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后,小心中耳炎!
作者: 高星星
感冒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多数家长关注如何缓解感冒症状,却忽略了藏在感冒背后的一个隐患——中耳炎。儿童咽鼓管短、平、宽的特殊生理结构,使得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中耳,引发炎症。中耳炎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耳痛、听力下降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儿童感冒与中耳炎之间的关联,旨在提高家长对中耳炎的重视。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是一种耳朵内部的炎症性疾病,耳痛是常见症状之一。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说出耳部不适,表现为烦躁不安、抓耳挠腮等行为;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直接诉说耳朵疼痛。这种耳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发作的,在吞咽与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同时,中耳炎还可能引起耳鸣症状,儿童可能会描述听到嗡嗡声或其他异常声音,使其感到不适,进而导致儿童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
中耳炎引发的耳鸣和耳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听力。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感冒后对声音的反应变得迟钝,如叫孩子名字时反应不及时或看电视时将音量调得很大,需要警惕中耳炎,因为中耳炎会使中耳腔内产生积液或炎症,影响声音传导,从而造成儿童听力下降。当儿童感冒后出现耳痛、耳鸣等症状或伴随听力下降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中耳炎对耳部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
1.及时就医,避免感冒引发中耳炎
当儿童患感冒后,家长要密切留意病情发展,并且采取积极举措来治疗,以此降低引发中耳炎的风险。在感冒初期,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保证能获得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可帮助减轻鼻咽部的炎症状况,防止病菌顺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区域。在治疗感冒期间,家长要依照医瞩给孩子服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或者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热药、止咳药等。不能在儿童症状稍有好转时就自行停止用药。完全依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疗程,可避免病情反复,降低继发中耳炎的可能性。在儿童感冒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现中耳炎的疑似症状,如频繁抓耳朵、哭闹不停、诉说耳痛或者听力下降等。如果发现上述症状,也应该马上就医治疗。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鼓励孩子多喝水,对缓解感冒症状有帮助,还可以间接保护耳部健康。通过全面且及时地治疗感冒,可以有效地预防中耳炎的发生,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2.保持鼻腔通畅,减少耳部压力
儿童感冒后,保持鼻腔通畅可以减少耳部压力。这是因为人的鼻腔和耳部通过咽鼓管相连,当鼻腔堵塞时,空气无法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中耳腔内原有的空气逐渐被黏膜表面的血管吸收,使得中耳腔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状态,使鼓膜内陷,从而引发耳部不适。儿童感冒时,鼻腔黏膜会因炎症而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鼻塞。此时,耳部的压力就会失衡,儿童可能会感到耳部闷胀、疼痛等不适。
为了改善儿童鼻塞,保持鼻腔通畅,家长可以给儿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生理盐水能温和清洁鼻腔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炎症,从而缓解鼻塞。家长在给孩子滴鼻时,应让其头部稍微后仰,每个鼻孔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按压鼻翼,使生理盐水充分发挥作用。此外,还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孩子的鼻根部,促进鼻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黏膜肿胀,从而缓解鼻塞。但要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这些方法能有效缓解鼻塞,使鼻腔恢复通畅,减轻耳部压力,降低中耳炎发生风险。
3.保持耳部清洁,预防感染
儿童感冒后,耳部的防御能力会减弱,此时耳部进水可能引发感染。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洗头时,可以使用儿童专用耳塞,防止水进入耳道。如果耳朵不小心进了水,要及时将水排出,可以让孩子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轻轻拉动耳垂,然后单脚跳,让水自然流出,避免用棉签深入耳道。若出现疼痛、瘙痒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
家长不要用棉签等工具给孩子掏耳朵,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儿童的耳道比较娇嫩,棉签可能会损伤耳道黏膜,导致细菌感染。如果不小心将棉签上的棉花留在耳道内,还会进一步加重感染。若儿童耳道内有较多的耵聍(耳屎),可以到医院处理,医生会使用滴耳液软化耵聍,让其自行排出。
此外,家长应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孩子的外耳道,清洁耳部分泌物,使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过度用力损伤耳部皮肤。儿童耳部经常接触的物品,如枕巾、帽子等,要经常清洗,防止细菌滋生,引发耳部感染。通过保持耳部清洁,能有效预防感染,降低中耳炎发生风险。
4.预防感冒,减少中耳炎发生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而患感冒,而感冒后又容易引发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成为减少中耳炎发生的关键。
均衡饮食: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适当摄入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以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功能的维持。
适当运动: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为其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跳绳等。每天适量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和心肺功能,还能提高免疫力。
充足睡眠:儿童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修复和恢复,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家长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外出时,家长要给孩子佩戴口罩。
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采用七步洗手法、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保持手部清洁,可以有效预防病毒传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病毒和细菌的浓度,降低儿童感冒风险。
结语
儿童感冒后的中耳炎问题需引起家长的重视。日常生活中,孩子感冒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其身体症状,特别是耳部的变化,若耳部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有加重迹象,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影响儿童耳部发育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