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坑”孩之花式
作者: 弥生“不像话,赶紧换掉”
我爸,就是一个另类的爸爸。
学生时代,老爸对我的学习成绩严格要求自不必说,他还像任何一个“封建”老父亲一样,对我的仪容外貌也有看法,譬如不允许我留长指甲,认为我的衣着色系不够鲜亮等。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让人哭笑不得——他威胁我说,要在我睡着的时候偷偷把我留长的指甲竖着剪一刀,只剪一刀,这样我醒了就不得不自己剪短。刚时兴微博那会儿,他常常在各种淑女穿搭指南下面@我,尽管我和我妈都对他的审美品味不敢苟同,他却永远自信十足。
我爸总强调自己开放又民主,却在我换上一个赤裸着身体的插画风小女孩微信头像后批评我“不像话,赶紧换掉”。然而,他自己的微信头像是一只躺在荷叶上生无可恋躺平的青蛙照片,微博头像则是一个胖乎乎的黑人大婶在骂街……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微信上都是同事,开始思考自己的头像是不是也有点儿不合时宜,最终把青蛙换成了一片野花,名字也从“舒服斯基”改成了“空山新雨”。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我养了一条棕色的小狗取名炸鸡蛋,我爸直呼“这名字风水不好”,强烈要求改成“大红袍”……
对我们家人来说,吃大于一切。高中时候有段时间我妈不在北京,我爸天天早上5点多起来给我做饭,而且一定会是他眼里营养均衡的“大餐”,虽然有时候也不太好吃,但是不夸他,他还不高兴,大餐一直持续到我高考完。
我爸到现在都觉得我连开冰箱洗黄瓜、西红柿的生存技能都没有,就算我已自己单住,但每次回家,他都要7点半喊我起来吃早饭,不吃不行。前不久的某天早上他有事儿早走没喊我,留了一个写着字的咖啡纸袋,上面写着“锅里有汤,案台上有面包,冰箱里有黄瓜、西红柿,今天实在来不及做了。”还留下了签名和日期,跟董事长签字似的,着实让我体会了一把家的温暖。
“我好像不是那么会照顾人哟”
奇葩的爸爸比较常见,妈妈通常更贤淑或理性持家。比如我妈妈,相比起来她善解人意多了,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忍受了我爸的奇葩行为这么多年,还能保持好心态。然而,也有例外——我爸经常能破解我妈的手机密码,并在她的微信里给她的闺蜜们留下匪夷所思的回复,并对我妈写的文章评头论足,非常不招人待见,以至于最后我爸被我妈和我双双屏蔽,失去了阅读和评论我们微信动态的资格,我妈也会对他靠近自己的手机表现出格外警觉。
我有一个女生朋友冉,是一名花艺师,开了一家花店,但开得非常随性,工作一阵子就得出去玩一阵子。不仅如此,她还胆子很大,颇具探险家精神,曾独自在印度旅行,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漂流了三个月才回国,历险记一样的旅途让人听着捏一把汗,每次遇到一些我们看来很险的境遇或一些很难解决的情况,她都以一句“没事儿”回应,这是她的口头禅,朋友们总是无奈地说她“心真大”。我一直觉得她这骨子里的野劲儿很特别,生活中很难碰到比她活得更洒脱自在的女孩儿,直到在冉的婚礼上见到她的妈妈。
冉的妈妈50多岁,活力十足,活得比女儿还洒脱,喜欢玩儿,最近的爱好是跳舞。她在女儿的婚礼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在小舞台上翩翩起舞,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个快乐的小女孩,让人印象深刻。后来冉怀孕,妈妈来北京照顾了她一段时间,帮忙做饭,可却经常在饭点儿毫无踪迹,打电话过去寻人,原来妈妈火速交到了新朋友,去练跳舞了,把做饭这件事儿全然忘了。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相约去郊外的公园秋游,冉的妈妈也跟着一起来照料她,然而抵达目的地后,她人就消失了,直到日落时分我们快要离开时,才在一片树林里找到她——彼时她正在夕阳下的空地上练习舞蹈,手机架在前面录制着自己的舞姿,以便更快地取得进步……面对冉无语的表情,妈妈笑笑,用带着贵州口音的话俏皮说道,“我好像不是那么会照顾人哟”。
有一次,冉的妈妈过生日,冉上午给妈妈打电话祝她生日快乐,结果她说:“我是傍晚那会儿出生的,你晚点再给我打吧。”接着就把电话挂了,冉只好傍晚又给她打了电话重新说“生日快乐”。不仅如此,每次她生日都会提前大概一周给冉发提醒:我下周过生日,你那天记得给我打电话啊!
冉的妈妈不仅活得年轻有活力,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坚定的女性,比现在网络上热烈鼓吹的都市独立女性更有实践精神。她总是毫不遮掩地表达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比如冉生了孩子之后,婆婆和妈妈都来家里照顾,婆婆是典型的传统北方家长,勤俭持家,在吃饭这件事儿上要求不高,宁愿自己吃得节省些,给孩子吃好的。但冉的妈妈要的是自己和孩子都得吃好。比如她一定要吃柴鸡蛋,但是婆婆买了普通鸡蛋和柴鸡蛋,意思是给冉吃柴鸡蛋,其他人都吃普通的。冉的妈妈立即表示,如果给她吃普通鸡蛋的话,她宁愿不吃,随即便给自己做了香喷喷的柴鸡蛋炒饭,留下冉的婆婆无语凝噎。
还有一次,冉在豆瓣上#爸妈的可爱瞬间#条目里,发送了一张妈妈的照片。配文:“跟我妈一起逛公园,她困了,然后就……睡了,我默默在旁边等她睡醒。”照片是户外公园,只见冉的妈妈趴在公园楼梯的台子上,枕着自己的包包,头朝下酣然入梦,周围的游客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睡眠质量。一点不意外,冉妈妈的口头禅也是“没事儿”。
“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有的时候,父母还会利用身为家长的威信来编造一些“谎言”,或设立一些规矩来支开孩子,进行一些秘密行为。比如,在我的朋友小火龙的童年回忆里,晚上8点的时候她就会被爸妈催着上床睡觉,他们总说“小孩子要早点睡才能长得高”。年幼的小火龙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每天最晚8点半,在和爸妈道了晚安之后,她就会上床睡觉了。直到有一天,她中途醒了,迷迷糊糊看到闹钟已指向9点多了,起身发现外面客厅的灯还亮着,爸爸妈妈好像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发出窸窸窣窣的咀嚼声。她轻声走过去,发现他们在楼下打包了一份烤鱼和一些烤串,正在一起享用美食。他们看到小火龙醒了,居然很镇定,丝毫没有被抓包的自觉,还让她赶紧回房睡觉,也没说给她来一口。现在回想才知道,爸妈早早哄自己睡觉,原来是有一顿孩子不知道的饭要吃——宵夜。类似的桥段在樱桃小丸子的动画片里也有过,贪睡的小丸子听姐姐描述某晚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爸爸妈妈正在和他们的朋友一起看电视,吃东西,不仅给姐姐吃了蛋糕,还借着喝酒的高兴劲儿给了她额外的零用钱。小丸子听了之后,在爸爸妈妈强烈劝她早睡的一晚发现了端倪,于是喝了很多水准备晚上起来一探究竟,结果爸爸妈妈果然在偷吃,吃的却是外地的亲戚送来的臭鱼干——因为太臭了,所以藏起来等孩子们睡了再享用。看来,天下父母一般馋啊!
除了奇葩行为,还有一些父母的浪漫行为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印象里,我们的父辈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炽热地表达情感,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伴侣的关心和爱,有时候很特别,也很可爱。
我的朋友小森分享了一个她父母的故事,她的爸爸是个外表高冷而严肃的北方男人。和他单独吃饭,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爸爸对人好的方式就是寡言少语,行动代替语言。这样一个“钢铁直男”,如果偶尔做一点浪漫的事,效果就会像烟花大会现场一样。小森的妈妈是一个粗线条但内心细腻像少女的人,也经常埋怨爸爸不够浪漫。别的朋友过生日,爸爸会送花和礼物给妈妈,小森的爸爸只是憨憨地说:“钱都给你掌管啦”。虽然这么说,但是去年森妈妈过生日的时候,刚巧和几个朋友在草原上自驾游玩,爸爸记起妈妈想要鲜花这件事。他去草原上摘了各种各样的花,凑成一束,在朋友们的起哄下,单膝下跪把花献给了妈妈。妈妈开心地发了照片在朋友圈,配文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透过手机屏幕,爸妈几位拍照水平堪忧的朋友发来的画面模糊的照片里,小森扎扎实实感受到了父母撒的狗粮……

其实,父母只是长大了的孩子。
我们在网上吐槽他们,
他们可能也在心里吐槽我们。
等我们这一辈人成了父母,孩子长大了,
我们也许还没长大。
类似的故事恐怕会出现两个视角,
到时再重温这个话题,
必定也很有趣。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