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穿越5000年的古今相遇

作者: 韩葵

从博尔扎诺进入多洛米蒂山区,走进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就这样不留悬念地遇见了出土于高山冰层中的“冰人奥兹”。5000年前的残骸,躺在玻璃窗后,似乎开门见山地直接揭开谜底,又似乎把我们放在了“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到哪里去”的故事起点。

多洛米蒂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涉及意大利北部的3个省份:威内托大区的贝卢诺、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的特伦托和博尔扎诺-上阿迪杰。北边的边界是里恩扎河和帕斯特里亚山谷,南边是布伦塔河,西边是伊萨尔科河和阿迪杰河,东边是皮亚韦河和卡多雷地区(属于贝卢诺省,中心城市为皮耶韦迪卡多雷),整片区域的形状好像一只肥鸡腿。

第一站,穿越5000年的古今相遇0
蒂罗尔地区跨越奥地利和意大利两国,北部属于奥地利蒂罗尔州,南蒂罗尔地区属于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的博尔扎诺-上阿迪杰自治省。韦尔图尔诺位于南蒂罗尔地区的伊萨尔科河谷,是著名度假区,也是冰人奥兹的故乡。

多洛米蒂可以有很多条行程路线,比如说专门寻找众多摄影师推荐的拍摄位置。而在一本名为《3000米多洛米蒂山脉》的书中,作者统计了多洛米蒂16组山群中125座超过3000米的山峰。我既不痴迷于摄影,也不长于户外运动,但多洛米蒂对于我,却是那种去过一次就确信真的还会再去多次的地方。对于徒步旅行来说,夏天和初秋是最好的季节,我们不想等了,在2025年3月下旬滑雪季末又跑去一趟。

这一次,我们由北向南穿越奥地利蒂罗尔州,通过布伦纳山口之后,进入意大利境内的南蒂罗尔地区。向后飞驰而去的群山,上半部分覆盖着积雪,低处的冷杉林呈暗绿色,天气阴沉清冷。快到博尔扎诺市的时候,忽然发现车窗外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如同换了一个世界。

第一站,穿越5000年的古今相遇1
阿尔卑斯奥兹塔尔山位于多洛米蒂西北方,是登山胜地,也是冰人奥兹的发现地。

他是谁

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坐落在博尔扎诺市中心商业街的街口,一栋三层楼房,外墙上挂着冰人奥兹复原形象的竖旗。展厅两边的墙面上是说明文字和相关研究的视频记录,沿着指示转到隔墙后边,就会看到一个玻璃窗,那具平躺的酱色冰冻遗骸就在里面,他的头略微歪着,右臂直伸,手半握,左臂横在右肩膀上,右脚交叉在左脚之上。

这就是1991年9月19日在阿尔卑斯奥兹塔尔山被发现的冰人。当时,来自德国纽伦堡地区的登山者西蒙夫妇在意大利境内,距离奥地利边境92.56米的菲奈尔峰东侧山脊海拔大约3210米的地方,发现一具遗体,头和上身露出冰面,人们起初以为是现代登山探险者不幸罹难。警方从冰层中打捞遗体的时候,不慎损坏了其髋部。4天后,警方将遗骸和其随身物品装入塑料袋,弓的尺寸过大,警察没多想就把弓折断了,放入棺材的时候,又不小心折断了遗骸的手臂。接下来,法医学专家打算批准安葬,因为遗骸够老了,再追究事件原委并推究死因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第一站,穿越5000年的古今相遇2
标题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史前学家康拉德·斯平德勒听说了这件事,经过初步分析,他认定这具13.75千克的遗体有着至少4000年的历史。随后,经过碳14同位素测定分析显示,该遗体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3359年到前3105年之间,冰人死于公元前3239年到前3105年之间的可能性有66%。

依据被发现的地点,冰人被称为“奥兹”。他的年龄初步判断出来了,“原籍”也随之推断出来,他儿时应该在如今南蒂罗尔地区的韦尔图尔诺村庄附近生活,后来,移居到北部50千米处的山谷。现在,奥兹通常保存在温度为-6.5℃,湿度为97%—99%的冰箱中,模拟冰川环境,维持最佳的效果,每三个月从冰箱中取出一次补充水分。同时,为了维持冰人的状态,科学家们的研究进度极为克制,而每次对奥兹的“体检”都有新的发现。

据推断,奥兹死亡时身高1.65米,体重约50千克,年龄大约45岁,如果在现代,38号鞋对他合适。最新研究认为他可能是个秃顶,皮肤颜色很深。死前8小时之内,他吃了两顿饭,一顿包括野生山羊肉,一顿包括马鹿肉和面包,同时还吃了植物根茎和水果。科学家们还发现他有蛀牙,有寄生虫感染,受到腹痛和消化问题的困扰,有乳糖不耐症,肺也不好,可能和开放火源、取暖烹饪的烟熏有关。他还患有腰椎骨骼病、椎关节病、膝盖和踝关节磨损等病症。

重要物证

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的几座玻璃柜里分别存放着奥兹身边的物品,有系带的熊毛帽子,一些碎片状的草编残片,很可能是遮雨的斗篷,两条破破烂烂的皮裤筒,是用山羊皮缝制而成的护腿,护腿下端有一块鹿皮制成的舌形皮瓣,可以塞进鞋子。两只鞋,一只仅剩下网绳,乍看像只凉鞋,另一只可以看出熊皮的鞋底,带毛的一面冲上,树皮绳编织出的鞋型里面填充着干草。据说,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史前保暖鞋,有很好的抓地力,适合在山区安全行走。一位捷克学者根据已有的资料,成功复制了奥兹鞋,在捷克兹林的鞋履博物馆展出。这位学者说,奥兹鞋构造复杂,证明在5300年前,制鞋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艺,已经出现了制鞋工匠。

展厅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还有几组装备和武器:有一套弓箭,紫杉木制成的长弓,长度182.5厘米,一根2米长的动物肌腱制成的绳子,应该是弓弦。野生獐的皮制作的箭筒,14支树枝做的木箭,其中2支装着燧石箭头,12支没有装箭头,但已经刮去了树皮,开了挂弓弦的凹口。有一把匕首,燧石制成的刀刃,白蜡木的刀柄,绳子把这两部分捆起来,还有编织的刀鞘。有人说这是瑞士军刀最早的样子。还有一柄斧头,细长的斧柄由杉木制成,刀刃几乎是纯铜的,纯度达到99.7%,皮绳作为固定。整个形态极为成熟。据说,发现奥兹的时候,警方曾经把这柄斧头当作鹤嘴锄,并且依据职业习惯,把它当作重要物证。的确是重要物证,斧头为判断奥兹的年代提供了决定性的信息,而且把阿尔卑斯山的铜器时代提前了1000年。

第一站,穿越5000年的古今相遇3
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
坐落在博尔扎诺市中心商业街的街口,一栋三层楼房,外墙上挂着冰人奥兹复原形象的竖旗。

在奥兹附近发现的,还有一根U型木、皮革残片、绳子残段,人们认为这些合起来可能是一只背包,也有人假设这个U型木是雪鞋的底部,而那两只鞋则是雪鞋的上部结构。在奥兹身边,还发现了华多孔菌,被认为具有止血和抗炎作用。

展厅二层,有一具按照研究数据复原的奥兹立像,穿着复原皮裤和皮草鞋,腰上挂着匕首,手持长弓,脸上满是皱纹,头发和胡须茂盛,栩栩如生。立像对面有个留言区,我们也留下几个字,表达了跨越时空的奇妙感觉。

生前恶斗

新奥兹已经站起来了,他当年的日常是怎样的?在所处的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又是如何死去的?科学家们根据奥兹的身体骨骼、奥兹的随身物品,做出各种推测:农民?牧民?猎人?负责保卫部落的战士?拥有铜斧意味着身居高位?携带具有治疗作用的真菌意味着是一名行医者?或者他是一名到处走动的商人?虽然,这些不免有用当今社会分工去认知史前文明的嫌疑,但是,他总归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承担一些职能。

2001年,科学家透过X光和CT扫描,发现奥兹左肩嵌有一枚箭头,他的外衣对应位置也有个裂口。一组画面跃然而生:左肩中箭之后,奥兹忍着剧痛,将箭杆拔出,肩胛骨已经被击碎了,损坏了神经和血管,大量失血,最终致命。2003年的DNA分析发现,奥兹装备上的血迹至少来自4个不同的人,一个人的血迹在他的刀上,还有两个人的血迹在他箭筒中的箭头上,第四个人的血迹在他的外套上。外套上的血迹,可能因为他曾经背着受伤流血的同伴。刀箭上的血迹,可能是死前杀死了敌人。而奥兹手部、手腕和胸部有瘀伤和割伤,还有颅部创伤。种种情况,令人们更脑补出他生前经历过一场恶斗的景象。2017年,德国导演菲利克斯·兰道编剧并导演了电影《冰人》,讲述了一个复仇者的故事,部落被袭,妻儿罹难,主人公追杀仇敌,终于复仇之后,却身中冷箭而亡。

第一站,穿越5000年的古今相遇4
标题

从博物馆出来,脑子里装满了冰人奥兹的形象,5000年如此短暂,武器变了,灵魂依旧,人们依然在各种打打杀杀的缝隙中寻求生存和相处之道。天近傍晚,博尔扎诺的河滩草地上聚着很多年轻人,商业区的露天摊位开始收摊了,主要商业街上的店铺还开着,酒馆和餐馆渐渐热闹起来。

(责编:李玉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