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邵医生坠楼背后

作者: 孙厚铭 胡可欣

周口邵医生坠楼背后0
抖音数据显示,从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8月1日,疑似三起医疗纠纷当事人及家属的15个账号共发布89条与医疗纠纷相关视频,以及962条与医疗纠纷相关评论,内容包括讲述个人就医经历、表达维权诉求、指责或攻击医院及医生。图/IC

8月1日,河南省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在院内坠楼,引起广泛关注。

8月5日,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发布通报称,事件发生于8月1日20时38分,邵某某,女,57岁,于8月2日凌晨1时40分死亡。8月6日,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事件已由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当地公安部门成立工作组负责调查,后续信息将由工作组对外发布。

邵某某的多位亲属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因接受不了网络暴力,邵医生选择以死明志。”据亲属称,坠楼前的数月,她持续遭遇网络暴力,主要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其中,最受关注的一起为羊水栓塞急救,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被紧急切除子宫,术前产妇家属签署同意书,手术后顺利产下一名女婴。出院后,产妇及家属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及之前就诊的郑州某医院告上法院,并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认为邵某某处置不当。

8月4日,邵某某的丈夫接受津云新闻采访时表示,大约一周前,这起纠纷在合肥接受了司法鉴定,结果尚未确认,现场专家初步判断事件与妇产科无关。

邵某某的亲属认为,患者及家属可能不了解羊水栓塞的凶险,“相当于和死神抢人”。公开资料显示,羊水栓塞是产科特有的罕见并发症,发病率极低、致死率极高,而且难以预测、无法预防。2019年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的《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中提到,全球范围内,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存在很大差异,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1.9至7.7例,死亡率在19%至86%。

“保命和保子宫之间抉择”

“羊水栓塞往往突然发生,有时候产妇刚喊一声,人就没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妇产科主任、妇儿生殖医学部主任段涛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严重的羊水栓塞可能导致产妇心跳骤停,母婴双亡,能抢救过来相当不容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诊疗中心主任阮祥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羊水栓塞尚无明确的预防手段,也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羊水栓塞一旦发生,孕产妇全身器官都会受到损伤,需多个科室合作完成抢救。

是否应切除子宫,是这起医患纠纷的核心争议之一。邵某某的丈夫表示,“家属称娶媳妇花了50多万元,如今生下女孩,产妇子宫又被切除,觉得家里绝后了,便要求医院和医生赔偿100万元”。《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中提到,子宫切除不是治疗的必要措施,不应实施预防性切除;若产后出血危及产妇生命时,果断、快速地切除子宫是必要的。

段涛曾参与这份共识的制定。他介绍,羊水栓塞属于临床诊断,目前发病机制还不明确,诊断标准也尚未统一,只能根据症状对症处理,首要目标是保命。“正因为罕见、病因未明,缺乏统一标准,处理上才会有争议。”段涛说。

“妊娠出现异常或者严重合并症时,子宫切除是为了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手术。”阮祥燕表示,子宫切除意味着永久失去生育能力,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并对年轻女性的心理造成创伤。

“子宫切除是产科医生轻易不愿意做的事情。”段涛介绍,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极低,情况各异,难以给出权威数据说明有大比例能保住子宫。通常,只有严重程度略轻的病例或抢救及时的严重典型病例,才能同时保住母婴和子宫,严重典型病例中,这种可能性较低。产科医生要在保命和保子宫之间抉择。“我们首先是保大人,其次是保孩子,然后再保子宫。”他说。

2023年发表在《实用妇产科杂志》的《羊水栓塞中子宫切除问题探讨》一文指出,每1000例分娩中约有1例患者接受围产期子宫切除术,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38‰至1.77‰。在充分保守治疗但仍然出现危及生命的子宫出血时,应及时实施子宫切除。对于条件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为挽救产妇生命,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尽早实施手术。

另外两起纠纷尚无鉴定结果

“这件事令人痛心,医生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段涛认为,和以往殴打辱骂医生的医闹相比,网络暴力更加无形,但可能给医生带来想象不到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据媒体报道,邵某某的丈夫介绍,第二起医疗纠纷没有经过法律程序,涉及一名三胎产妇。因胎儿体形较大,邵医生多次提醒顺产存在子宫破裂风险,并建议剖腹产,但产妇及其丈夫坚持顺产,并签署了风险告知同意书。最终产妇发生子宫破裂,胎儿进入腹腔窒息死亡,产妇经手术抢救保住生命。

第三起医疗纠纷发生于两年前,没有进行医疗鉴定。当时产妇顺利分娩,孩子出生两天后因缺氧出现皮肤发紫,送入ICU救治后治愈出院。两年后,孩子被诊断为脑瘫,家属认为医院在早期治疗中存在失误。邵某某的丈夫认为,脑瘫的成因复杂,大脑缺氧只是可能因素之一。医院提供了完整的手术记录,但家属不认可,怀疑记录被篡改。

邵某某的丈夫回忆,最初两起医疗纠纷家属发布的视频关注度不高,三起事件的家属在抖音相识后,开始相互关注并推荐彼此的作品,引发大量网络水军攻击邵某某。“三个账号持续7个多月的网暴,让她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的境地。”他说。

邵某某亲属认为,和羊水栓塞的纠纷相比,其余两起属于跟风行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私信网传涉纠纷家属的账号询问经过,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8月8日,抖音发布情况说明,经核查,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8月1日,疑似三起医疗纠纷当事人及家属的15个账号共发布89条与医疗纠纷相关视频,以及962条与医疗纠纷相关评论,内容包括讲述个人就医经历、表达维权诉求、指责或攻击医院及医生。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抖音共收到邵医生及其代理人发起的侵权举报48次,其中32次平台判定举报成功,并下架对应的19条内容。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8月2日,邵医生本人账号共收到评论1.09万余条,排查到60条攻击或不友善评论。目前,平台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抖音提醒,对于可能遭遇网络暴力的用户,可使用“一键防网暴”功能,开启防打扰保护。

邵某某的丈夫回忆,7月30日,邵某某曾到周口市太昊路派出所报警,但警方未予立案。7月31日,邵某某在河南省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陪同下再次报警,案件得以立案,但警方未明确处理方式,也没有第一时间联系网暴者下架视频。

邵某某在社交平台发布了数百条作品,内容多为科普和新生儿记录。事发后,不少接受过她治疗的患者在网上发文悼念。官网信息显示,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开放床位800张。根据周口市卫生健康委通报,市卫生健康委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正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规定,“网络暴力信息”是指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会锋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目前不同地区公安和法院在处理网络暴力案件上存在差异,平台对网暴内容的处置时限也有较大自主权。如调查证实网络暴力与邵某某自杀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施暴者或将面临侮辱罪、诽谤罪等刑事追责,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因“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