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莱·索因卡诗三首
作者: 【尼日利亚】沃莱·索因卡 作小寅/译无忧宫①,拉费里埃城堡②,海地
我坐在你的废墟旁,克里斯托夫③国王
你的灵魂栖息在残破的塔楼上
就在此处,在传说中你的尸骨埋葬的地方——
种族的狂热平息了
永恒的假期开始了
无忧宫成了名副其实的忘忧之所——
唯一能真正结束纷争的地方?
断柱倾颓,是地震
是比大自然的恶作剧更加粗暴的灾难
零星的幸存者。
我再次惊叹于
历史的出尔反尔
造就的人间奇景。
是什么样的野心
驱使你,对同袍
发起战争?再见了,德萨林④?
但看今日,沉迷于世界奇观的人们
成群结队来到这荒野海角
测量,剖析,学习,争辩。
是什么样的头脑设计了这一切?
是什么样的激情将自由推向崇高的边缘?
你筑起城堡与群山对话,
炮台哑默,刺穿无声的
荒弃岁月——真是致命的幽默
接待委员般,迎接满怀敌意的
不速之客,投入命运的罗网——
前无去路,后无归途,唯有
听凭昔日奴隶的摆布。
你的头脑变幻出这一切,
扎根于别人的意志占领的地方——
遥远的大地,俘虏,镣铐,驱逐
别担心,克里斯托夫国王,请缚住
你灵魂的渴求。家
是一切的开始。家
也是一切的终点。大地就是家,
无论在雕饰的城堡静候
不敢露面的客人。抑或在你
遥远的出生地——家就是心灵。在那里
你坚守立场,筑造堡垒
挑战帝国意志。我们聚集,睁大眼睛——
欣赏亨利修建的家园,如鹰巢般
栖息于峭壁悬崖。自由!
我们永远的家。欢迎。
① 无忧宫,是亨利·克里斯托夫在位期间,仿照“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修建的一座豪华宫殿。
② 拉费里埃城堡,又名亨利·克里斯托夫城堡,是美洲最大的要塞之一。这座巨大的石造堡垒,于一八○五年至一八二○年间,为了保护新独立的海地免受法国入侵而建。配备三百六十五门火炮,内部的大型蓄水池和仓库可储存足够的食物和水,给五千名守兵坚守长达一年。然而,要塞修好之后,却一直未派上用场,法国侵略者再未来犯。如今,拉费里埃城堡仍静静地屹立于山巅,作为海地的地标性建筑,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③ 亨利·克里斯托夫(一七六七年—一八二○年),海地革命将领,海地共和国总统,“海地国”国王。曾经是一名奴隶,后随法国组织的军队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在海地革命时期,依靠自己的能力晋升为将军,与让-雅克·德萨林并肩抵抗法国侵略者。海地独立之后,让-雅克·德萨林的独裁统治遭到了各个阶层的不满和反对。德萨林遭暗杀后,亚历山大·佩蒂翁在南方建立海地共和国,与克里斯托夫进行斗争。克里斯托夫兵败逃往北方,建立新的政权“海地国”,并自封“亨利一世”国王。
④ 让-雅克·德萨林(一七五八年—一八○六年),海地总统、国父。早年为一名奴隶。一七九一年参加奴隶起义,由于屡建奇功,成为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的助手。一八○三年,德萨林发动起义,在英国人支持下将法国人驱逐。一八○四年一月一日,德萨林以总督名义宣布国家独立,定国名为“海地”。
人文颂
人类的目光投向天空
不含畏惧或乞怜,
而是欢呼迷信的消亡
如飞船燃烧后喷薄的灰烬
那飞船承载着女人,男人
穿越永恒的星系;
人类的头颅只受四季召唤而低下
在大地的腐植土上播种,而非祈求
冷漠的神祇的祝福;
人类的双臂张开不为乞讨,而是
带着胜利的喜悦,收获劳动的果实;
知识锤炼天性
那份顺从,和共同的信条
令自由的思想疑惑不已
它只受制于生命的极限——
不在那或伟大或渺小的彼岸
就在此人世间,在欲望、饥饿、
恐惧的故乡,依然有黄金般珍贵的思想——
它让我们凡人的一生
臻于完满,留下一个
更加安然可靠的世界
在那里,理性服从理性
真理褪去外衣
如同寓言服侍恐惧
再无“失去天恩”之说
唯有人类在无垠的太空
自由地坠落!让信仰——
让造物主的信条——
回归凡人的思想和手中。
让自由意志的声音
上升为一曲
伟大的赞歌——追寻和平。
(二○一五年六月十二日
作于阿贝奥库塔)
一个孩子面对镜中的陌生人
仿佛你从未来过
仿佛你已经忘了从前的自己
你啊,背叛自我的人
却筑起耳聋的墙壁
挡住童真的呼唤。仿佛你所教导的世界
失去了轴心,停止了旋转
仿佛你已经忘了
那时的你如何入迷地观赏
树叶在潺潺溪流上的舞蹈
波光里你的倒影摇摆不定
仿佛你从未和自己的影子玩过
你追我赶的游戏
也从未向云朵幻化的怪兽、英雄和
神话人物挥手致意
仿佛你也曾在见到同伴的第一眼
便从彼此真诚的眼神中寻找差异
直至你学会了挤眉弄眼、窃窃私语
学会了排他的言语——乞丐,异端,肮脏,
低贱
昔日一起恶作剧的伙伴不再亲密
从此他们成了来自外太空的恶魔非人
仿佛你那仅剩的手臂,在药物作用下
变得有力
被迫抬起沉重的臂膀,感觉与死亡
融为一体
仿佛你的双肩因超常的负荷塌陷下去
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在贫民窟
那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一夜安眠。仿佛
孩子并不是遗失在时间
那永恒的季节里的馈赠
仿佛我的存在无法
让你照见曾经的自己——就像世界,
本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星球,永恒地
旋转在人类手中——仿佛,仿佛
童年已经过时。仿佛,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