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胜的诗

作者: 王光胜

安徽怀宁人,高级教师。安徽省诗协会员,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员,海子诗歌研究会理事;著有诗集《电梯里的山羊》。

小满帖

这个季节,我的想象力

随池塘的水丰盈起来

眼前的蓝莓、桑葚,一簇簇一串串

被红唇吻过,有高光的外貌

南风起。西边山坡上的麦子将熟未熟

如豆蔻年华的少女,饱满,明靓

在自家果园。小满婶领着一帮女人在采摘

——像是一只喜鹊

领着一群喜鹊啄破了晨曦

她想趁吃奶的二宝还没醒来

采摘几筐晨露和母爱

寄给尚在读大学的囡囡

好消息不断从果实紫色的罅隙间

漏下来

日子又圆又甜

雨中听夏

下雨了。斗室之内

听雨蓬滴水:在高音区

不紧不慢地敲打着虚无

时间在沉默。守夜人敲老了木鱼

“如果时间停滞了——

我们就去车站”

另辟蹊径,只为打开一个隐喻

我宁愿泊一方竹筏

缓释负俗之累

去雨中听夏:听风信

蛙鼓四野

夏水漫过我的思想,堆成雪

——我深陷初夏万籁的包围

如一只在雨中打坐的蝉

窗外站着一排年轻的香樟树

她们穿的

绿裙子,和雨水一样发亮

谷雨辞

这是最热烈的

也是春天最后的抒情

杜鹃花举着湿漉漉的红旗

摇曳致意

布谷鸟操着亲切的方言

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故乡的乳名

母亲也曾这样唤我——

那时禾苗也在抽穗,芫荽绿得发亮

采茶女唱着发亮的情歌。春欲归

谁为我再续一缕雨前茗香

只有母亲

一直坐在谷雨中

她要亲自为她打理过的菜园

滴洒甘露

读书日抒怀

我把孤独搬上船,头枕着书籍

任一江春水,漂泊余生

书中无涯,亦无黄金屋

但有蓬勃;内敛;汪洋恣肆

及诸多难以描述的诱惑与寂寥

江水渡船,书籍渡我

月亮缺席的时候

一盏灯塔守着黑夜

茶园新茗

那些绿意呀,在晨雾中堆积

翻出无垠的新浪

几只蜜蜂闻香而来

谁家新燕以闪电的姿势辨认

自家采茶的女主人

太阳刚刚睡醒

对于新生的温暖的事物

我的眼里常含柔波

茶园新茗:浪漫的绿呀

披一身晨曦,追着柔风跑

柔风拂过采茶女的脸

她们的手指,温暖而灵巧

陌上惊蛰

从河水里漫出来的

除了薄薄的雾淡淡的光

还有刚睡醒的春

风很轻。几粒鸟鸣落下树梢

落在岸边几丛薰衣草里

如晨露,太阳一晒就不见了

傍着河岸,搭一所木屋

装进蓝天白云,桃花杏花

和带着泥土腥味的春天

白天,去河边:垂钓、踏青

去陌上:寻找野菜,采摘花朵

晚上,坐着星光

百度一串美丽的词语——诗意

正漫过花香,溢满木屋

眺    望

我家住顶楼

只为抬眼能望见

对面一处向阳的山坡

白天,从窗户眺望过去

那里林木葱茏肃穆

有几株果树留住了鸟鸣

旁边几厢空菜地,被时空闲置

如无字碑,默认母亲安放

琐碎而清浅的理想

譬如今天,阳光拽住树的背影

种在菜地里

正滋生一些佝偻的事物

天黑了,我会打开屋里所有的灯光

好让母亲在每个黑夜里

都能望见满天的星星

腊八粥

和世上大多数事物一样

都是熬出来的

我动用了牧女苏耶达的米栗

还动用了母亲的灶台锅碗

众僧在檀香里熬着

长明灯亮了千年,敲木鱼的人

成了老衲

所幸释迦牟尼修成了正果

我依然用母亲的秘方

熬制着亘古不变的主题

(编辑 何谓清)

上一篇: 春菜
下一篇: 酿酒书(组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