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改革与探究

作者: 宋沁峰,翟佳佳,杨强

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改革与探究0

摘要:考试作为课程教学的指挥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传统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理论。该考试模式改革融入BOPPPS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入前测和后测,对学生的平时学习加入一定的考核,另外,通过两场阶段性测试,对学生平时阶段性的掌握情况进行验收。从而实现通过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弱化期末考核成绩,实现整个学期全程都在考核的目的。

关键词:考试;全程性考试;综合性考试;BOPPPS模式;考试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3-0158-02

1 引言

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杰等人[1]提出了光学课程“一页开卷”考试模式实践分析的理论。这种考试方法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后续核心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谭艳华等人[2]提出了我国应用型高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的理论,该理论参考注重过程性、严格制度化、客观公正规范和学生个性发展等的课程考试模式,对学生考试呈现多样性和综合性考试提供的合理的建议。杨敬松等人[3]提出了民办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方法研究——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为例的理论,该理论重点强调建立全程监控和实行“N+1+1”的考试模式。王园园等人[4]提出了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的理论。该理论着重强调分析了当前考试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等。杨石[5]提出了引入全自动化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采用过程化考核,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的理论。 信倩倩[6]提出了浅析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考试模式改革的理论。该理论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新的考试模式,已达到让学生掌握应用型技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俞静等人[7]提出了论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考试模式改革的理论。梁志剑[8]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的理论。聂金荣[9]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模式改革浅析的理论。金智勇等人[10]提出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与考试模式改革的理论。胡迎刚[11]提出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考试模式改革初探的理论。董昭等人[12]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试模式改革探讨的理论。李辉[13]提出了探究高校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的理论。王云[14]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中的应用。李红[15]提出了素质教育下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的理论。郭禧珍[16]提出了《Photoshop》考试模式改革探索的理论。杨杰涌[17]提出了关于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的理论。范波峰等人[18]提出了交通工程专业的系统工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理论。刘伟斌[19]提出了对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的理论。宋沁峰等人[20]提出了基于BOPPPS模式的编程类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理论。

目前考试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由于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得记忆力成为考试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改革与探究。

2 相关考试模式介绍

(1)传统的考试。各大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都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学生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期末,或者期末成绩占的比重较大,期末占百分之六十或者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仅占到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四十。

(2)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工科专业侧重于计算能力的考核,文科侧重于论述问题的条理性和深度。口试:则侧重于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考核。

(3)结合大型作业或课程设计进行考核。工科各专业结合课程内容或实际问题,向学生布置大型作业或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值运算的能力。文科各专业,在,每学完一门课程后,要求学生写专题报告或小型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3 本文提出的考试模式改革思路

(1)总体思路

在《改革考试方法小议》一文中,曾提到,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一锤定音”。是否可为多样考核方式、不同阶段的考核办法,如按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回答问题,阶段小测验等、期中或期末考试等各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定。这样可以排除学生偶然失误或存在侥幸心理的可能。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改革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弱化期末考核成绩,实现整个学期全程都在考核,从而实现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改革。

(2)具体实现过程

1) 平时成绩(占60%)

①考勤(10%)。课前签到,全勤满分。请假一次扣2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5分,旷课一次扣10分。满分100分,直到扣完为止。

②课堂回答问题:分为前测和后测。

前测(15%)。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问题但不完全正确加8分,回答问题但不正确加3分,不回答问题得0分。满分100分,加满为止。

后测(15%)。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问题但不完全正确加8分,回答问题但不正确加3分,不回答问题得0分。满分100分,加满为止。

③作业(15%)。10次作业,优秀不扣分,一次良好扣1分,一次中等扣2分,一次及格扣4分,一次不及格扣10分。满分100分,加满为止。

④实验报告(15%)。15次实验报告,优秀不扣分,一次良好扣1分,一次中等扣2分,一次及格扣3分,一次不及格扣7分。满分100分,直到扣完为止。

⑤Java基础测试(15%)。本次测试和面向对象测试使用了本次改革开发的抽题系统,尽量保证每个人抽出来的题目与周围其他同学的题目不一样,第一题为客观题(10分),第2、3、4题为中等难度的题(各为20分),第五题为比较有难度的题(30分),满分100分。该项测试得多少分,该项考核就是多少分。

⑥面向对象测试(15%)。同Java基础测试一样。

第1项是注重平时学生是否按时上课做出评测,第2项考查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知识的预习和复习掌握程度。第3、4项考查平时知识的能力的培养。第5、6项考查学生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是否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另外达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程度和考查学生实际动手编程的能力。

2)期末成绩(占40%)

期末成绩100分。

3)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

从而达到全程都在考核学生,而不只是靠一次期末成绩“一锤定音”。也不像传统考核方式一样,平时占比较少,主要看期末成绩。然而,本次改革又注重的是学生的编程能力,而不是简简单单通过背诵就能掌握的,因此,本次改革又属于综合性考试改革。

(3)成效

1)传统考核成绩(综合成绩)

2)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改革考核成绩

3)两种考核方式成绩的对比

从成绩上来看,综合性、全程性考试的90分以上占比20.00%,80-90分之间的占比51.43%。纵向比,比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的传统考试90分以上多了5.00%,比80-90分之间多了26.43%;横向比,比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其他班级的传统考试90分以上多了9.23%,比80-90分之间多了23.17%。可见,全程性、综合性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作用。

4 创新点

全程性、综合性考试模式改革融入了BOPPPS教学模式,加入平时课堂上的前测和后测,促进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另外,加上两次平时测试,一个是Java基础测试,另一个是面向对象测试,促进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地复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目的。从而在期末考核中才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5 总结

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针对目前考试存在四多四少现象,而且考试由于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得记忆力成为考试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因此,本文融合BOPPPS教学模式和阶段性测试,提出了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的考试模式。该模式不仅注重平时的学习,即全程性,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即综合性。不管从纵向比,还是从横向比,都说明基于Java程序设计的全程性、综合性考试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杰,周志坚,任先培,等.核心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索——光学课程“一页开卷”考试模式的实践分析[J].教育观察,2022,11(10):121-124.

[2] 谭艳华,江六一.我国应用型高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2):127-130.\

[3] 杨敬松,张秋红,卢洪晏.民办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方法研究——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为例[J].品牌研究,2020(6):118-119.

[4] 王园园,李杰,张梅,等.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8):13-15.

[5] 杨石.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8(10):98.

[6] 信倩倩.浅析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考试模式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42.

[7] 俞静,沈晶晶.论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考试模式改革[J].台州学院学报,2016,38(3):85-89.

[8] 梁志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6):139-142.

[9] 聂金荣.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模式改革浅析[J].时代教育,2015(23):243,250.

[10] 金智勇,华冠萍,王勇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与考试模式改革[J].福建电脑,2015,31(10):142-143.

[11] 胡迎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考试模式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5(46):1.

[12] 董昭,张玮玮.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试模式改革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4):127-128.

13] 李辉.探究高校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136.

[14] 王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6):135-136.

[15] 李红.素质教育下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30-31.

[16] 郭禧珍.《Photoshop》考试模式改革探索[J].成功(教育),2012(20):230.

[17] 杨杰涌.关于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下),2012(7):46-47.

[18] 范波峰,杨毓玲.交通工程专业的系统工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12(4):83-85.

[19] 刘伟斌.对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C]//Proceedings of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ESE 2012 V6).China,2012:442-445.

[20] 宋沁峰,倪龙飞,李晶晶.基于BOPPPS模式的编程类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1):225-226,254.

【通联编辑:李雅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