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营营入险境:有个销冠误攀贵人
作者: 易墨2024年4月的一天,一家汽车4S店的员工袁建松刚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正在家中休息。门铃骤响,一个声音隔着门传来:“快递,到付件。”袁建松起身开门。
在大门洞开的瞬间,几个黑影迅猛涌入,冰冷的毛巾带着刺鼻气味死死捂住了袁建松的口鼻!袁建松被制服,双手被反铐,双眼被黑布蒙住,绝望的黑暗彻底吞噬了他。
在身上和银行卡中的现金被洗劫一空后,袁建松被绑匪转移到了郊外一栋别墅。当劫匪的面罩被摘下后,一张熟悉的面孔呈现在袁建松眼前,让他不寒而栗……
你弯腰拾起镀金的钥匙,钥匙孔里倒映着生锈的王冠
2021年12月的一个傍晚,一家汽车4S店内灯火通明。袁建松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准备下班。作为店内连续三年的销售冠军,他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疲惫,但眼底深处燃烧着更炽热的火焰——市中心那套宽敞明亮的大平层,始终是他奋斗的目标。
刚走出玻璃大门,一辆线条流畅的宾利慕尚悄然滑至店门口。司机迅速下车,拉开后座车门,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让袁建松瞬间石化的是,那个在同事口中“业绩常年垫底”的新人杨远林,一脸理所当然地弯腰坐了进去!宾利无声地汇入车流,留下袁建松在冬夜的冷风中,惊愕得久久无法合拢嘴巴。
“嘿,看傻了吧?”同事“包打听”小吴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胳膊肘碰了碰他,一脸见怪不怪,“杨公子嘛,家里做企业咨询的,金山银山堆着。人家来这儿就是体验生活,迟早回去继承家业。”
小吴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袁建松心中尘封的欲望之门。
袁建松,199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大学毕业后,凭借过人的机敏和一张巧嘴,他在这家4S店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销冠的光环耀眼,丰厚的提成让袁建松在郊区按揭了一套小户型。然而,跻身核心圈层的渴望,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那颗不甘平庸的心。职场上,销冠身份招致的嫉妒无形中将他孤立,他太需要一个突破口了。
杨远林的出现,宛如一道金光闪闪的阶梯。这个出生于1996年的本地青年,上班迟到早退是常态,业绩报表永远在底部徘徊。
更让袁建松费解的是,苛刻的销售经理对杨远林竟也格外“宽容”,常在工作例会上将其他业绩不佳者骂得狗血淋头,却从不伤杨远林一根毫毛。
一次午休,袁建松踱步到杨远林工位旁,瞥见他屏幕上激烈的《和平精英》战况,心中一动,凑上前去套近乎:“哟,高手啊?带兄弟组一局?”一次看似随意的游戏邀约,成了两人关系的起点。
对袁建松而言,这起初不过是孤独工作之余的调剂,更带点对这位“毫无威胁”同事的俯视。
然而,宾利车接送的震撼一幕,彻底颠覆了袁建松的认知。他恍然大悟:杨远林哪里是“废柴”,分明是含着钻石钥匙降生的真神!
袁建松像发现稀世珍宝的探险家,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整策略,目标明确——抓牢杨远林这根通往上流社会的金线。
于是,“精心设计”的友谊攻势悄然展开。
组队游戏时,袁建松成了“最佳辅助”,关键时刻“恰到好处”的失误,让杨远林享受主宰战场的快感。
有一段时间,袁建松发现杨远林总在展厅角落吃便当,便端着咖啡“恰好”路过:“这辆新到的混动版挺适合你客户的,要不要听听我的笨办法?”他故意用纸巾蘸咖啡在桌上画起流程图:“其实上个月我偷偷把你那个拒签的刘总跟下来了,他喜欢高尔夫,明天你带着这份球场VIP券去……”
年底,在销售部的庆功宴上,袁建松把业绩表折成纸飞机射向总监:“领导,您漏看了最佳进步奖!”在全场起哄中,他晃着香槟杯走到杨远林身边,“你们知道小杨上周那单多厉害吗?客户带着三个律师来砍价,他愣是用咖啡拉花拖延了四十分钟!”说着掏出手机展示偷拍的视频,画面里,杨远林拉出的天鹅奶泡引得满堂喝彩。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袁建松的友情攻势渐渐地显现出成效。
2022年4月初的一天,杨远林主动向袁建松发出邀约,让他参与自己的朋友聚会。
在一家豪华KTV里,袁建松作为杨远林朋友圈的新人,陪兄弟们豪饮后,趔趄着到前台把账单付了。次日酒醒后,看着消费小票上8000多元的惊人数字,袁建松感觉头皮发麻。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两人“友谊”的加深,袁建松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杨远林的生活中。
深夜顶级酒吧的卡座里,香槟如流水般开启;地下赛车场引擎的轰鸣震耳欲聋,杨远林轻描淡写地押上袁建松半年的收入,只为博身边女伴一笑……
渐渐地,袁建松有种如履薄冰之感。他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家庭实力,还是为人处世,他与杨远林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想过与杨远林之间的友谊就此止步,但一想到自己此前的感情与金钱的投资,他又心有不甘。
就在袁建松苦思如何加深这份“友谊”的黏性时,杨远林竟破天荒地“勤奋”了起来。他开始准时上班,甚至偶尔加班研究车型资料。
袁建松暗自欣喜,以为自己的“投资”终于开始显效,曙光在前。然而,这微弱的“上进”之光,转瞬就被一场风暴彻底浇灭。
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客户,对展厅内一款百万级豪车的智能车门开启方式提出了专业质疑。
这原本是销售建立专业信任的良机,谁知杨远林竟瞬间暴怒,认为客户是在质疑他的专业权威。
激烈的口角迅速升级,在众目睽睽之下,杨远林失去理智,竟一拳挥向了客户的脸!鼻血横流的客户咆哮着要报警。公司高层震怒,开除杨远林的决议几乎板上钉钉。
眼看自己苦心经营的“人脉桥梁”就要轰然倒塌,没有丝毫犹豫,袁建松挺身而出,化身救火队员。他一面低声下气地安抚暴怒的客户,承诺赔偿;一面硬着头皮在经理面前力保杨远林,赌上自己销冠的信誉。
最终,在袁建松垫付了高达5万元的医药费和精神赔偿金后,这场风波才勉强平息。
杨远林拍着胸脯保证:“兄弟,够意思!这钱我双倍还你,明天就打给你!”
袁建松心中石头落地,甚至涌起一丝得意——这笔“投资”,似乎终于看到了可观的“回报率”。
然而,袁建松并没有等来杨远林的“回报”。杨远林称自己父母最近有新的项目投资,现金流不足,许诺的10万元要等一等。袁建松只好反复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这是投资,是对人脉版图的战略性投入。
此后,袁建松又替杨远林当了几次“救火队长”,每次少则数千元,多则三五万,全由袁建松垫付,但杨远林没有还过一次钱。
有一次,杨远林再次让袁建松垫资时,袁建松稍微犹豫了一下,杨远林立马说道:“要是手头紧的话就算了,我找别人!”
被激将的袁建松不仅马上付了钱,而且将手机余额递到杨远林的眼前:“兄弟,哥这几年销冠不白当,这七位数的积蓄,可都是真金白银。”
然而,袁建松对杨远林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杨远林确实是富二代,但绝非无忧无虑。他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早已让父母忧心如焚。
最初,父母将他安置在自家公司,指望他耳濡目染,他却视办公室为牢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奈之下,父母又托生意伙伴带他历练。
结果,在一个酒气熏天的应酬上,年轻气盛的杨远林被老江湖设局,稀里糊涂签下一份漏洞百出的合同,导致家族企业瞬间亏损200余万。无奈,父母只得通过关系,将他“下放”到4S店一线,期望严苛的销售指标和琐碎的客户服务,能磨掉他的骄娇二气。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将他视为“人脉金矿”的袁建松。
在袁建松处处讨好自己的同时,杨远林其实也在一次次探究袁建松的底细。这个来自“乡下”的哥们,究竟配不配和自己交朋友,杨远林觉得自己有必要弄清楚。
袁建松为自己一次次垫资,杨远林找各种借口不还。杨远林本以为袁建松会知难而退,谁知,这小子还真的颇有实力,不仅硬扛了下来,而且透露了自己有七位数存款的实力,还真值得让人高看一眼。
除了了解袁建松的真实实力之外,杨远林其实还有更深远的打算,这缘于2023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
将尊严典当给镀金的牢笼,却差点沦为盛宴散场时的祭品
2023年年初,杨远林的父母在一次赴外地商务考察的途中遭遇车祸,夫妇俩不幸罹难。支撑杨远林放纵世界的擎天巨柱,轰然倒塌。
父母的骤然离世,非但未能让杨远林清醒,反而将他推向了失控的深渊。失去管束的他,如同脱缰野马,在狐朋狗友的簇拥下变本加厉地沉溺于声色犬马。遗产像流水般逝去——被所谓“兄弟”忽悠投资不靠谱的虚拟货币项目,血本无归;为了在网红女友面前充面子,一掷千金拍下毫无价值的“数字艺术品”……
巨大的空虚和恐慌如冰冷的海水将杨远林淹没。昔日挥金如土的阔少,竟开始为下个月的生活费及别墅高昂的物业管理费发愁。
正是在这走投无路的绝望深渊里,袁建松的影子清晰地浮现出来。那些酒酣耳热之际,袁建松半真半假吐露的“七位数存款”,如同黑暗中的萤火,点燃了杨远林心中邪恶的念头。
袁建松万万没想到,昔日为证明实力而吹嘘的财富,此刻成了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潘多拉魔盒,被彻底打开。
2024年4月,杨远林精心编织的罪恶之网悄然撒开。他纠集了此前交往密切的3个朋友——黄煦、刘玉海和程志彪(另案处理)。他告诉同伙,自己被袁建松欠债,他要带着他们一起讨还,还允诺了好处费。
当月中旬的一天傍晚,一行人前往袁建松所住的小区。晚上8时许,程志彪伪装为快递员,骗取袁建松开门。开门后,黄煦旋即上前将袁建松按倒。杨远林则用事先准备的手铐、口罩、毛巾等工具蒙住杨远林的眼睛和嘴巴,并铐住其双手,在刻意掩饰身份的情况下,逼问袁建松说银行卡密码。
程志彪见到眼前的一幕,发觉事情不对,慌忙离开。程志彪离开后,原本在公寓楼下的刘玉海上楼进行配合,与黄煦继续控制袁建松。
此时,为了尽可能对袁建松隐藏身份,杨远林顺手拿了袁建松家里的一本精装书。
杨远林通过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书面指令的方式,让刘玉海和黄煦继续逼问银行卡及密码,随后逼着袁建松转账10万至指定的洗钱账户。洗钱账户手续费高达50%。
因为银行卡取款有限额,次日凌晨,杨远林、黄煦将袁建松从其家中强行带走,那本写满书面指令的精装书也一并被带走。
杨远林、黄煦、刘玉海三人将袁建松转移至一栋别墅后,便摘下了面罩。袁建松惊得浑身发凉——站在眼前的主犯,竟是自己感情投资两年多的好友杨远林!
杨远林狞笑着说:“袁大销冠,兄弟我最近手头紧,只好找你‘借’点钱周转了!”
在杨远林的安排下,黄煦、刘玉海除了轮流看守袁建松之外,还负责购买生活用品。
因为缺少人手,杨远林又找来一个名叫程中远(另案处理)的年轻人,负责看守工作。
此后几天,杨远林又逼迫袁建松相继转账50万元和200万元到杨远林指定的账户。
此时,袁建松已被逼转出了260万元。
其间,被杨远林最后请来的同伙程中远,渐渐感觉出事情的蹊跷。袁建松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绝望和对家人的牵挂,完全不像一个狡诈的“老赖”。
一次,杨远林和其他二人不在身边,别墅里只有被绑住的袁建松和程中远二人,袁建松抓住这唯一的机会,将自己如何被杨远林绑架抢劫的真相告诉了程中远。
获悉真相的程中远决定将功赎罪。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趁杨远林在客厅沙发上醉醺醺睡死过去,程中远用从杨远林身上偷来的钥匙,解开了袁建松的锁链。成功逃离魔窟的袁建松迅速报警。当晚,警方便将杨远林、黄煦、刘玉海、程中远抓获归案。
逃离时,袁建松不忘把那本精装书也随身带了出去。杨远林向黄煦、刘玉海书面传达指令逼问银行卡密码信息的过程,在书页上呈现得明明白白。
2025年3月,当地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主犯杨远林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五年,罚金十万;从犯黄煦、刘玉海分别获刑四年十个月和三年。
(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相关信息做了技术性处理。)
[以案说法]针对此案,上海青年律师李莉萍认为,面对朋友邀请参与讨债、充场面壮胆等请求时,普通人需谨慎权衡法律风险、道德责任与个人安全,不要因所谓的哥们义气,让自己身陷违法犯罪的泥潭。
李律师同时指出:袁建松以“人脉投资”为名的刻意结交,无形中为自己埋下祸根;杨远林失怙失恃后的放纵与堕落,终将灵魂典当给魔鬼。此案警示世人,人际交往的边界在于真诚与平等,而非功利算计;面对人生骤变,唯有守住法律的底线,才不致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编辑/戴志军
6905180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