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狂童

作者: 和菜头

晚上十点多,有邻居在小区群里问某个Wi-Fi信号源是谁家的,说是自己家孩子正在连这个Wi-Fi偷偷上网。我看了一下信号源的名字,觉得很古怪,不像是路由器的名字,上网搜索发现是一部手机的型号。于是我回答那位邻居:这不是谁家的Wi-Fi,而是一部手机开的热点。

十多分钟后破案,说是孩子偷偷开启了爷爷的手机热点,然后利用这个热点偷偷上网,邻居很无奈,对这个无穷无尽的猫鼠游戏感到无力。这时候别的邻居插话进来,建议使用最有效最直接的禁网手段——没收手机,从硬件上彻底灭绝上网的可能。

我没有参与这些讨论,我没孩子,我也不支持没收手机,我不想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发表任何建议。相反,我个人倒是蛮欣赏这位小朋友,在群里直接赞扬道: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找到上网的隐蔽方法,是很有潜力很有执行力的小朋友。

在社会上,我这种话会被理解为高情商。但我没情商,一般不大顾虑别人的感受,我想说就说,所以我的赞美是真心话,不是硬把顽皮扭转为聪明,让家长觉得心里舒服些。

家里封网,身处严厉监督之下的孩子想尽办法,利用父母在技术上的盲区连上网络,我不认为这是聪明,我认为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品格。偷着上网会耗费时间精力,会影响学习,会违背学校教育要求,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但是,这种自行找寻出路的品格,就地拼凑条件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知识和技能都可以学,但是这样的一颗心极为难得。

坦白说,即便今天的小朋友能得到比我当年更好的教育资源,受到更为完备的学校教育,我也不认为它们最终能带来多少真实的成效。因为他们不会再有风起云涌、狂飙激进的20世纪90年代,21世纪的最初10年了。我曾经想过,如果我晚生二十年,拿着目前的文凭走入现在的社会,我也没辙,可能当个文员都够呛,多半抢不过别人。但我应该会有别的出路,不在制式工作和制式生活里,不在命题作文和公司KPI里,而在别处。

所以对于我这种人而言,一个人有什么文凭,受过何种教育不是顶顶重要的事情,他是个怎样的人才是。

什么叫聪明的小孩子?按照学校要求,听老师话,每天做好功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大小测验考试拿到高分算不算?可能算,也可能不算,这很难分辨是真有学习能力,还是掌握了考试学。口齿伶俐,侃侃而谈,面对成人时应对得体、进退自如的小朋友算不算?在我看来不算,这很可能是大脑语言中枢的发育超越了智力中枢发育的结果,他未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只是在扮演“小大人”罢了。

法外狂童0

我个人认为真正聪明的小孩子和功课无关,和口才无关,他们可能是木讷的,可能是沉默的,可能看起来还有点反应迟钝。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除了有想法,还会自行找寻办法去把想法加以实现。而且他们不在乎实现的方式好看不好看,他人赞美不赞美。

这里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判定标准:当他们在实现自己想法的时候,如果行动会触碰到规则,他们会怎么处理?如果家长和老师在地上画个圈,然后小朋友就绝对不越雷池半步,那我就觉得这个小朋友不大聪明。

如果家长和老师在地上画个圈,然后小朋友就想办法进进出出,甚至很快想明白自己其实也可以画圈,而且最好是自己来画,那么就说明他在很小的时候对社会有自己的洞见,是真聪明,能看出把戏的真相来。在未来,这样的小朋友就可能有所建树,有所创造,因为他不为规则所束缚,知道在违规的代价和成果之间,风险和获益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以及如何创建自己的规则。

这样的小朋友可以称为“法外狂童”,就像我邻居家的小朋友一样。父母看到他在偷偷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来小区群询问,原因是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有可能破解了邻居家的Wi-Fi密码,或者拥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技术手段,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

这不就是人生预演吗?问题、障碍、困境随时到访,然后这个人需要立即着手解决,从一个又一个套子里逃出去。解决问题不是个能力问题,而是习惯问题,而且,这种习惯应该在人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端倪。在极度受限情况下利用有限资源,不受环境、传统、规则限制,创造性地找出解决之道,成人世界里想要有所创建也需要干同一件事。也许不要一年半载,邻居家的小朋友就能学会如何隐藏联网状态符号,学会快速切换摸鱼界面,甚至真的攻破所有邻居家的Wi-Fi网络,让家长再也抓不到自己,从而理解自由需要有基础,明白自由其实是一种特权,领悟规则限制的是接受规则的人,最终成为一名风一般的“法外狂童”。

在这场漫长的猫鼠游戏中,家长的赢面只会越来越低。面对这样的“法外狂童”,我以为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他的心性,引导他做个好人,学会利他,学会共情。至于说教育,这样的人一生大概都会不断自我教育,实在是不劳外人操心。

(潘光贤摘自《人生与伴侣》2025年第1期图/赫敏HHYM)

诗剧

法外狂童1

从此以后

我和你杳无音讯了

我不知道在夜里

当你的指尖指向黑暗中的天花板时

那个方向是我

还是你那模糊的命运

从此以后

我愿和你杳无音讯

但我仍在地图花花绿绿的沟壑里

丈量你

——上官文露《信》

嘻哈段子铺

养老

周末晚上,几个朋友聊天,突然聊到次日要上班,于是都说想退休。其中一个便说:“咱们开个店吧,一人守一天,当咱们养老的地方。”众人纷纷附和。

这时有个人说:“店开在哪里?开什么店?租金谁出?货怎么进?”

第二天,几个人都乖乖去上班了,没人再提养老的事。

愿望

夜晚就应该增加到50小时,因为我要刷视频、打游戏、逛淘宝、吃夜宵、发神经、站在阳台沉思……最重要的是还要抽出时间睡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