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洛朗·阿苏伦

专访 洛朗·阿苏伦0

洛朗·阿苏伦,是来自法国的钢琴家与调香师,十首音乐中穿插搭配五款不同香水,剩余五首为“留白”,嗅觉在森林、檀木、花卉、水果的多维香气之间萦绕旋舞,他在表演期间,弹奏钢琴声、撩拨琴弦声、敲击琴木声、跺脚声、拍打大腿声,还有观众的鼓掌声,让在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意料之外的最合理存在。

他说:“当你用尼采的思想去分析一种感受,再寻找与之匹配的香氛结构,那是一种创造性的平衡,就像绘画、写作或作曲时一样。”阿苏伦运用尼采的“超人(Übermensch)”哲学之思,带领我们飞向感官交融的多维天地。万物根茎抵抗了地心引力,在云朵上绽放或太空凋零……

专访 洛朗·阿苏伦1
“Sentire”在意大利语中是“闻到”和“聆听”的意思。因此,我完全专注在这两种感官上。事实上,我刻意弱化其他感官的干扰,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这两者之间的连接体验。
——洛朗·阿苏伦

Q&A

对话 洛朗·阿苏伦

位于深圳蛇口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上演一场香氛与音乐交织的独特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具备爵士钢琴家与专业调香师双重身份的法国艺术家洛朗·阿苏伦处在音乐与香水两个世界的交汇点,让音乐与香氛展开一场对话。当钢琴的旋律与香料的气味在空气中震颤融合,阿苏伦从香水与乐音的交互作用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每首闻香曲目的旋律。随后,他把创作想法分享给三位调香大师——Anne Flipo、Carlos Benaïm与Napoleao Bastos,大师们以香为媒,诠释并转译他的艺术哲思,最终,香气将通过钢琴即兴演奏被现场观众深度感知——琴弦振动,气味分子弥漫——在一场香氛音乐会中,实现跨感官的多重享受。Sentire在意大利语中兼具“聆听”与“感知”的双重含义。在这场《Sentire闻香识乐——香水音乐会》中,观众欣赏到十首音乐及五款不同香水。香水的前调、中调、尾调与钢琴的高音、中音、低音展开对话,嗅觉刺激与钢琴旋律在精妙的节奏中和谐共鸣。

P:此次你在中国为观众带来名为《Sentire闻香识乐——香水音乐会》的巡演,Sentire在意大利语中兼具“聆听”与“感知”的双重含义,你让我们体验听觉与嗅觉的美妙连接,“感知”还涵盖触觉、视觉、味觉等,你是如何理解“感知”的?你是否也在努力拓展感知的宽度?

阿苏伦:实际上,“Sentire”在意大利语中是“闻到”和“聆听”的意思。因此,我完全专注在这两种感官上。事实上,我刻意弱化其他感官的干扰,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这两者之间的连接体验。所以在现场,我希望观众置身于黑暗中,只给钢琴家一束柔和的灯光,不让他们因为看到其他物品或视觉干扰而分神,从而更专注于听觉与嗅觉的联动。

P:在《Sentire闻香识乐——香水音乐会》现场,你设置了十首音乐及五款不同香水的搭配,请谈一下你的搭配思路?

阿苏伦:这十首曲子之间其实没有特别的联系,除了它们都是我自己创作的。音乐与香水的搭配安排中,有五首曲目是闻香曲目,另外五首则没有搭配香水,两相间隔,唯一的原因是要给鼻子“休息”的时间——如果连续闻五款香水,体验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把自己几张专辑中的作品,与我为五款香水专门创作的音乐交错搭配,来营造完整的体验。

P:现场使用的五款不同香水,是你将创作想法分享给三位调香大师——Anne Flipo、Carlos Benaïm与Napoleao Bastos,可否分享一下你的创作想法?这五款香水有何特别之处?

阿苏伦:我是一位香水专家,在香水创作领域已经工作了十年,对原料的特性和调香过程都非常熟悉。我创作每款香水的初始灵感,源自对分子振动的思考——这些振动既存在于香料中,也存在于音乐中。所以在谱写音乐的过程中,我一边想着音乐的结构,一边在脑中组合香料,看它们如何共振、如何互相融合。随后我将这个构想写成“创意简报”交给调香师,告诉他们:“我希望你们使用这些原料,希望它们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然后逐步演变成那样的状态。”如此,我才能在舞台上即兴演奏,并准确传达我要通过音乐表达的嗅觉感受。

P:从音乐会的起点到终点之间,会呈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阿苏伦:其实我不希望观众感受到某种“特定”的东西。我设计这个项目,是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个艺术项目,而不是一个“既成事实”的展示。因此,每场演出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冒险——有些人可能理解不了,也可能无法进入这个体验。但这正是艺术创作中常会面对的风险。而我对此完全接受,也很高兴观众可以带着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感知,去进入这场旅程。

P:Parfums de Nietzsche尼采之香是你的香水品牌,为何会引用哲学家尼采的名字?

阿苏伦:“Parfums de Nietzsche”(尼采之香)这个品牌的名字,其实最初是一个文字游戏:人们常说“niche perfume”(小众香水),而“Nietzsche perfume”听起来发音接近。我想,哲学对生活的思考,的确能够影响我们的感知方式。而我用尼采的哲学思想来引导香水创作,是希望香气的动态可以与思考的路径同步前行。前两款香水的主题是“超人(Übermensch)”——Nietzsche最著名的概念之一,意指个体的自我提升与生命的颂歌。

当你用尼采的思想去分析一种感受,再寻找与之匹配的香氛结构,那是一种创造性的平衡,就像绘画、写作或作曲时一样。“Parfums de Nietzsche”是我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共有四款香水;而“Sentire”则是第二个品牌,目前有五款香水。我正在以尼采的其他概念为基础,开发两款新的作品。

P:香水对于我们的当下生活,具有何种特别意义?

阿苏伦: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尤其是经历了新冠疫情、长时间戴口罩、失去嗅觉之后,我觉得嗅觉的重要性被重新唤醒。嗅觉本来就应该被好好训练:闻食物、闻危险、闻花香、闻自然,也闻污染……这是我们最基础的感官之一,而且它与童年、记忆、自我经历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结。当你闻到外婆煮的汤的味道,可能瞬间就回到几十年前的场景。嗅觉是所有感官中最迅速、最有穿透力的一个,因此意义非凡。

P:你在平时练钢琴时也会使用香水吗?是否也会根据每天练习的不同曲目而更换香水味道?

阿苏伦:不会,不会,不会,不会。我练琴的时候就是练琴。我平时作为爵士钢琴家和作曲家的生活,与我调香的工作是完全分开的两个世界。它们各自独立,不会交错。

P:近年你推出新专辑《M》,其节奏灵感来自摩斯电码,由著名古巴鼓手LukmilPerez 担任鼓手。除了摩斯电码,你还喜欢哪些事物?你的想法是否总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阿苏伦:是的,我真的非常享受用摩斯电码来创作这张新专辑的过程。对我来说,作曲就是围绕一个“基础”去探索、去讲述故事。这个基础可以是疼痛、喜悦,也可以是你看见的一幅风景。而摩斯电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节奏结构。我以它为框架,创作音乐,过程中也在隐藏讯息——例如用摩斯节奏拼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名字,然后围绕这个地点来展开音乐的情绪。

所以在创作这张专辑时,我就在想:既然要用摩斯节奏,不如把我曾演出的地方用这个方式记录下来。这对我来说很有趣,也许别人没做过,那我就去尝试,看看能不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我总是愿意探索、挑战自己,也愿意带点新鲜的东西给观众。

专访 洛朗·阿苏伦2

练琴的时候就是练琴。我平时作为爵士钢琴家和作曲家的生活,与我调香的工作是完全分开的两个世界。它们各自独立,不会交错。

——洛朗·阿苏伦

关于洛朗·阿苏伦

洛朗·阿苏伦毕业于里昂音乐学院 (CNR)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专业。随后他的职业生涯围绕着调香展开。他在香水设计领域工作了数年,直到他的第一张钢琴独奏专辑《REASONANCES》的发行,他才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第一张专辑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好评(《Disque D'émoi爵士杂志》、MUST《Tsf》、《FNAC 艺术家》),并使他登上了2008 年 MIDEM 音乐节的 “爵士乐天才”舞台,随后又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和巡演。他仍然热爱着调香,并思考着调香与钢琴创作的两个爱好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他深入研究了听觉和嗅觉之间的关系,以及声音和调香原料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官享受,这让他产生了创作“闻香识乐”爵士音乐会的愿望。

“闻香识乐”音乐会(Sentire, Le Concert Parfumé )在“维埃纳爵士音乐节”(Jazz à Vienne)上首次演出,并随后在法国国内外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夏特莱剧院、巴黎爵士音乐节、国际香水博物馆、伦巴第公爵爵士俱乐部、日落音乐节等)。格拉斯国际香水博物馆(Musée International du Parfum)将展览作品“音乐嗅觉终端”(Musical Olfactory Terminal)作为永久展区的一部分,来表彰洛朗的创作成就。

专访 洛朗·阿苏伦3

曲目单

1.Paris 巴黎

2.Vert 闻香识乐(绿色香-瀑布)

3.Far away 遥远

4.Marron闻香识乐(棕色香-燥木)

5.Andalousie 安达卢西亚

6.Rouge闻香识乐(红色香-熔岩之心)

7.Chinese horse 华骊

8.Rose闻香识乐(粉红色香-幽芷)

9.M 电波密语

10.Jaune闻香识乐(黄色香-果灵)

采访、编辑/Lora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