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市长的家风之殇
作者: 青剑
从古至今,家风建设都是为人为官的重要课题。党员领导干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就会把党员领导干部本人拖入严重违纪违法的深渊,最终导致整个家庭的悲剧。
2023年7月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甘肃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上好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两堂课》,其中提到的甘肃省平凉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继宗就是如此。他由廉入贪、由俭入奢,他的妻子于改香则从“贤内助”变为“贪内助”。
夫妻双双心态失衡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梁峁起伏、沟壑纵横,1962年12月,黄继宗在这里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
据黄继宗回忆,求学的日子是艰难的。生活的窘迫使他将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勤奋学习上。1980年,他考上清水农校。3年后,他中专毕业,成功实现了改变其一生的转变——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由农民身份向干部身份的跨越和转变。
1983年,黄继宗参加工作。这一时期,黄继宗始终记着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勤恳工作,严守纪律。他还经人介绍认识了于改香,与她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结婚初期,对于黄继宗与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于改香都积极参谋、把关。她曾多次当着送礼人的面,把礼品扔出去,甚至还拉着黄继宗把一些别人送来而又退不回去的钱交给纪委,俨然是家里的“纪检员”。
但遗憾的是,2001年以后,黄继宗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2001年8月,黄继宗开始担任正宁县县长。施展才华的平台大了,跟在黄继宗后面当“啦啦队”捧场的队伍也长了,他开始自我膨胀。起初,黄继宗对于“有心之人”的“围猎”还有所防范,然而,一次提拔失败的打击,改变了他的价值观、权力观。
2006年,是黄继宗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组织考察的时候,我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但是组织考虑后没提拔我,我感到非常挫败。”黄继宗说。
当时,一些人在跟于改香吃饭的时候开玩笑说:“你拿出来500万元他就当上了嘛。”于改香闻言痛哭一场,将黄继宗落选的原因归结为没有送钱送礼。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脑子里就想一定要做生意,要挣钱。
面对妻子的错误认识,黄继宗不但不教育引导,反而采取了认可、赞同的态度,结果夫妻双双心态失衡,价值观严重扭曲,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成了他们最大的人生追求。
开“夫妻店”合力敛财
2008年,黄继宗晋升为庆阳市副市长。然而,组织的信任并没有校正他的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他仍然执迷不悟,把人生目标定义为“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
此后,黄继宗开始把权力当作明码标价的“商品”,把私营企业主当作其致富路上的“财神”。他利用担任分管城市建设规划副市长的职务便利,通过“主动遵循总规、优化详规,实际违规”的操作方法,干预插手工程项目承包、发包,为不法商人开绿灯、搞变通,谋取不当利益,自己则借机大肆寻租揽金、以权生钱。
经查,黄继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协调办理有关手续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89次收受45名商人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币1800余万元。
对于黄继宗的改变,于改香大力支持,并在黄继宗的默许和支持下走上经商的道路,彻底从“廉内助”变为“贪内助”。
于改香利用黄继宗和油田公司的关系,开办石油公司,通过给油田打井队提供泥浆料,第一年就挣到了120万元。
这之后,于改香的口头禅变成了“钱里面有火呢”,像飞蛾扑火般,一心扑在捞钱上。在看到“赚钱捷径”后,黄继宗对妻子做生意的态度慢慢由动摇变成了支持,甚至亲自出面拉关系、打招呼、接项目,使家族生意遍布油田、小额信贷等多个领域,短短4年就获利1400余万元。
为了“漂白”违法所得并赚取更大利益,黄继宗夫妇把受贿所得和经商获利归整到一起,以关心企业发展、缓解企业困难为名,先后给3家企业放贷2800多万元,仅利息就获得973万余元。
如于改香所说,钱里面确实“有火”,不过却不是能带给他们一家人温暖的希望之火,而是被贪欲附着的焚身之火。
恶名远播的庆阳“于姐”
在庆阳当地,干部群众早有议论,“黄继宗若出事,一定出在他妻子身上。”
做生意赚到钱后,于改香认为自己腰板直了,对家里的贡献大了,性格中强势霸道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
此前,在某酒店门口,一辆轿车停在路边影响交通,交警按照执法程序正开具罚单,于改香从酒店里冲出来,将一沓钱甩到交警眼前:“把这个钱拿回去给你们大队长,我很忙,以后我的车就不要贴了!”
对于改香的种种行径,一开始黄继宗想管,也管过,但是于改香根本不服管,还冷言嘲讽黄继宗“没本事”“官当不大,钱挣得不多”。更多的时候,争吵不过的黄继宗为了顾全家庭只好选择妥协。
在黄继宗无原则的忍让下,于改香更加有恃无恐,对黄继宗的兄弟姐妹、司机和身边老板张口就骂。后来,在骂人不过瘾的情况下,她又开始动手打人。黄继宗的兄弟姐妹基本都挨过她的打,一言不合,抬手就是一耳光,就连对黄继宗她也不分场合说打就打、说踢就踢。
不仅对兄弟姐妹不友不悌,对公婆,于改香也不孝不敬。有一次,于改香和黄继宗一起去看望公婆,到了以后,发现院门前没地方停车。于改香很不乐意,嘴里挑各种毛病,让公婆非常紧张,以后再听说于改香要去,就早早地搬个凳子坐到车位那儿给她占位置。
还有一次家庭聚餐时,于改香因为婆婆没有喝她敬的酒,一怒之下,竟当着黄继宗的面将一杯水对婆婆当头浇下,黄继宗却敢怒不敢言。
发展到后来,黄继宗对于改香从不敢管到不想管,放任自流。息事宁人的态度,使得于改香不仅在家庭、家族里大耍威风,在外也无所顾忌、恶名远扬。
在子女面前“斗富”
“妈,漱口杯买哪一款?”
“要高档的。”
“最好的一个1万多元。”
“好,就这个。”
这是黄继宗一家的微信群里妻子与女儿的一段对话。
在权力和金钱的刺激下,黄继宗追求奢靡生活,其家人也与他一同贪图享乐,衣食住行皆要“最好”。
据了解,黄继宗受贿所得的别墅装修极其豪华,装修费用高达200多万元,中餐厅、西餐厅、棋牌室、练歌房一应俱全。他热衷戴名表,一块手表价值30多万元;他喜欢穿名牌,衣柜里每条裤子上都配着名贵皮带……于改香在挥霍享乐上也毫不逊色,貂皮大衣挂满衣柜,生活物品一味追求高档。
由于忙着“捞钱”享受,黄继宗夫妻对子女缺乏关爱。在补偿心理的驱使下,二人对子女溺爱无度,毫无限制地用金钱满足子女的高档消费要求。于改香甚至教育子女“能挣钱是本事,会花钱是艺术”。
因为经常给孩子钱花,于改香和子女的关系日益紧密,使黄继宗成了家庭中的“圈外人”。不甘心的黄继宗也开始通过给子女更多的钱与妻子“斗富”“争宠”。
在儿子上大学期间和参加工作后一年内,黄继宗给了他100多万元,让其用于吃喝玩乐,加上平时又不断给他零花钱,父子关系也近了起来。
发觉黄继宗父子“抱团”后,于改香便去拉拢女儿,借着“女儿要富养”的名义,喜欢什么买什么,她的女儿也因此变得花钱无所顾忌。
夫妇俩互相攀比,对子女宠溺无度,在一味“买买买”和“花花花”中养成了子女花钱大手大脚、奢靡任性的恶习。儿子上班后买的第一辆车价值50多万元,后来又换成价值70多万元的豪华越野车;女儿使用的化妆品一套就价值上万元,背的都是一线名牌包。
2022年3月16日,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黄继宗受贿一案。法院以被告人黄继宗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奢华豪宅,人去楼空;奢靡生活,过眼云烟。黄继宗留给子女的除了深深的悔恨,还有被高墙隔成两半的家庭。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