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的自助点餐机,每一步都在算计你

作者: 维维

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作为麦门信徒的你再一次光临了麦麦。你熟练地走到自助点餐机前,开始查看麦麦为你呈上的套餐和新品。

自助点餐机的高分辨率数字大屏可以呈现每一份汉堡、每一份鸡块的曼妙身姿……

类似的,有研究发现,肥胖青少年在看到高热量美食的图片之后,其大脑的海马体和左岛叶会被迅速激活。海马体会使我们回想起以往进食过程的愉快体验,而岛叶则会增强多巴胺的释放,从而强化“进食”和“愉快”之间的关联记忆,增加我们的食欲。

所以自助点餐机大屏幕上好看的汉堡图片使我们在物理意义上垂涎三尺,让我们更想通过进食得到快乐,从而驱使手指点下更多餐品。

除了我们的眼睛被忽悠,自助点餐机还会让我们大脑“丢失理智”。

在食品消费中,人类始终面临着“健康食物”(分量小、热量低的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和“放纵食物”(分量大、热量高的食物,例如大分量的汉堡、大薯)的权衡,健康食物从更长远且理性的角度看对身体更有益,放纵食物虽然对身体有坏处但可以带来即时的满足感。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探讨了“情感”和“理智”在消费者食品决策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认知参与度”较低时,会做更多基于“情感”进行的决策,从而导致在饮食上产生不健康的选择。

简单来说,当我们心不在焉、不想动脑思考的时候,就会更容易选择即时满足的选项。例如,当我们一边和朋友闲聊,一边在麦麦点餐的时候,就很难理性考虑到餐品的健康程度,从而更容易选择“放纵餐”。

另外,自助点餐机还会非常友善无害地,提醒你买一些原本不想买的小食。

被无数探店博主光顾的快餐新贵“昔客堡”的 CEO 曾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人工店员会因为点餐人数太多,只想赶紧解决排长队的问题,而无暇“追销”,也就是引导顾客额外购买奶昔、薯条等餐品。而不知疲倦的自助点餐机就不会有类似的问题。

而贴心的麦麦还会提供“超值换购”的机会,例如只要 5 元的麦乐鸡块,哪怕我们不太想吃也会心动,这或许是“锚定效应”在作祟。

“锚定效应”是指消费者会过度依赖最初获得的一个信息(即“锚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判断。在消费行为中,“锚定效应”体现在比较价格上。自助点餐机会同时显示商品的原价(“锚点”)和换购价,当我们看到远低于锚点的换购价时,会在内心觉得换购更加优惠,从而忍不住加购。

可即使我们知道了“诡计多端”的麦麦忽悠我们点单的“千层套路”,也还是忍不住让它得逞。

毕竟还有什么东西能比13.9 块的双层吉士汉堡和中杯可乐更真诚呢?

(池塘柳摘自微信公众号“答案如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