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城中的“钟馗捉鬼”之缘

作者: 罗晓磊

再与诸位讲讲“钟馗捉鬼”的故事。

某个周日的古玩市场,热闹非凡。在一个古玩摊位上,有个约为20世纪90年代的炉钧金斑釉大钧瓷瓶,高达1米,从清晨一直摆到下午,都无人问津。我询价,摊主开价300元。如此大的瓶子仅要300元,我细瞧,发现底部有裂痕,中间下部还有老旧修补之处,果真是应了那句“便宜没好货”啊!不过釉色倒是颇为美丽,我心中喜爱,便还价50元。古玩行当自古便有“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说法,意思是您随意开价,我就地还价,大家通常也不会为此动气。摊主表示最低200元。此时,有几位玩家围拢过来观看,我索性走开,让他们去瞧。毕竟有瑕疵的物件,大家一般都不太愿意要,因为不论价格多低,到手后都难以出手。最后,他们围观过后,因价格问题也都未购买。眼瞅着下午要收摊了,我干脆搬来个凳子坐在那儿,对摊主说:“这么大的物件,您看能装回车上不?”到最后,摊主装车时,那是一辆小面包车,眼看确实装不下了,摊主无奈道:“真装不下了,给你吧。”最终,连同另一个瓶子,一共200元成交!这里我想说的是,想买东西得沉得住气,不能心急,越急越难以购得,这便是欲擒故纵的道理!但这些并非重点,重点在其后。

买完它放置在店里,起初我并未太在意。次日,一位老师前来看到这个瓶子,问我购价几何,我答道:“几十块。”毕竟是熟人,也是老师,我便半开玩笑地回应。没承想,他竟说:“这个你捡漏儿了。若要出售,一千二千不在话下,遇上喜爱的,一万二万也有人要!”这位老师平素极少随意点评物件,若他不感兴趣,你向他请教些什么也是颇难的。既然老师如此感兴趣,这里面必定“有文章”,只是当时的我并未参透其中的奥秘,不知为何捡漏儿,又为何值钱!

后来,我追着这位老师求教,他说:“你当真没看出来?”我老实回答:“真没看出来。”他道:“你瞧这图案像什么?”我说:“像牡丹呢,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叫‘花开富贵’。”他道:“你再仔细瞧瞧,像不像钟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整体观之,确实宛如一幅钟馗捉鬼的神威图。钟馗两边是蝙蝠,手中还捉着小鬼,简直是惟妙惟肖!意境越是美妙,价值便越高!这里重点总结下瓷器价值的体现,老师们归结为:釉色美妙,器型独特,出自大师手笔,再加上有意境,那便是上乘之品!钟馗神威图向来作为民间门神画,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张贴,用以镇宅辟邪、驱邪避祸,这寓意可深远重大了!这可是老师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深厚的历史古玩知识方能悟出的道理,所以说玩古玩得有悟性,而这种悟性正是建立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怪不得人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在古玩行业,比拼的便是眼力,较量的就是知识,这便是有的人总能捡漏儿的缘由。故而,从事古玩行当要善于持续学习。我所提及的这位老师便是不断学习的典范,光是古玩方面的书籍就购置了价值十几万元的,从古代的银圆、银锭,到各类民间艺术品的介绍、图集,可谓下足了功夫!他经手的不少物件,几十元几百元购入,卖出几万的价格那是常有的事!搞古玩的人坐在一起论道,谁都能讲述几件捡漏儿的逸事!

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我讲了这么多有关瓷器的故事,并非意味着我在瓷器方面有何高深的造诣,毕竟这些仅算是刚踏入门槛一点点!我与那些专门研究瓷器的老师们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万不可让大家误以为我在这方面略懂一二,实则仅仅是入门而已!毕竟瓷器种类繁多,有成百上千种,知识更是博大精深,那些老师们穷其一生都研究不完,我们所知晓的不过是皮毛罢了!我的意思是,对于那些与我一样想要入门、刚刚入门的藏友们,要秉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方针,去探寻学习入门的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32.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家中的小黑板
下一篇: 温暖的早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