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刚刚好的人间理想
作者: 管乐 一皆本次拍摄的前一晚,管乐忙得没怎么睡,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天色还浮着微蓝,她迷迷糊糊地被助理叫起,拖着没完全醒透的身体赶到拍摄现场。
她一口灌下去半杯冰美式:“嘿,我来劲儿啦!”
头发还蓬松着就开始和大家打招呼,夸化妆师眉毛画得正对她胃口、发型师编的大辫子也太漂亮了,说完这些,又笑着“撒娇”:“一会儿我要吃炒肝和大包子,我太饿啦!”
在管乐这里,情绪是藏不住的,将热气腾腾、喜气洋洋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个人。
她高兴了就说,喜欢了就夸,比起悬浮的人生大道理,她更愿意聊具体的生活、聊合作的姐姐们有多可爱。问起她最近高密度档期累不累,她哈哈大笑说:“但凡能坚持下来的,就说明这点事真不算什么。”
从到中央戏剧学院上学开始,管乐就没什么大计划。她一路从群舞、群演起步,在话剧、电影、电视剧、综艺等领域一步步摸索前行,直到登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023),观众才开始记住这位总是兴高采烈、表演中永远透着生活气儿的女演员。
2025年,她的事业版图全面开花:凭借小品《借伞》登上春晚,主演的剧集《国色芳华》热播,参演的电影《非标准恋爱》《人生开门红》陆续上映,还扎进了《乘风2025》的舞台。
朋友问,“人红了以后有什么不同?”她想了想后坦言自己没变,还是那个喜欢跟初中同学侃大山到大半夜、搬新家后第一时间收拾厨房亲手为姐妹们烧排骨煮海鲜的青岛姑娘。“我就专心享受走红的每一天,同时,也把每一件事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
管乐从没站在原地等风来,她有自己的四季,也自成气候,风起也好,风停也好,她始终在路上。

从升旗手到登上春晚舞台
我不是那种从小学艺术、走哪儿都闪光的小孩,我念的是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学习也就中等吧。一提“管乐”,大家想到的都是:啊,就是那个大高个儿,总当升旗手,跳舞还不错,挺开朗、挺有意思的姑娘。
现在观众一想起我,也都觉得这姑娘挺乐呵,我觉得“喜感”这事儿,可能跟生长环境有关。我家的氛围就挺“练人”,妈妈、爸爸、小姨、舅舅,讲话特别热闹,都是特能自得其乐的老百姓气质,所以我从小就特别爱讲故事,学校发生点什么,回家就边说边演,把全家人逗得开开心心。我这种从日常里捕捉喜感再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以说是继承了一点家族天赋。
不过,我们家的人没干过文艺这行,全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十八岁那年,我报了九所艺术类大学,专业考试全都过了三试,大家还挺吃惊的:这孩子似乎是有点天赋。
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以后,我就开始到处跑剧组,演话剧、跳群舞,基本没台词;做伴舞、跑龙套,这儿一句那儿一句的。那时候才十九、二十岁嘛,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试试,虽然演一场就挣三四百块钱,但我跑得勤呀,一个月下来能有个八千、一万的收入,当时觉得自己赚得太多了(大笑),不光够生活费,还能给家人买点小礼物,每天都很知足、很开心。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重新认识我了,有时出门还会被路人认出来,我妈到这才真的相信:哎,我闺女真的能走这行。
顺带提一句我可爱的妈妈,她是那种女儿做出点成绩,心里特骄傲,又不太好意思嘚瑟,老想克制一下分享欲的女人。年初看到我上春晚,她特别想发朋友圈,又怕别人觉得她显摆,我就劝她:“你女儿都上春晚了,你不该嘚瑟吗?你得去享受母亲的骄傲!”她还犹豫,我说:“再说了,你不发也没关系,我爸早就发得满世界都是了。(大笑)”
我爸就和她完全相反,非常外放。他在自己的画廊里骄傲地展示所有关于我的新闻稿、报道,朋友圈里全是我的链接、视频、照片,铺天盖地那种。
回想从前,我和家人怎么都没想到未来我能当明星,更别说有一天我能和黄渤老师、晓明哥等大咖同台,甚至一块工作,但它就那么发生了!所以,我特别想告诉所有人:咱小老百姓也可以做梦!梦想不一定非得“咔咔”一夜实现,边走边学,走着走着,真的有可能实现。



女性之间最美好的,是一起做事
梦想成真让我开始了新的起点,走进了更大的剧组、更厉害的姐姐们中间。
拍《国色芳华》的时候,我有段时间情绪有点低落。杨紫是女主角,特别忙,但她注意到我的情绪,时不时来关心我,她并不会说太多,但每次点拨两句,总能点醒我一些。有时候我在现场看着她,会想:她是怎么做到的啊?明明已经非常疲惫了,还分出一点力气,关注身边人的状态,回应大家递过来的热情。
我发现,真正厉害的艺人,做事都是亲历亲为,而且非常有专业主见。很多人以为艺人有团队,啥都不用自己操心,其实真不是。团队当然重要,但在舞台上、在拍摄现场、在内容的终审环节,没有人能替代你表达,你这个表演者想呈现什么,首先自己得知道,要是全靠别人,那来干嘛?有一位前辈姐姐,每次发小红书之前,都会自己比图、选颜色、斟酌标题,原来帮她审核内容的小妹妹离职了,她也没推给别人,自己做,而且做得特别专业。
对了,我还有个特别深的感受是:特别厉害的艺人,没有明星架子。
进《乘风2025》之前,好几个人提醒我:“管乐,说话得注意点啊。”我心里也有点怕自己太闹腾了,尤其是对几位说话特别温柔的姐姐,我怕自己咋咋呼呼把人吓着了!刚进组还处处注意,没几天,本性就暴露了(笑),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姐姐们不但没介意,反倒喜欢我这个直性格,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创作本身。那种纯粹的、专注于创作本身的氛围特别打动我,让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拿出来给团队,也想竭尽所能地帮姐姐们展现她们最美好的一面,这也算是女性友谊纯粹的地方吧。每个姐姐都在为彼此打光,所以《乘风2025》的整个舞台才会这么亮。


热闹不是吵闹,是生活气
大家都说,我在哪儿,哪儿就热闹。一屋子人要是气氛太沉闷,我就忍不住想活跃一下,我就希望身边的人都能高高兴兴的。
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是能安静下来的,但只要有两个人,我就会开始活跃。我现在和工作人员中一个小妹妹一起住,有时候觉得她挺不容易的,总要听我滔滔不绝说到二半夜(笑)。
我喜欢热闹,也特别在意一个地方有没有“烟火气”。每次搬新家,我最先布置的地方永远是厨房,特别在意冰箱够不够大、煤气灶好不好用等,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家不开火、不做饭,时间久了就有点像仓库,冷冰冰的,但凡有空,我都愿意自己下个面、炒个蛋、煮个汤,哪怕只是简单煮一下,那种生活的感觉也能出来。
我特别爱在家招呼朋友,爱给她们做饭,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红烧排骨、糖醋排骨,我都会做,海鲜当然也会,青岛人嘛,很擅长这些。
不过,最近录节目确实体力消耗大,偶尔休息,回到家也实在做不动饭,躺个大半天,下午出去走走,去楼下吃点东西,点个小蛋糕,再去公园坐会儿,晒晒太阳,荡荡秋千。这样的时刻特别好,接上了生活的气儿,也能安静下来想一想“我是谁”。


人生不止一种活法
最近,我一个初中闺蜜跟我视频聊天,开玩笑问我:“哎,管乐,当大明星是什么感觉?”我说:“哎哎,你甭来这套!”(大笑)
当明星,其实就跟职场上班一样。所有的节目,都是过一阵子就播完了,如果没新作品、没持续露面、没真正的实力,那在这个圈子里,大家说“再见,晚安,走好,不送了”,就是真的再见了。所以,我当然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创新,给大家呈现更好的作品。
原来的生活有点像吃烤冷面只能加一个蛋,现在火了,加十个蛋、十根肠也不心疼,但吃的还是烤冷面,生活没什么本质不同,顶多饭店老板认出我,多送一份果盘。好运来了,就好好享受那份喜悦,但要是它冷不丁走了,也别气馁,更别立刻觉得自己“不行了”“弱爆了”,起起落落是人生常态,没有人会一直在高点,也没有人会永远不翻身。
我特别感恩老天的一点是,我不是在年纪特别小的时候突然红起来的,我属于“阶梯式”成长,就跟上楼梯一样,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我大概算文艺圈里“按部就班”的代表。所以,火不火真的不会影响我心情,火了当然开心,但没火的时候,不也活得挺好的吗?如果哪天名气不在了,我也能接受,那可能是提示我,有另外一种生活需要我去体验,真的,哪天我要是去卖烤冷面,我觉得也能卖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大笑)
萃雯姐跟我说过,人不一定非得只做一件事。我听完觉得特别对,人生,不止一种活法,而我,才刚刚开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