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大流行
作者: 彭丹妮
在圣诞新年双节的加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传播,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美国新增感染者中的占比从1%飙升到95.4%,毫不费劲地取代了已经流行了大半年的德尔塔。1月3日这一天,美国当日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00万,创造了世界上所有国家自新冠肺炎流行以后的最高每日统计数。
不仅美国,在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诸多国家,奥密克戎的冲击使得它们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最严重的大流行,新增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截至1月7日,奥密克戎已在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被检测到。
新冠病毒以这种强势的姿态,开始进入它大流行的第三个年头。人们看不到疫情有任何要好转的迹象,但这一次,却有一些观点认为,奥密克戎是大流行结束的助推器,但是,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
群体危机大于个体风险
一位旅居巴黎的华人写道,“我在感染(奥密克戎)期间,都没有出现发烧或者是丧失味觉嗅觉这两个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状。相反,我就像是得了一场冗长的感冒,头疼、乏力、咳嗽、四肢酸痛、鼻塞、头晕。而跟我一同感染的朋友,因为打了加强针,出现症状的时间比我还短,只不过稍微咳嗽了三四天就完全没事了”。
不管是因为病毒本身的特性还是疫苗的作用,奥密克戎的症状较轻,重症率低,临床医生们也都普遍感受到这一点。在纽约,美国疫情的“震中”之一,长老会医院急诊主任医师拉胡尔·夏尔马说,住院人数在增加,但进入重症监护室或者需要插管的病人远远少于此前几轮疫情暴发期,大多数来急诊室的感染者很快就出院了。
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IHME)根据奥密克戎的流行病学特性进行了模型预测:从2022年1月1日到3月1日,美国可能会出现1.4亿新的感染者,高峰期将出现在1月下旬,每天新增感染峰值可达280万。
美国新冠肺炎住院人数已经超过历史纪录。1月10日,美国共有132646人因新冠肺炎住院,超过了去年1月132051人的峰值。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的激增也都没有带来同等比例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在2021年年末,伦敦单日新增病例数量几乎是同年年初高峰期的两倍,但入院人数、使用呼吸机人数只有当时的50%和20%,这两个指标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维持平稳。目前,英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80%,三针疫苗接种率超过50%。
不过,即便健康人群感染奥密克戎后的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还是可以将病毒传播给更脆弱的人,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缺损的人群等等,不应掉以轻心。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有流行病学专家指出,假设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是德尔塔的4倍,但致病性是德尔塔的一半,那么住院人数还是会翻番。
奥密克戎造成的感染数字太庞大了,远超过之前的几波疫情。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IHME)根据奥密克戎的流行病学特性进行了模型预测:从2022年1月1日到3月1日,美国可能会出现1.4亿新的感染者,高峰期将出现在1月下旬,每天新增感染峰值可达28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接下来3个月的感染人数,就与美国过去两年的感染总数相当。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资深教授张作风在社交媒体提醒说,奥密克戎可能在年轻人身上是轻症,在年老、体弱、高危人群就是重症,这类人群应该赶紧接种加强针。
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奥密克戎带来的威胁,可能更多是群体层面。因为此前德尔塔疫情已经波及了许多国家,大部分国家的医疗体系已经达到极限,医护人员疲惫不堪,奥密克戎的超高传播性足以严重地冲击医疗体系。
刘季高是美国亚美医师协会会长,同时也是纽约市一家私人诊所的医生。据他了解到的情况,虽然当地一些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不像疫情初期那么爆满,但普通病房的病人在增加,病床使用率大约从70%上涨到90%~95%。更重要的是,因为现在感染率太高,10%~15%的医护人员因为感染而被隔离,医院无法全员运转,医院随时都有爆棚的可能。
为应对激增的患者,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已在2021年12月30日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并计划重启“南丁格尔”临时医院以应对未来可能暴发的奥密克戎入院潮。NHS还计划把全国多个地点的健身机构、教育中心等设施改造为临时治疗场所,提供总计约4000个临时床位。英国国防部1月7日表示,已经提供200名武装部队人员,在未来3周支持NHS。
任由看似“温和”的奥密克戎在人类社会扩散,已经带来了远远超出医疗系统的混乱。在高感染率的国家,奥密克戎的影响正在各行各业显现。以航空业为例,仅1月7日,美国就有2300趟航班因员工感染、人手不足而取消;同一天,加拿大西捷航空公司通知,因为防疫要求带来的旅客减少以及人员缺勤,到1月31日之前,将取消15%的航班。

1月2日,英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每天的感染人数创下历史新高,且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需要自我隔离至少7天,政府预计企业和公共服务将在未来几周面临中断。声明提到,到目前为止,奥密克戎对公共卫生部门造成的破坏在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控制,但公共部门的领导人被要求针对劳动力缺勤10%、20%和25%的最坏情况拟定计划。
重新适度收紧
为减轻奥密克戎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冲击,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用适当程度的公卫措施来降低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延缓其对医疗系统造成的挤兑,并换取时间以了解病毒特性,提高疫苗的接种率。
但细看起来,各国的措施却各有不同。如果将管控程度看作一个由松到紧的光谱图,决定一个国家在哪个位置的,是其疫苗接种率、医疗系统承压能力、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圣诞节过后,德国开始出台一些收紧政策,从2021年12月28日起,接种过疫苗或康复的感染者,私人聚会被限制在最多10人的范围内,对于未接种疫苗者,每个家庭最多允许接待两名访客。1月7日,措施再度升级,进入餐厅和酒吧需要出示已接种加强针证明,或者基础接种+核酸阴性报告。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教授陆蒙吉解释说,德国的疫苗接种率还没有达到预期,差不多只有71%人口完成两剂接种,38%人群接种了加强针。在欧洲,疫苗接种率是管控程度的最重要依据,相比之下,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家,现在接种率都更高。
法国是目前欧洲新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继圣诞节当天,法国新增病例突破10万后,1月8日再创新高,已接近30万例。鉴于此,法国在2021年12月27日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但跨年夜并没有实行宵禁,紧接着,1月3日的开学日,法国学生照常返校。政府的信心正来自该国90%的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都已完成接种,现在法国人是“世界上被保护得最好的”人群。
荷兰是欧洲第一个采取全面封锁措施的国家。2021年12月18日,该国政府宣布,当前已经采取的措施不足以确保医疗系统的压力仍在可控范围内,因此,荷兰从2021年12月19日开始进入封锁状态,到2022年1月15日零时结束,措施包括,人们尽量待在家,每日家庭访客不超过两人,教育机构关闭到1月9日等等。
欧洲独立媒体分析,荷兰既不愿意像西班牙那样戴口罩,又没有比利时那么数量充裕的呼吸机,没有丹麦强大的病毒检测和监测体系,没有意大利的义务免疫计划,没有芬兰学校的小班教室……所以,只有严格封锁。而且其加强针接种率为31%,在欧洲仅为中等水平。
刘季高回忆,圣诞节的时候,纽约曼哈顿热闹的42号街,人群摩肩接踵,毫无保持社交距离的意思。当美国继续走向开放时,同处北美的加拿大,却在走向封锁。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餐馆、音乐厅和健身房已经关闭,学校改为远程教学,停止非紧急手术;魁北克省规定晚上10点宵禁,并禁止人们到教堂做礼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叫停室内婚礼和葬礼接待……
对奥密克戎不同的态度,源于美国与加拿大在医疗资源、救治体系等方面的差别。以加拿大人口最多的联邦省份安大略为例,最新官方数据显示,该省每800名居民才拥有一张ICU或急性护理床位,而纽约的这一比例为420∶1。
加拿大一些资深卫生官员还强调,在社会心理上,加拿大人对政府有更多的信任,对于新冠病毒带来的死亡和重症的容忍度也比美国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前校长、曾指挥过加拿大SARS防疫的大卫·内勒就很不理解,以美国强悍的科学和医疗实力,在保护公民免受感染和死亡方面,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上的表现根本说不过去。

持续地放开是主流
从2021年12月26日起,新加坡卫生部也调整了应对奥密克戎的措施,大幅度地放松一些措施,在疫情中与病毒共存。
“新加坡是个很小的国度,需要保持境外人员和货物的流动,边境封锁在这里不现实。”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古阿烈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写道。他解释说,由于新加坡疫苗接种率非常高、加强针覆盖率不断扩大,感染新冠肺炎导致严重疾病的风险现在已降至较低水平,更接近于流感,而不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因此,实施对经济和社会具有破坏性的严格措施没有意义。
新加坡的这番考虑,也是很多国家调整防疫策略的原因。1月5日,在欧洲奥密克戎流行最为严重的法国,颁布了一条新规,允许无症或症状轻微的医护人员感染者继续在岗,无需任何自我隔离。两天后,德国也最终决定,不再严格遵守世卫组织的规定,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密接者,如果接种过加强针,或者在过去3个月内完整接种过疫苗或康复,都将不再需要隔离。其他所有人如果没有症状或症状已经缓解,可在10天后结束隔离;如果检测结果呈阴性,则可缩短至7天。
“以后阳性病例,只要不生病就不管了,就继续上班,不必隔离。否则整个政府机构,甚至小到包括城市清理垃圾的人员,都因为感染人数太多而陷入瘫痪。”陆蒙吉说,疫情倒逼全社会在走向更开放的模式,不应该顽固不化地死守着过时的策略。
在这方面,更为激进的是南非。这个最早报道了奥密克戎的国家,在2021年12月24日宣布,不再对检测阳性但无症状的奥密克戎感染者进行追踪、隔离,只要他们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政府说,如果不调整政策,许多人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要求待在家里,没有收入,与新冠感染者接触的儿童,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因此,南非专家委员会将公卫政策聚焦在免疫计划,而不是追踪和隔离措施。
2021年12月30日,南非宣布,该国已经度过了奥密克戎带来的第四波疫情峰值,死亡人数没有出现大幅上升,并在同日宣布,将取消宵禁,室内外活动人数限制放宽,但室内仍需戴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