间。等张芬打车到医院时,已经晚上11 时多了,医院立刻为她进行了术前检查。
凌晨5 时,我们给张芬做了手术,发现是常见的输卵管妊娠,手术过程顺利,总算化险为夷。

考验:并非所有病症都有典型表现
宫外孕这个病为什么这么急呢?因为每天不断增大的胚胎会撑破输卵管,造成内出血。内出血是无法止血的,血会一直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甚至死亡。
还好,张芬的经历有惊无险。但我也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即使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也丝毫未察觉自己已怀孕。
这次惊险既因为她曾坚决地否认可能怀孕,也因为她基本没有宫外孕的典型表现。她的月经量一直很少且无明显变化,月经时间也准确,这样的假象将患者本人和医生都蒙蔽了。
并不是所有的宫外孕都有典型表现,很多患者甚至敢签字否认怀孕的可能,这对于医生是极大的考验,一定要将谨慎行医铭记于心。
幸运:源于细致认真
张芬是特别幸运的——一般要预约才能做的B 超,张芬当天就做了;一般周末检查验血要隔天才有报告,张芬的结果当天也很快出了;一些医院的妇科B 超单子写得极其简单,对临床参考价值不高,但张芬的B 超医生检查细致认真,从1 厘米的小包块察觉出她有异位妊娠病灶的可能性,实现了危急值报告;而我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她,并协调一切过程保证她以最快速度入院手术。
人们常说,医生就是拼尽全力和生命赛跑,但如果可能,我更希望一切治疗都不用拼命。有条不紊,这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是更好的选择。我细致地整理好张芬的病历,想到自己在各个环节都已尽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再次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