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开的柴米油盐:IT情侣梦碎“低耗人生”
作者: 惊北 南粤2024年10月,在海边出租屋,林夏动手将男友砸成轻伤二级。案发后,众人皆惊。
两人从大城市逃离,过着时下流行的“低耗人生”。林夏发布的视频里,他们的日子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他们的关系,何至于此?
走起:开启“低耗人生”
2022年深秋,、地铁1号线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林夏被挤得胸口发闷,手里的肉包油汁蹭到了白衬衫上。
她28岁,在一家小公司做运营,工资不高还总加班。旁边的男友陈默眉头拧得紧紧的。他是名30岁的程序员,眼镜片上全是指纹,正对着手机屏幕骂骂咧咧,昨晚改到三点的代码又被领导打回来了。陈默先到站。看着他被人群推挤着走远,头顶的头发好像更稀疏了,林夏更觉难受。
两人是老乡,家境都一般,读大学后相识、相恋。毕业后,他们先后来到大都市打拼,每天在内卷中煎熬。
上班高强度,下班后也不轻松——晚上回到出租屋,那里很小,也就十几平方米。为了节约,他们晚餐不点外卖,而是匆匆下厨做两个小菜,然后挤在沙发上刷手机。
“看,阿哲又更新了!”林夏拉着陈默点开了一条刚更新的视频。
两年前,他们共同关注了一个叫阿哲的博主。阿哲是名年轻人,和他们同龄,之前在一家外企工作,因疲于内卷,决定跳出泥潭,辞职并前往环境优美的海边小城定居。
当时阿哲的粉丝才数百人。每天,阿哲在海边散步、打球、赶海,晚上在晚霞下弹琴,有时还会去居酒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会,日子很是逍遥。他发布的视频吸引了很多人,粉丝量暴增,短短两年,已将近百万粉丝!
在阿哲口中,这群人过的是时下流行的“低耗人生”——年轻人无法忍受大城市的高压,转而去房租相对低廉,生活成本低,配套设施便利,风景还很优美的地方生活。
此时,阿哲正在视频里嘚瑟:“1300块租的精装房,带阳台能看海。社区食堂10块随便吃,晚上去海边散步不要钱,日子舒坦!”
林夏和陈默愈发心动。他们收入不算高,每月房租4千元,加上各种消费,能存下的钱不多。而阿哲所在地交通便利,社区配套也齐全,商圈、超市、健身房、三甲医院都有,这样的地方,咫尺天涯!
林夏戳了戳陈默:“要不啥时候咱也去呗?”陈默苦笑,“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撤!”
那段时间,陈默正因为新项目烦恼,和领导矛盾频发。2022年11月3日,陈默下班回到住处时眼眶红红的,“今天我直接把工牌拍在领导面前了!这破工作,谁爱干谁干!”
陈默工作能力出色,可领导事事压他一头,他始终不得志,林夏很心疼。但得知他真的冲动辞职了,还是很惊讶。她自己最近频繁加班,对公司也有诸多不满。两人互相吐槽,“这破地方待不下去了,换种生活方式吧!”
陈默提出他们还有些积蓄,可以先放松一阵。两人的工作性质并不拘泥于上班地点,等想赚钱时,再通过网络接单也行。于是,两人先后向公司提出离职,和房东交接。
2022年11月7日,他们拖着六个行李箱抵达。在路上,他们已提前联系好中介,花了1400元租下了一个三居室。这是2019年交付的房子,屋内家电齐全,站在阳台上真能看见远处蔚蓝的大海和船只。
他们睡到自然醒,去菜市场采买价格实在的海鲜。不想做饭,就去社区食堂,阿姨会给他们打满满一勺梅菜扣肉:“10块钱,不够再添。”傍晚他们赶海,晚上在海边喝酒唱歌,很快混入了“低耗人生”的圈子。大家弹琴,唱歌,举杯:“再也不回大城市遭罪了!”
前三个月,日子爽得没边儿。直到林夏细细算账,发现钱花得比想象中快很多。临近春节,朋友聚餐轮流请客,一顿海鲜就花600;有人张罗买冲浪板,AA下来一人800;林夏的防晒霜一支200多……陈默安慰她,“来新的地方,刚开始开支肯定会比较多,后面会好的。”
2023年1月15日,两人回老家过年。亲戚朋友们都羡慕他们在大都市当白领,林夏和陈默尴尬点头。父母思想传统,希望他们工作稳定,他们却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还没和他们说。年一过完,他们便找借口离开了老家。
尴尬:卷不动,躺不平
再次回到海边,站在阳台上远眺美丽的大海,林夏却没了之前的激动,更多的是迷茫。
2023年3月初,在社区活动室,林夏和陈默惊喜地碰到了一直关注的博主阿哲!
不过,阿哲本人黑眼圈重得像熊猫,手里还攥着相机没关机。他们赶紧自我介绍称是粉丝,还请阿哲喝酒。阿哲递过啤酒,苦笑,“我每天出门溜达积攒素材,走走停停拍八个小时,剪辑得剪到后半夜。”林夏心里咯噔一下,“这么辛苦?你不是在网上说过得很自在吗?”
阿哲瞪大眼,“不做自媒体,哪来的收入?低耗也有消耗,日子还得过啊!”回到住处后,林夏和陈默半晌都没回过神,充满了沮丧。
再这么下去,人得养废了!林夏决定,也搞搞自媒体,毕竟自己也是干运营出身!她架着手机就拍社区食堂:“看看,10块钱管饱。”
她天天蹲菜市场拍海鲜摊,追着赶海的拍,夜里趴在桌上剪片子,可陈默只顾着自己嗨。
林夏的自媒体账号流量就是上不去,总在几百徘徊。她急了,开始复盘,决定更新拍照设备,花心思剪辑。为此,她花了4000块买了新相机,熬夜刷爆款视频并学习。
陈默气笑了:“咱们来不就是过的低消耗人生吗?你又开始耗自己!”林夏突然来了情绪,“那你说咋办?”陈默也火了:“我只是心疼你和上班时一样辛苦,浪费了好时光!”
他认为,林夏还不如在网上接点运营散活,能维持生活即可。而自己则能力不错,只是之前受到压制,既然来这里过低耗生活,干脆好好放个假,等休息够了再考虑赚钱的事。
两人不欢而散。这以后,他们的关系有些说不出的拧巴。2023年4月的一天深夜,林夏的弟弟突然打来视频,“妈刚才晕倒了,现在办了住院,得先交5000块押金……”
林夏急了:“怎么回事?上午打电话不还好好的吗?”弟弟哽咽道:“妈舍不得吃降压药,说省着给你攒嫁妆。”林夏心酸地红了眼眶。
陈默闻声从阳台进来,林夏给弟弟转账,“我弟才大三,没钱。爸妈倒是有,不多,还是支援支援吧……”陈默叹了口气。那晚,林夏盯着天花板算账:母亲后续治疗少说要两万,弟弟毕业后还要结婚……
她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突然彻底醒了。她是不可能过“低消耗人生”的,所有的安全感,都建立在有稳定收入的前提之上。她愈发决定,好好做自媒体,把数据做起来。
第二天,林夏便开始和陈默分房——她的房间堆满拍摄器材,电脑屏幕亮到天明;陈默天天去海边钓鱼,有时能在礁石上坐一下午。
2023年5月的一天,下起了暴雨,林夏的电脑突然蓝屏,剪到一半的视频没保存。她情绪崩溃,坐在地上大哭。陈默走了进来,抱住了她,说:“你太累了,需要休息。”缱绻后,陈默沉沉睡去,可林夏却失眠了。
5月17日,陈默傍晚独自出门,说是要和校友碰面。林夏注意到他脸色有点不自在。接下来半个月,陈默接视频总爱往阳台躲。
一个周三,林夏趁陈默洗澡去了,偷偷翻他的手机。原来,上次和他见面,以及最近频频联系的人,居然是苏晴!
苏晴是陈默大学时期的学妹,追求过他,如今在新创立的公司做产品经理,混得不错。最近,她多次向陈默询问IT方面的问题。陈默还帮苏晴做了数据库优化方案!苏晴大加赞赏,看得出,陈默很高兴。
两人网聊密切,苏晴频频给陈默发来照片。她穿着白色西装,戴着珍珠耳坠,背景是大都市的霓虹灯,陈默也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他在对话中说,其实自己还挺喜欢大都市的,逃离的这段时间,他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最近帮她优化方案时,甚至重新找到了工作的乐趣!
林夏心里堵得慌。再往前翻,苏晴发过三张招聘海报,薪资那一栏用红框标着,数字比陈默之前的工资高出两倍还多。“学长何必困在那里,回来吧!我,等着你!”而陈默回复的是一个害羞的表情!
林夏指关节都捏白了。陈默洗完澡出来时,她一下爆发了,狠狠将手机甩了过去:“你想回深圳?那我们在这浪费的时间又算什么?”
陈默急眼了,认为她小题大做,苏晴“懂他的价值”,他在网上接单,还能赚点家用,这有什么错?两人再度爆发争吵。
反目:从同路到陌路
冷战了一个多月,陈默终于道出,虽然过着看似潇洒的生活,其实,他内心也有些焦虑。
既然两人都“躺不平”,那么就试着在此用自己的方式赚钱,不要互相苛责。最终,他们达成了和解,开始各忙各的。
2024年9月12日下午,林夏正在剪辑新一期赶海视频,弹幕突然像炸开的蚁穴。
“摆拍都不会找个好点的背景。”“故意穿洗褪色的T恤卖惨吧。”紧接着,大量类似评论疯狂刷屏——这肯定是被水军“冲了”!
“他们凭什么这么说?”林夏扑到刚进门的陈默怀里。陈默安抚了一会儿,叹气道:“其实……他们说的也不算全错。”
“你说什么?”林夏诧异不已。陈默别开了脸,“你先缓和下情绪。”原来,陈默从来都站在林夏这边,心疼她的一切,可现在,他们过得很割裂。他们来到这里过“低耗人生”时,出发点不同,对于未来的规划也不同,两人似乎更加陌路。
10月的一天清晨,陈默说要出门遛弯,但穿了件林夏从没见过的深灰色西装。她觉得不对劲,点开苏晴的账号时心跳加快,IP地址那一栏,赫然显示就在这里!
林夏追着冲下楼,听保安说,他往海边去了。跑过红树林栈道时,她看见熟悉的身影站在防波堤上。苏晴的连衣裙被风吹得贴在身上,她踮起脚替陈默整理被吹乱的领口……
“我的团队已经把你的工位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嘛?”
血液直往头顶冲,林夏尖叫着疯了似的跑过去,一把推开苏晴,“你们在干什么?”陈默没想到她会来,赶紧护在苏晴前面,“你干吗动手?”
“原来低耗生活只是你逃避现实的借口!我陪你省房租、吃临期面包,简直是最大的笑话!”林夏痛苦不已,“你倒是找到退路了,那我呢?你把我当什么?”
陈默哽了半天,“我对不起你,但我真的累了。我准备回深圳,还有,和你分手。”林夏不可置信地看着他,转身哭着跑回了住处。两人过往的一切,想着他们手拉着手决然来到这里的快乐,都像一场梦。
她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什么都没有了!
陈默整夜未归。一周后的一个清晨,门终于被推开了。林夏突然站起来,把一个银色U盘塞进他手里,“你自己看。”
陈默插入笔记本的瞬间,屏幕亮起他们初到此地的画面:2022年的清晨,林夏举着相机拍赶海的人群,裤脚沾满金红色的沙子,陈默从身后捂住她的眼睛。
下一段是深夜的书房,林夏对着电脑打哈欠,陈默端着热牛奶走进来,悄悄给她披上自己的外套。
视频进度条走到尽头,停在两人在租来的阳台上放烟花的画面,跨年的欢呼声里,他说“要在这里住到退休”……
陈默本来是回来收拾行李的,可那一刻,他动容了。手机那头,苏晴催问:“你快好了没?”陈默看看林夏,对着手机说:“我马上到。”
他转身的刹那,林夏突然扑上去抱住他的腰,“不行!我不同意!凭什么你抛弃我?说好的一起过新生活,你怎么能这样?”
她又哭又吼,陈默试图拉开她,林夏更加激动。争执中,林夏的手肘撞到书架,她突然抱起青瓷花瓶“哐当”砸在陈默的身上。陈默闷哼倒地,头部和肩膀渗出血,滴落在地……
案发后不久,林夏哭着报警自首。陈默头部缝合8针,轻微脑震荡,肩胛骨骨折。经鉴定,系轻伤二级。
案发后,陈默主动向司法机关提出谅解林夏,但两人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2025年春天,当地法院一审宣判,林夏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相关信息做了技术性处理。)
[以案说法]针对此案,天津青年律师孟敏认为,这对情侣的悲剧,表面源于对“低耗人生”理解的差异,实则暴露了逃避现实的共同弱点。男主将惠州幻想成解脱失意的乌托邦,却未正视自身职业困境;女主则盲目追随,试图用自媒体填补空虚,却缺乏规划与能力。
两人都试图用地理迁移替代人生破局,最终在现实碰壁后分道扬镳。看似偶然的结局里,暗藏着必然的诱因,毕竟真正的低消耗生活,绝非逃离压力、回避现实,而是直面当下、精简欲望后的清醒选择,也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通透的人生智慧。
编辑/余映
24722564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