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间的人》
作者: 王计兵春天的车轮
三年了,三个春天
如同横梗在路上的三块石头
这辆马车每颠簸一次
车上就会掉下一些
花样的人群
三年了,三个春天
让三万朵蓓蕾
一朵比一朵开得苦涩
当骑行在铺满春色的路上
凝视它们珍珠似的眼泪
在风中欲坠
和欲言又止的神情
我便有了长叹的借口
三年了,父母相继离世
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
三岁的父亲
也许正领着一岁的母亲
蹒跚在稚气满满的路上
也许正掐下一朵鹅黄
别在母亲斜偏的衣襟
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
父亲母亲,请你们
掉下两朵花瓣给我看吧
给我,一个刹车的理由和一个
可以痛哭失声的傍晚
那个人
开门的是奶声奶气的孩子
他仰着脸仔细瞅了瞅我
转头喊:妈,那个人回来了
一年未见
儿子还是我的儿子
媳妇还是我的媳妇
只有我
从爸爸变成了农民工
从农民工变成了那个人
赶时间的人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
王庄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
用双脚锤击大地
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减速
自从母亲知道
电瓶车的把手上有三个键
低速、标准、超车
可以控制车速
每次出门前
我都会发现
按键控制在低速上
每次我都会缓慢离开小区
作为一名
和秒钟抢速度的外卖骑手
在母亲面前
不得不缓慢下来
绿皮火车
那个蛇皮袋子里
一定装有煎饼、煮鸡蛋
花生、瓜子和少量的钱
那个蹲在车厢结合部的少年
皮肤很白
让我想起了自己
初次出门时的样子
我猜在他的贴身口袋里
一定还有一把好看的木梳
火车启动时他的母亲
一定一直追着车窗
不停地喊
请叫我王计兵
我不叫兄弟
兄弟在别的城市
我不叫父母或孩子
他们都在乡下
我明明一动未动
名字却跑丢了
你可以叫我:上一个
也可以叫我:下一位
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邻居送来的旧沙发
让妻子兴高采烈
她一面手舞足蹈地计划着
给沙发搭配一个恰当的茶几
一面用一本一本的书垫住
一条断掉的沙发腿
我在卫生间,用清水洗了脸
换成一张崭新的笑容走出来
一直以来
我不停地流汗
不停地用体力榨出生命的水分
仍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纯粹
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爱着爱我的人
快三十年了,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如何在爱人面前热泪盈眶
只能像钟摆一样
让爱在爱里就像时间在时间里
自然而然,嘀嘀嗒嗒
绕路
每次回老家,离开之时
我都会交代送我去车站的人
绕行三公里
经过一家药店
我女儿出嫁后
在那里上班
每次经过药店
我都能看见女儿
在药店里忙碌
我不下车,不和女儿告别
电话里我们已经告别过了
此前,离家时
是母亲站在路边
目送我,从视线里渐渐消失
我不想把这种送别转移给女儿
她还年轻
离白发还有很长的岁月
目视那家药店
从视线里慢慢模糊
仿佛是女儿渐渐走远
而我一动不动
更像一位年迈的父亲
致爱人
老天爷又开始下雨
工地的日子
清闲了下来
多余的雨水
使心情也变得潮湿
趴在通铺上
我给你写信
这些年来
我们已经习惯了
用墨水打发多余的时光
让灵魂平静地走在信纸上
长久的清贫
让我们学会了节省
我们把甜蜜也节省下来
把依偎的身影节省下来
用想念腌制
以备我们未来
无能为力的老年时光
傍晚,在河边
五十岁了
我想应该老了,或者开始变老
就像一条初冬的河
开始覆盖一层薄冰
覆盖夏日的激情
现在只需要一块石头或者半块砖头
轻轻一抛,就足以将平静打破
出于本能,想到老年的脆弱
我感到一种悲凉
想起当初在笑声里打过的水漂
像燕子一样轻盈
是该老了
我不想打破现有的寂静
甚至有点怕
此刻,我只想做一层冰
用表面的坚强掩盖深处的软弱
掩盖涌动的激情
让它们沿着表面的惯性
一点一点地变硬
春天的孤独
我喜欢那些未被命名的事物
比如一片无名的土丘
一个新生的婴儿
一些来路不明的林中小屋
这些事物
可以用我喜欢的词语给它们命名
建立滴血认亲般的关系
这棵去年移植过来的银杏树
据说是百年老树
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树
一进城被刀砍斧劈剪去枝叶
光秃秃地站着
有风吹来也不声不响
呆呆地自顾自出神
多像我偏瘫的母亲
一进了城就闷闷不乐
一天一天独坐阳台
想念乡下的从容岁月
想念我父亲
无边无沿的银杏园
和我父亲坟前的青草
故乡的尺寸
只有拉开异乡这把尺子
才能量出故乡的尺寸
尺子拉得越长
故乡就越短
如果你把尺子一直拉下去
别量了
故乡就是你
你正好等于故乡
哪怕你很小
而故乡很大
我母亲名叫包成珍
从我记事起
我父亲叫她,嗨
长辈们叫她,丙现家的
而晚辈们叫法各异
我则一直叫,娘
没有人叫她,包成珍
直到我开始上网
直到网站设置安全提问
我的答案是,包成珍
我从不设置自动登录
我一遍遍输入母亲的名字
包成珍,包成珍,包成珍
飞白
天地打铁,时光飞白
我们看到的
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更多的白
是母亲
自言自语的唠叨
被我忽略
老房子被雪压塌那年
母亲徒手扒开屋顶
黑暗的白
冲着我们露出
更白的笑容
白的分量
每增一分
母亲就矮下去一寸
所以我一直不愿意用“白”
形容母亲
可白天确实很白
太阳每天丢下白漆刷
进入暗室拎取新桶
晚霞伸出一万条手臂
还是抓不住天空
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向西奔跑。不过是想
在最近的距离
拖住最后的光线
也许,母亲的头发
就不会那么白了
一根芦苇
一根弯下去的芦苇
俯向水面
像一把竹椅的扶手
水是平静的
接近不动声色
芦苇越用力就越折疼自己
每完成一次鞠躬
水面就多出几道皱纹
芦苇抬头时就有泪一样的水珠滴下来
水面就会跟着抽泣
即使活不成竹子
也依然满怀虚空
我不向母亲表达歉意
做一根挺拔的芦苇
不鞠躬,只在风中摇晃
像一次次分离和重逢
我喜欢把父母写进诗歌
我喜欢把父母写进诗歌
喜欢他们成为闪光的扣子
扣住我最初的赤裸和不安
我喜欢父母在文章里
喊我三儿
一声接一声地喊我
我喜欢母亲微微含笑
喜欢父亲不怒自威
我喜欢父母同时伸出食指
端正我的鼻子
我喜欢这种感觉,父母在
我就不会沦为文字的孤儿
大风吹
父亲一直在地里除草
那么多草被风拽走
后来不知去向
那么多风撕扯父亲和他的影子
一阵一阵
拼命地拽着父亲的头发
衣袖、裤脚,想把父亲拽倒
父亲佝偻着腰。被风狠狠揣着腹部
想把影子从父亲的身边拽走。父亲佝偻着腰
记得我所有的童年
一次次跑到地头去喊父亲
一次次看见
风把父亲和他的影子拽来拽去
拖来拖去
直到把父亲的头发拽白
而把影子越拖越黑
风大,吹不走影子
影子很轻
总是随手丢在地上
风拼命地吹
不过是把影子
在一个人的身边埋得更深
直到我现在的这个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