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中超 旧中育新
作者: 张子渊重回1995
36岁的吴曦和38岁的于汉超的进球,让北京工人体育场一度陷入寂静。赛前,北京球迷高调地打出全场大幅拼图为球队助威,希望已在主场12次连胜上海申花的北京国安,用胜利拉开与对手的积分差距。但最终,申花结束了在工体的12连败和国安的各项赛事24场不败,联赛17轮后以3分超越北京国安,排在积分榜首,占据了夺冠的有利位置。
中超上半程,上海申花、上海海港、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都曾短暂占据积分榜首。因此,申花目前的优势远不能让胶着的冠军之争呈现分明的趋势。毕竟,四队之间的分差只是个位数。
申花能够在竞争中领先,靠的是深厚的阵容。在伊万科维奇和久尔杰维奇执教国家队期间,申花有朱辰杰、蒋圣龙、高天意、徐皓阳、薛庆浩、刘诚宇、杨泽翔等多名球员入选,是为国家队贡献最多的俱乐部。北京国安虽然也拥有张玉宁、林良铭、曹永竞、王子铭、吴少聪、李磊、塞尔吉尼奥等国家队队员,但从年龄结构上看不占优势。申花的球员普遍在25岁上下,以1999年前后出生的球员为主,比国安招募来的“97一代”更有冲劲。而且,这些球员多数与申花一起成长,更有归属感。
申花近年来引进外援也非常成功,马纳法、阿马杜、路易斯、特谢拉已在中超证明过自己。打进8球的米涅罗遭遇严重伤病,但申花迅速补充了赤道几内亚中锋阿苏埃,在中超首次登场就攻破了国安球门。这几人比国安的外援有年龄优势,与球队的配合也更默契。目前,无论从积分还是球队人员构成来看,只要申花稳扎稳打,夺冠的可能性就高于其它球队。联赛的路还很长,北京国安需要耐心等待申花犯错。
上海海港仍保留了争冠希望,但从球队人员年龄和阵容构成来看,卫冕难度较大。曾倚重的一批球员已经老去,中生代球员储备不足。将希望寄托于年轻球员,未来两年东山再起,才是俱乐部最现实的目标。成都蓉城阵容相对单薄,山东泰山处于新老接替期,基本上退出了争冠行列。
综上所述,中超下半赛季的主基调仍是京沪争霸。至于保级层面,青岛海牛和长春亚泰目前均积8分,排在最后两位。这一状况意味着今年的争冠和保级形势相对明朗,其它队伍很可能早早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
稳中求新
上海申花的崛起,让人看到当前中超的两大特质:稳定和年轻。
这些年来,中超进入新阶段。不良资产俱乐部纷纷退出,留下来的俱乐部经历了股改之后,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期。虽然申花、国安、泰山等队仍不时爆出经济问题,但基本上可控,且多为历史旧账。地方国企或政府的支持,给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底气。
经济情况稳定后,俱乐部在引援方面越来越追求性价比。以申花为例,阿马杜、马纳法、特谢拉等球员已证明过自己,并获得留用,新的外援只是对此前阵容的小修小补。国安外援法比奥、恩加德乌、古加表现不错,也都继续留队。比起金元时期盲目追求外援的升级换代,各队现在要理智得多,成绩稳定提高。外援们更好地融入球队后,球队打法就趋于稳定,整体性越来越好。
这种稳定也给年轻球员的成长提供了空间。申花的主力球员多数是从梯队提拔,或早期购入后再培养的,这让球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所提高。相比之下,北京国安的球员大部分是从各队引进97国青队员,整体战斗力不如申花球员,被球迷诟病为没有精气神。
另一方面,新一代本土球员不断冒头。以浙江的王钰栋和申花的刘诚宇为首的一批U21小将,迅速挤占了中生代球员的位置。30岁上下的球员按说是当打之年,但年轻一代加快了淘汰他们的步伐。其实,并不是年轻球员多么出色,而是90后一代球员整体能力处于中国足球低谷,才让05后的球员显得异常突出。
不管怎么说,年轻球员有实力在联赛中竞争毕竟是好事,也是中国足球很久没有见到的景象。中超联赛在世界足坛是水平较低的赛事,如果能够成为年轻球员进步的平台,也算发挥了作用。
完整中超
从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和东亚杯比赛来看,日本足球在亚洲一家独大。日本足协对J联赛的定位十分清晰,就是年轻球员锻炼的平台。现在的J联赛中,既有曾经留洋的长友佑都、大迫勇也、酒井高德等人回归传帮带,又有一批批年轻球员不断涌现。
今年,国家队比赛对中超的影响是历年最小的一次,没有像过去一样展开漫长的集训,国际比赛日和联赛之间衔接紧凑,提高了中超联赛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中国队又一次折戟沉沙,但从心理层面对中超的影响比以往要小。这或许与本届国家队实力较弱,球迷期望不高有一定关系。联赛能够更独立完整地呈现,对中国足球是难得的进步。
不久前,在天津津门虎同成都蓉城的比赛中,出现了主场球迷辱骂韦世豪及其家人的恶劣事件。7月20日,天津赛区公安部门对领头球迷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这是中国足球对球场辱骂现象的一记重拳,对净化赛场秩序、树立联赛良好形象有重要意义。
中超联赛开始呈现出一种趋势,即稳定压过混乱、后浪淘汰前浪、良币驱逐劣币。管理更好的球队开始崭露头角,实力更强的球员开始上位,通过足球比赛来发泄情绪、给中国足球传递负能量的人被逐出球场。这无疑是对中国足球整体的利好。
在中超联赛缓步向前推进的同时,村超、苏超的兴起带来积极作用。这些地方自发形成的民间业余赛事,依靠互联网掀起的流量有了知名度,虽然在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表明足球在中国有巨大的社会基础。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是中国足协逐渐剥离对职业联赛的管理后,需要做的工作。
中国足球需要充满正能量的职业联赛,需要完善的联赛体系。这个体系应该从中超直通各级县市乃至乡镇,有各年龄段的赛事作为基础。只有建立起全国的联赛体系,做好分级、分层和分年龄段,中国足球才能像日本足球那样,源源不断地产出人才。
责编 王敬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