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高的人,内心戏都很少

作者: 安娜贝苏

美国国家科学院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心里想法越多的人,自身的能量越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某天你心里很乱,想东想西,这天即便你什么都没干,一天下来仍然会疲惫不堪,仿佛去工地扛了五百斤的砖头。

这是因为,自我控制需要消耗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个体即处于一种能量缺失的状态。

脑子里念头太多,一个接着一个,等你觉察到自己想太多的时候,能量已经被消耗了。

相反,迟钝一点,少思少想,专注于手头当下的事情,你才能始终活力满满。

英国心理医生科莉诺曾讲过一个案例。玛丽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女孩,却在刚工作那年就陷入抑郁状态。

科莉诺仔细了解才发现,她的烦恼完全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有一次,她出外勤回来,看到同事们都在喝咖啡。玛丽觉得同事买咖啡也不叫上自己,瞬间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她在心里臆测:原来大家都不喜欢我。

这件小事,让她揣摩了好几天,因思虑过度,脑袋昏昏沉沉。

有天下班的时候,同事们约她去聚餐。闲聊时她才得知,同事没给她点咖啡是以为她出外勤还需要很久才回来。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作“过度投射”。简言之,就是把个人的想法和情绪强加给他人。内心戏太多的人,敏感多疑,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反复咀嚼,自然每天过得疲惫不堪。

其实很多时候,你所想的并非他人所思。过度分析别人,不但徒劳无功,还会无端透支你的心力。活得钝感一些,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如此你的能量才是充沛的,做起事来更能事半功倍。

就像《我的阿勒泰》中的张凤侠。她从来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别人的看法、别人对她的态度,在她眼里都是虚头巴脑的事情。她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开小卖部、卖木耳、倒腾肥皂,将生活经营得热气腾腾。

作家冯唐曾说:“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换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少猜别人的想法,才能走出自我消耗的怪圈,得到身心的安宁。

明明有个不错的工作机会,你总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于是错过了;明明稍微踮脚就能够到的事,你总纠结犹豫,导致事情始终没有进展。

过度思虑、犹豫不决会分散你的能量,导致你停滞不前。到最后,那些比你敢想敢做的人,把只想不做的你远远甩开了一大截。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不行动,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困难在阻碍你,你只是被你内心的想象拖住了脚步而已。”

不预设结果,你才有足够的心力去应付眼 前 的 困 境, 做 成 你想 做 的 事, 成 为 你 想成为的人。

(火箭熊摘自微信公众号“洞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