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叔

作者: 周义军

我童年的时候,父母都在城里上班,没有时间照看我,那个年代不兴雇保姆,再说就那点儿工资,也根本雇不起。所以,在我刚出生两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把我送回了老家,我童年大部分时光是在老家度过的。我从小在爷爷的照看和呵护下长大,而说到喂养,自我开始记事儿起,便是三叔用嘴嚼着杠子头火烧和花生米,一口口地喂我。当时三叔还没有成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

三叔在世的时候,有他的儿子义文用心照顾,无论是吃的、用的还是穿的,各方面都挺好。我对三叔的生活特别放心,只是时常有些挂念,身在俗世,忙这忙那的,回去看他的次数并不多,总觉得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没想到的是,2月11日晚上10点,义文兄弟来电话,告诉了我三叔刚刚去世的消息。闻此噩耗,我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六神无主。就在前几天,我在云南的时候,还和义文通过电话,问起了三叔的近况,他说三叔的身体很好。本打算这两天我就去看三叔的,真没有想到三叔就这么突然地离世了!我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一时也理不出头绪。接完电话,我定了定神,才想到已是夜间,又相距80多公里,马上开车去确实有点儿勉强,黑灯瞎火的,家里人也不放心。我就打电话给在潍坊的弟弟义民,让他先提前赶去,我明天一早再到。第二天,天不亮,我就急匆匆地开车狂飙。一路上,我满脑子都是三叔的音容笑貌,还有那些他对我的好,点点滴滴,让我情难自抑。

时下村里的红白事都是新事新办,加之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所以,三叔的丧事也不例外,一切从简。没有了那些仪式,我们心里一直感觉过意不去。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三叔生前衣食无忧,义文照顾得很周到,到了生命的后期,义文给三叔擦屎端尿,尽心尽力,无微不至。我曾对义文说,“别看你有时候嘴上说话不好听,可照顾老人,你是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百善孝为先,你的孝顺,没的说!”三叔后期得了脑血栓,虽然有所恢复,可行动还是不便。义文总是把炕烧得热乎乎的,还在炕头上加了两组暖气片。这也亏得义文娶了个懂事的好媳妇,她做饭都是完全按照三叔的口味来,荤素咸淡,肉蛋奶菜,搭配均匀,营养平衡。三叔逢人就夸义文两口子,也难怪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没有不夸他俩孝顺的。

我听义文说,三叔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没有大吆小喝,平平静静得如佛家涅槃。多年前,义文就给三叔单独盖了几间房,为了睡觉舒适,还专门找人支起了火炕。那天早上9点,义文给三叔喝牛奶,三叔吐了,义文发现有些血丝,他顿感不正常,就立马打电话给村里的医生。医生详细诊治以后,表示已经无力回天,让准备一下后事。义文还是让医生开了止吐药,给三叔喂上,然后抱起三叔把他放在炕上,让他休息。到了下午2点多,义文又喂了一次药。此时,他见三叔的呼吸已很不正常,就摸了摸炕,觉得有些湿,赶忙把三叔抱起来,擦屎擦尿;又给三叔洗了洗身子,换上了新裤子,把三叔放回炕上。晚上,义文和弟弟义武两个人一直守在三叔身旁,到了夜里9点30分左右,三叔就撒手人寰,临终也没有留下一句话。

三叔操劳了一辈子,已经入土为安。他的丧事办完好几天了,我却始终有种莫名的痛,连续几天,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脑子里总萦绕着三叔慈祥的面容。有时候不由得哽咽在喉,眼泪也不知不觉地流淌。如今三叔去了,家里再也没有了长辈,没有了有老可依的温暖亲情。老家,立马变得陌生、疏远了起来。

三叔的一生,朴素平淡,老实本分。我在老家的那段时间里,无论我多么顽皮淘气,三叔从来没有打过我一次,甚至也没有呵斥过我。他和邻里之间也和平相处,说话和颜悦色,从来没有和邻居们发生过争执。他一生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是典型的小农思想。穷苦日子过惯了,即使家境富裕以后,他也还是以勤俭持家。他后半生的生活,被儿子安排得停停当当,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大家人,他的晚年是满足的、幸福的。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主要是喝米汤就着咸菜,吃窝窝头,很少吃白面馍馍,也不经常炒菜。有时候,全家人就煮一锅地瓜干子,一人分几片,而三叔却单独买杠子头火烧和花生米,用他那干瘪的嘴,一口一口地嚼着喂我。想起这些,我不免有些心酸,也幸福感满满。“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对三叔的恩情,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报答,三叔就离我而去,我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这是我莫大的遗憾,也是一辈子的良心债。

我曾听奶奶无数次地说起过:三叔那时还小,刚学着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全家人都没饭吃,村头有棵小榆树,榆叶早就被人家撸光了,我奶奶只好去剥榆树皮,饿得蹲在榆树下都起不来了。在那个时期,三叔差一点儿没被饿死,算是捡了一条命,饿得连路都走不了了。因此,三叔从小身体就不好,比较瘦弱,但是他很好学,对诗词、故事,知道得很多,还当过生产队里的文书。三叔经常给我讲《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等好多故事。一到晚上,我就缠着三叔讲故事。尽管三叔身材矮小,但对我来说,他却有种父爱如山的伟岸,在我的心目中,三叔也永远是那么高大。

三叔,您在天国安息吧。若有来世,我愿意再做您的侄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6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