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故乡虫鸣声
作者: 傅绍良经过了一年零八个月差不多与世隔绝、靠吸烟找灵感的日子,我手头的这部三十六万字的长篇小说终于完稿了。此时,好友老张打来电话,约我到他新开的农家乐喝一杯,也算是给我庆贺一下,我欣然答应。
老友相聚,相见甚欢,又加之是贺我“大作"竣工,老张说:“今天咱就来个一醉方休吧。今儿晚上你就在我店里住下,也好体验一下农村风情。”我说:“小酌怡情,一醉就免了吧。”
我所住的客房外面就是一大片的农田,一轮秋月高挂,照着这神秘而又诱人的田野。此时,一阵阵秋虫的鸣叫声从窗外传来,伴随着微凉的秋风,令人心旷神怡。哦,这熟悉的虫鸣之声,不正是我几十年来魂牵梦萦的天籁吗?最难忘小时候和父母兄妹一起住在老屋里的日子,尤其是那虫鸣声声的秋夜。
故乡的秋夜,总是那样宁静而悠远,尤其是那声声虫鸣,宛如一首首悠扬的小夜曲,勾起我无尽的乡情。每当夜幕悄然降临,月光如水般洒在乡间的小径和田野上。秋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也送来了那熟悉的虫鸣声。这虫鸣,不似白日的鸟鸣那般清脆悦耳,却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和节奏。蟋蟀的琴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纺织娘的歌声轻柔而悠长,像是夜空中最温柔的抚慰,让人的心灵渐渐归于平静和柔和;还有那不知名的小虫,它们或独吟,或合唱,交织出一曲曲自然界的交响乐章,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醉其中。如此美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童话、一个个有关秋的故事。我常独自漫步在这秋夜的小径上,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伴随着阵阵虫鸣,构成了一曲独特的乐章。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银白的光影。我伸出手,试图触摸那月光,却只抓到了一缕微凉的秋风。
此时的村庄,在秋夜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宁静。农舍里透出的点点灯光,温暖而祥和。远处的山峦在月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而那虫鸣之声,仿佛这画中的灵魂,让整个画面都生动鲜活起来。小时候,每到这样的秋夜,我就会和小伙伴一起在田间地头捉蛐蛐儿。我们屏气凝神,循着声音悄悄靠近,然后猛地一扣,那份紧张与兴奋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捉到蛐蛐儿后,便把它们放在小竹筒里,听着它们的叫声,仿佛拥有了整个秋天的欢乐。
你听,这婉转清脆的鸣唱,简直就是大自然最优美的和弦。虫鸣,不像蝉鸣那样聒噪,也不像鸟鸣那样张扬,不急不缓,高低适度,简直就是一曲安神的小夜曲,于不知不觉中悄然潜入人们的梦中。虫鸣声几乎整夜不间断,它们是世上最聪明的歌者。我想,这虫儿在高兴的时候,是否也会和人类一样在载歌载舞,不然它们的歌声怎么会如此飘逸和灵动?
金秋时节,庄稼地、野草丛、沟渠边,抑或院墙根儿,到处都是虫儿的天堂。它们在用其独特的歌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歌唱美好的爱情,歌唱夜色的静谧,歌唱星空的璀璨,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一切美好的事物。难道它们不知道,在经历了秋的繁荣富足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肃杀,就是衰败吗?它们的浅吟低唱,或许就是一曲生命最后的挽歌。我想,它们应该是知道的。这也正是这些精灵们让我肃然起敬的地方:明明知道生命只是一场匆忙的旅行,即将走入下一个轮回,但它们还是如此乐观昂扬地歌唱着,一直歌唱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并且它们的歌声里也没有丝毫的悲凉和哀怨。它们的生命属于这片土地,它们的歌声也献给了这片土地,它们分明是在用生命放歌啊!
如今,我远离了故乡,在城市那车水马龙的喧嚣中忙碌着。但每当秋夜降临,那故乡的虫鸣声总会在我的心底响起,让我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想起那熟悉的乡音,想起故乡的亲人和那片热恋的土地。
故乡的秋夜虫鸣,这最原始的天簽,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和眷恋,是我灵魂深处最温暖的港湾。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浓浓的乡情,都如同这秋夜的声声虫鸣,永远陪伴着我,永不消散,回味久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18.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