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搞钱”新热潮:从短剧演员到谷子经济
作者: 归去来和父辈“搞钱”青睐打工、开工厂不同的是,2024年以来,年轻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多元化的尝试。
趋势一:谷子经济爆火,90%都是女性
2024年年末,“谷子经济”爆火。
为何“谷子”有如此大的魔力?“谷子”(英文“Goods”的谐音),是指二次元衍生品。谷圈资深人士张明(化名)称,年轻人围绕“谷子经济”赚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炒“谷子”,赚溢价的钱。
比如,日本动画《排球少年!!》中人气角色西谷夕周边“吧唧”(徽章),拍卖价格从 3.3万元飙涨到7.2万元;Jellycat“伤心水煮蛋”公仔和“有趣的番红花”从299元的发售价分别上涨到 1499元和1999 元,让部分藏家和“倒爷”赚得盆满钵满。
另 一种是赚流通渠道的差价。谷子现有流通渠道为:厂家—大型批发商—经销商—终端门店。当然部分渠道中,大型批发商和经销商重合。虽然上述渠道和食品饮料行业类似,但谷子流通渠道主要还是以差价为主,厂家返点激励政策相对较少。终端除谷子店外,还包括和消费群体重合的个人奶茶店、文具店等。
当下,初高中乃至大学生压力增加,谷子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陪伴需求。从喜欢动漫人物到购买周边,从收集欲望到欲望得以满足,从社交跟风到群体融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现在的“00后”以及小孩哥小孩姐们热衷“谷子”,和 当年“80后”“90后”购买明星海报、磁带等周边,其实意思差不多。
所以说,“谷子经济”是融合粉丝经济、情绪消费、二次元经济的产物。
随着 2025年“谷子经济”从火热到理性,再到行业不断规范,未来“谷子经济”或将长期存在,将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谷子赚钱的大军中。
不过,今年一、二线城市谷子店越来越多,而且大多聚集在同一商圈,核心消费群体缺乏稳定收入。考虑到谷子店竞争激烈、持续洗牌,2025年谷子店将在中考人数较多的县域市场下沉。
趋势二:短剧爆火,年轻人涌入横店当演员
2024年短剧市场火热,不少年轻人加入了短剧演员队伍。
在横店拍摄短剧一年多的张琦(化名)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说,自己一直对短剧中的“绿茶女”“恶毒女配”“心机女”等角色情有独钟,这类角色的演员片酬为5000元/天~1万元/天,也是短剧演员收入最为集中的区域。在普通人看来,这已是高收入职业。但张琦坦言,自己赚得并不算多,爆款短剧男女主片酬高达1万~2万元/天。但不重要的角色,比如炮灰宫女、路人甲等,片酬 普 遍 低 于 1500元/天。其实,很多人就是觉得参演短剧好玩,能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微短剧市场有多“火”?2024年,横店影视城注册演员数量达到近 18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大约 50%。
虽说短剧是情绪消费的产物,市场吸引力不小,但由于内容同质化严重、投流成本激增,今年大量短剧制作方仍面临亏损。
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秘书长张腾之表示:“短剧历经两年多的‘井喷’,当前行业进入精耕细作的2.0时代,也就是‘市场深水区’。行业既需警惕‘劣币驱逐良币’毁掉行业,也要警惕盲目跟风。短剧需坚持内容为王,讲好故事,出好内容,让‘高质量’引领‘大流量’,打造有风格的IP。”
所以,2025年短剧或将朝着高质量、精品化方向发展。在此前提下,未来短剧行业或将涌入更多高质量演员。不过,随着行业洗牌,2025年短剧演员的收入或将迎来两极分化。
趋势三:出海赚钱,年轻人的新时尚
不出海,就出局!2024年出海赚钱的不仅有企业,同样也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自媒体从业者告诉我们,国内自媒体已告别流量收益时代,李子柒回归又让大家看到了海外平台的火爆,今年下半年他们一直在探索海外自媒体的玩法。
比如,TikTok和国内的抖音玩法相似,但TikTok万次播放收益更多。YouTube因国家和类目不同,收益也有所不同,但100万播放的作品收益在4000美元~60000美元之间,这要比国内自媒体收益高太多。
既有年轻人靠TikTok赚流量收入,也有年轻人通过TikTok做跨境电商赚钱。林娜(化名)告诉我们,其做的跨境电商模式相对简单,将TikTok和独立站结合,把义乌小商品卖给老外,美区黑五期间通过活动吸引客户下单。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主播不需要投流,TikTok粉丝数量达到1000以上即可。而且,这些订单都由义乌商家一件代发,避免囤货成本,主打轻资产运营。
黑五期间,卖家的日GMV(商品交易总额)约在2000美元,净利润在六七百美元。同行中资金实力较大的玩家,则是TEMU、TikTok、Lazada、阿里国际站多平台运营。在当前中企电商出海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跟随他们加入跨境电商的大军中。
2025年预计将有更多年轻人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找到更多赚钱的路子。
(白丁儒摘自《人生与伴侣》2025年第2期图/ 陈明贵)
诗剧

双手,放下一切活计。
头脑,忘却一切思考。
我一切的感官都要睡个好觉。
——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