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预防青少年呼吸道感染
作者: 韩敏娟呼吸道感染是由病原体侵犯呼吸道黏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青少年因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交叉感染风险高、呼吸系统防御能力差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群体。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各种疾病的预防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呼吸道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助力青少年在疾病高发期有效预防和应对。
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呼吸道感染
《黄帝内经》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综合运用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防止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系统动态稳定的一种状态,是维持健康的基石。因此,中医治未病强调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此外,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心、肝、脾、肺、肾各司其职,共同维护人体健康,而脏腑功能紊乱则是各种疾病的内在病机。中医治未病通过脏腑功能的调节,使各脏腑机能得以协调,共筑身体健康保护屏障,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学上,呼吸道感染属“外感热病”范畴。
若青少年体内津液耗损、正气不足,可能导致外感风热之邪入侵,经口鼻进入人体,先累及呼吸道,再及肺脏,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脏腑功能失调,故而发病。因此,基于“治未病”理念,中医防治的重点在于平阴阳,调脏腑,抵外邪。
中医如何预防青少年呼吸道感染
1.内服方
扶正固表方剂:茯苓15g,荆芥10g,炒白术9g,黄芪、防风、柴胡、川芎、羌活、前胡、桔梗、枳壳、薄荷、生姜、生甘草各6g。功效:疏风散寒、扶正固表,以调整阴阳,协调五脏安和。
化浊解毒方剂:大青叶、金银花、葛根各15g,藿香、厚朴、黄芪、知母、黄芩、柴胡各12g,甘草6g。功效:运用化浊解毒之法,以期浊毒化、气血复、津液行,进而实现阴阳平、脏腑调。
2.穴位保健按摩
穴位保健是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目的的养生方法。在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中,按摩常用穴位包括风池穴、大椎穴、合谷穴、外关穴等。
3.三伏贴
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通过贴三伏贴可起到温阳助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是进行冬病夏治(防)的好时机。针对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贴三伏贴可以增强青少年体内的阳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使青少年在面对外界邪气入侵时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4.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借助热力和药理作用,达到温经散寒、疏经通络、调节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足浴方剂包括贯众汤、麻黄桂枝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