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就是在转运
作者: 乐在琦中心理治疗师莫妮克·汤普森曾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访者杰克是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团队中的其他人聪明,好像始终没有办法让老板百分百满意。杰克的这种念头,逐渐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于是,他开始迟到,逃避开会,以避免与老板接触。时常是一天下来,似乎没干什么事,却感到特别累。他还担心老板会注意到自己,并因此解雇他。当老板发现杰克状态不太好,就建议他休几天假,好好照顾自己。
杰克却认为,这是老板在变相告诉自己:“要么振作起来,要么卷铺盖走人。”结果,他感觉更糟糕了,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甚至根本无法专心工作。
汤普森教授指出杰克这种思维形成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构成了一个“念头—情绪—行为”的循环,进而把人困在内耗里出不来。很明显,长期陷在这个结构性锁死的困境里的人,已经中了思维的毒。
现实中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习惯负面解读,以为世间种种都是和自己作对,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内耗型人格”。可以说,内耗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苦役。容易内耗的人,常常会不自觉地跟随自己的念头上天入地。
1.你的信念体系决定了你的磁场量级
作家李一诺说:“主导我们人生的,正是我们内在的信念体系。”此言非虚,一个人的核心信念,往往能解释发生在他身上的所有事情。《向上的奇迹》一书中,作家马歇尔提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一位名叫鲍勃,是一名专办离婚案件的律师。职业使然,他每天不是听愤怒的夫妻吵架,就是跟咄咄逼人的对手打交道。他脑海里总是冒出很多负面的念头,逢人就唉声叹气,抱怨自己入错了行。其实曾有行业专家建议他转到其他法律领域,重新培养客户。但是鲍勃只是一味任由自己被这股负能量拽着走。时间久了,他的工作表现越来越差,名声逐渐变得糟糕,客户也越来越少。另一个人是威尔,刚到杂志社工作 6个月,就不幸赶上出版业没落,惨遭解雇。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威尔决定转行当律师。众所周知,司法考试的难度极大,身边的人都不看好他,威尔逐渐对自己生出怀疑和否定。直到他看到“街头哲学家”朱尔斯·埃文斯的一句话:有些事取决于你,有些则不然,但我们的唯一信念,即我们就是国王。这句话点醒了威尔。他很快就打起精神专心备考,心无旁骛地学习,用积极行动抵消那些无谓的念头。最终,威尔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事与愿违和如愿以偿,往往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在一念之别。冯唐曾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磁场,你的能量高低,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现实中,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是自己的个人特质吸引而来的。如果一直在负面念头里打转,就会形成一个低能量磁场,容易吸引负面的人和事物;相反,若是内心清明,保持积极的念力,就能被正向磁场包裹,为自己吸引到好运。我们所有的心念,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场。与其让有毒的念头吸食自身的能量,不如像扔垃圾一样把它扔掉。人生时有烦忧处,只有不往坏处想,人才能往好处走。
2.扔掉有毒的念头是人生转运的开始
心灵导师罗宾·夏玛曾开解学生说:“恕我直言,你真的承担不起消极的念头,哪怕只有一个。”
(1)觉察内在,把负能量摆到桌子上
耶鲁大学林赛·德雷顿博士提出“把负能量摆到桌子上”。这个方法强调了将脑子里的负面念头视觉化。用笔把你目前升起的念头写到一张纸上,然后摆在桌子上。平静地退后一步,静静地看着它,保持 1~5分钟,给自己一个觉知空间。你只需要告诉大脑:“嗯,我知道了,我看到你了。”如此,这些负面念头就会瞬间失去力量,大脑将不再对此产生新的想法。当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所谓的苦难,就会发现一切都只是思维的骗局。化解自己头脑中有害的念头,就从“看见”开始。
(2)转化思维,及时更新内在“GPS”
心理学家怀斯曼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做出决策时,总会沿着过去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习惯把过往经验奉为圭臬,已然形成思维定式的人,时常会陷入一种人生无解的怪圈中。其实能困住人的,从来不是高山大海,而是脑海中僵化的思维模式。要知道拿着旧地图,永远到不了新大陆。唯有主动折叠过往经验,打破固有认知,才能越过经验主义的陷阱。行进在追逐愿景的路上,及时更新自己的内在“GPS”,需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完成思维的转化升级。
当觉察状态不好的时候,给大脑换一个频道,尝试建立起对积极信息的链接。这时,我们不妨多说一些好话,多想一些好事,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哪怕间有乌云,也能看到每一朵乌云背后,都镶着银边。因为你若内心明好,外在便是晴天。所以,记得嘴角轻扬,保持一念即达,未来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人生际遇起伏不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关要渡。凡事往坏处想,必定处处是苦,关关难过。心怀正念者,反而会迎来新的转机,发现命运藏起来的惊喜。不好的念头往往伴随着坏运气,好运气只会留给思虑极简、内心丰盈的人。前路尚远,何不扔掉那些有毒的念头,轻装上阵。
(大浪淘沙摘自微信公众号“帆书樊登讲书”图/罗再武)
诗剧

春天就要来了
而我 ,只有一个早已忘却的
乏味童年的我
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
闯入了一个
大人们重归于好的场面
什么也不明白
只是听到他们难得的笑声
就跟着开心起来
——菲利普·拉金《来临》
麻辣生活
你亏了
我说:“我骨质疏松了。”
朋友说:“是可乐喝多了吧!”
我说:“我很少喝。”
朋友问:“什么,你没喝可乐就骨质疏松了?”
我说:“对啊!”
朋友想了想,说:“那你亏了。”
留点儿面子
儿子跟我商量:“妈妈,春节期间我们家来客人时你别总说我,给我留点儿面子。”
我笑道:“你也得表现好点儿。”
儿 子 说:“我肯定特别乖。”
我问:“那如果有人问你成绩呢?”
儿子说:“你就赶紧反问他年终奖,也让他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