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团队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研究,指出全球肝癌负担加剧,中国目前是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中国肝癌病例数占全球的42.4%,乙型肝炎病毒是中国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若不采取干预措施,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87万例增长至2050年的152万例,而肝癌死亡人数将从2022年的76万例增至2050年的137万例。研究指出,全球至少有60%的肝癌病例可以通过降低风险因素加以预防。基于现有的最佳证据,研究人员提出了十项关键建议,其中包括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减少酒精摄入,控制环境风险因素,例如污水污染和黄曲霉毒素暴露,以及预防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等等。

鹿角芽基祖细胞(ABPCs)是鹿角中一种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发表在Nature Aging上的一项研究发现,ABPCs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可在全身范围内逆转衰老表型,显著改善老年动物的骨密度、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这种干预在猕猴身上表出显著性,使其生理状态回退了两年以上。

非瑟酮(Fisetin)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苹果、草莓、洋葱、黄瓜等果蔬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络的形成,非瑟酮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以猪油、牛脂、黄油为主的高脂饮食会削弱免疫细胞功能,促进肿瘤生长,使肿瘤体积比对照组大出40%至60%。相比之下,植物脂肪则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又被称为“永久化学物质”,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不粘锅、防水材料和消防泡沫等产品中。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长期接触PFAS会导致氨基酸和药物代谢紊乱,并使糖尿病风险增加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