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地区的那些鸟儿们
作者: 杨素筠
卡布基鸟
卡是房子的意思,卡布基就是房子的鸟。卡布基鸟喜欢休憩在石头房子缝隙中。在嘉绒地区,人们在修建房屋时,会在石头墙上故意留些小孔,主要是留给卡布基鸟的。石头碉房一建好,就会有卡布基鸟将鸟巢筑在石缝隙里。卡布基鸟会衔着人的毛发、鸟类的羽毛和牛毛等做巢,卡布基鸟的鸟巢轻柔而温暖,呈圆圆的形状。嘉绒地区民间有个说法:卡布基鸟到哪一家,哪一家就会人丁兴旺。石旦真叔叔说,过去,他家一直住着十多只卡布基鸟,现在村里却很少看见卡布基鸟了,现在他家里只有两只了。
不管春夏秋冬,这种鸟会住在有人的房屋里,主要帮助农人除庄稼的害虫。开春母鸟孵蛋期间,公鸟每天去找虫喂母鸟。当母鸟把小鸟孵出来后,公鸟和母鸟都要外出找食喂小鸟。待小鸟长大后,小鸟自己就飞走了。
卡布基鸟休憩下来时,总是喜欢将小脑袋左右摆动,东瞧瞧西瞧瞧。卡布基鸟不成单生活,一般成双生活。鸟与人的生活方式很相似,嘉绒地区人们不会轻易去伤害一只卡布基小鸟,特别是春天,如果打死一只公鸟,母鸟和刚孵化的小鸟都将被饿死在巢中。在这里,人们总是说“打死卡布基鸟,像打死自己家里小孩”,所以老人们会一代一代地教育孩子们,别去伤害卡布基鸟和其他的鸟。
卡布基鸟喜欢吃粮食,在粮食没成熟时,卡布基鸟是绝对不会去啄粮食的,它们也会储藏过冬的粮食,每当磨糌粑前,人们开始晒青稞的时候,卡布基鸟会趁主人家不注意,飞到晒场里衔一口青稞到石缝隙里。嘉绒人认为,鸟与人类在粮食生长过程中是分工合作,它们与人类共生存,理所当然应该与人分享一点属于它们的粮食,不要因为鸟啄了晒场里的粮食就去伤害它,这是很不公平的。在过年过节时,老人们总会在卡布基鸟的鸟巢周围撒上很多粮食,嘉绒人善待鸟儿如同善待自己家的孩子。
传说,卡布基鸟是从印度飞来,春天下种时回到嘉绒地区。但在一些向阳温暖一点的村子,冬天依然有卡布基鸟住着。嘉绒地区人们认为,如果在冬天村里的卡布基鸟越多,就预示着农人会等来一个丰收年。
格咕
小红嘴鸟也称红嘴鸦,藏语叫格咕。它比黑乌鸦小很多,只有黑乌鸦的一半大,比鸽子还瘦小一点,全身黑毛,嘴尖而长呈红色,尾部较长。嘉绒地区传说,小红嘴格咕筑巢在哪家,哪家就有好兆头。格咕鸟一般为两只成对,喜欢住在石碉房的木板瓦下或石碉房顶的缝隙里,但不是每户都住有此种鸟。它们喜欢住在人居住的地方,人们认为格咕鸟到谁家说明这家很干净,一般住下就不会轻易搬走,年年岁岁与这家人相伴。如果谁家有人生重病或者有人去世,格咕会飞走一段时间,大概一年后返回原来的巢里,也有可能遇见意外没有返回的。过去核尔雅有个老庙子,1958年旧庙子垮塌了,一对格咕就飞走了,后来庙子恢复修建,两只格咕就飞回了,再后来庙子又搬迁修建在河坝,两只格咕又跟着僧人们一起搬至河坝寺庙。
村里的人们总是说,永远不知道自己房子上的两只格咕究竟能活多久,感觉它们永远都待在那里。石旦真叔叔家里在1997年修建了新房子,将老房子拆去,两只格咕也跟着到了他家新房子,住在家里几十年了。格咕每年只生一次蛋,每次生两只蛋,孵蛋时也和其他鸟一样,母鸟孵蛋,公鸟寻食。母鸟在喂食小鸟时,小鸟叫声非常大,小格咕长得很快。黑嘴乌鸦是小格咕的天敌,它们会偷吃小格咕。大格咕很护自己孩子,只要黑嘴乌鸦出现在幼鸟身边,大红嘴格咕会用力驱除它,它们之间会发生激烈的战斗。
格咕爱衔种子和粮食,冬天它们最喜欢把粮食种在村子外面的土地里,会去不同的土地中种,它们最喜爱种的是青稞和麦子,找到粮食时,它们首先去地里刨出一个小坑,然后将种子深埋在坑里,并将泥土厚厚地覆盖在上面。待第二年春天,在一块一块的土地边缘,会长出一大簇一大簇的小麦和青稞苗子来,那些经过冬天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往往长出来的庄稼苗子特别粗壮,结出的麦穗特别饱满。
嘉绒地区有句谚语:“格咕知道报仇,知道播种,知道爱孩子,也知道找粮食。”
格咕是很神秘的鸟。石旦真叔叔说,有两次夏天,他亲眼看见过,在核尔雅村的雄莫古神山下,有几十只大格咕带着翅膀长硬的小红嘴练习飞翔,这是小格咕要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的时间了。小格咕如果能飞过这座高山,它们就长大了,就会从此远走高飞。如飞不过山顶,小格咕就会继续留下来练习飞翔。
当飞过神山后,它们会在山顶盘旋数十圈不想离开。我想,那一定是它们不舍父母和美丽的核尔雅村子吧。当盘旋到天黑后,那些小格咕将会毅然决然离开山顶,飞向北方,从此就远离生养的村子,将生命和一切都交付给异地他乡。它们会飞到比北方更遥远的地方,去地球上一个更加遥远的村庄住下。当故事听到这时,我心里十分惆怅,担心那些飞走的小格咕,是否能找到一个比马尔康核尔雅村更安全更美丽的村庄,当有一天它们迁徙路过核尔雅村时,是否还会记得它们的父母和村子。精心养育的孩子们飞走了,我真不知道两只大红嘴格咕内心有多么无奈和留恋。
格咕一生总是雌雄相伴,这种鸟因为住的地方隐蔽,一般不会被人轻易发现,一旦公鸟死去,母鸟一直会坚守在原地等待,不知道多久,会飞来另一只公鸟,如果不被母鸟嫌弃,它们就会聚在一起,结伴度余生。母格咕死去,公鸟一定会很快飞走。一般来说,两只格咕鸟会固定地结伴生活。
在嘉绒地区,除了黑乌鸦攻击小格咕,其他很少有小格咕的天敌。
布谷鸟
布谷鸟藏语叫古斯布,学名杜鹃鸟。核尔雅山谷里的布谷鸟毛色呈灰黑色,腹部颈部毛色浅白色,头部小而圆,嘴部很尖很细,平时喜欢栖息在高山的树林中。这里的布谷鸟在休憩时,尾部总是低垂着,飞翔时划着平行线从高处飞翔而下,飞过一片田园后到对面的树林中。它们在飞翔时尾部张开得很宽,远远望去呈银灰色弧形。布谷鸟发出“古斯布……古斯布……”的叫声,清脆而明亮,一只布谷鸟轻轻的呜叫声,仿佛能够响彻整个山谷。
人们认为,布谷鸟是印度来的鸟,它们是有记忆的鸟,今年飞在哪座山,明年会继续飞到哪座山,总是在每年初夏准时到来,布谷鸟是记忆可以遗传的鸟。嘉绒地区的乌鸦背上有一处没有毛,据说是上天派乌鸦去印度,把布谷鸟背回嘉绒地区,在飞行中布谷鸟为了抓紧乌鸦背部,爪子把乌鸦背部羽毛给抓掉了。
每年,当嘉绒地区高山的杜鹃花盛开,玉米、麦子和青稞开始拔苗,山谷里的第一批花儿绽放,山坡上长满青草时,远方的布谷鸟就飞回到嘉绒山谷。刚到来的时候,鸟的叫声首先会出现在山顶上,过一段时间,布谷鸟会慢慢飞到寨子周围的树林中来。布谷鸟从来不休憩在地上,都是在树上。
过去,每个村子的山林里,一定会有几只布谷鸟,人们认为它们是饥荒鸟。布谷鸟从来不吃粮食,但是它们却是粮食预报员。如果布谷鸟叫时,尾巴就像手掌往下压,告诉人们今年粮食会有很好的丰收;如果尾巴左右摇摆,告诉人们要注意今年粮食收成不好;如果它的尾巴平平地舒展着,预示今年庄稼收成会一般般。当它的叫声很紧张并且急促“咕咕斯布……咕咕斯布……咕咕斯布”,肯定要下冰雹、打雷和下大雨,这时它会一边飞一边不停地叫,飞到树林和村子附近来叫,只是为唤醒人们,赶快想办法避雨避灾。风调雨顺时,它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它是一只神秘的鸟儿,每年农历三月八日,它从印度飞到嘉绒地区来,如果没有来,表示它已经死去了,那么村子就再也听不到它的叫声。
布谷鸟来时,因为是最缺粮食的初夏季节,嘉绒地区有风俗,当人们听到这一年布谷鸟第一次叫声时,一定要对它说:“我没有饿,我吃饱了。”男人一定要去喝几口酒,说这样子当年就不会发生饥荒。但是布谷鸟长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嘉绒地区很少有人见过,这种鸟从来不会在村子里找食,谁也不知道它们吃什么。当七八月份初秋,人们准备开始收割麦子和青稞的时候,所有的布谷鸟就飞走了。
我想,任何一只鸟儿的生命过程中,一定都有无数属于它们自己的村子和庄稼,还有村子里的那些人和事。难道一只不远万里飞到嘉绒地区的布谷鸟,回到自己的村子,只是为帮助村人完成预测天气和庄稼长势的使命吗?
村里的人都这么说,如果布谷鸟找不到回家的路,说明它已经死在西方了。
乌鸦
乌鸦也叫老鸦,在嘉绒地区较为多见,比鸽子大,尾巴也比鸽子的要长一些,毛色为黑色。乌鸦嗅觉特别敏感。它们一般休憩在树上,会到人居住的村子周围来活动,会去一些废弃的老碉房中,也常常出没在高山牧场。乌鸦一般成双出现,它们不太喜欢成群结队。乌鸦喜欢吃腐烂的肉,特别喜欢吃死去的小动物的肉,有时还会寻食猪牛羊的大便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粮食。它们一般不吃青稞、豌豆和小麦等粮食。嘉绒地区民间传说,如果听见乌鸦“啊……啊……啊……”很急躁的叫声,预示村里会有人生重病或者将有人去世;如果十几只乌鸦集中急切而大声地叫,村里就要有大事情;如果“哇……哇……哇……”长声调叫就没什么事。在嘉绒地区的人们认为,乌鸦是夸大其词的鸟,它们看见一根针就像找到一个大铁塔一般,会“哇哇哇”地大叫,它们看见一粒青稞或者麦子的种子也会大声地叫,就像看见一头大牛那么大的东西一样兴奋。其实,乌鸦叫声只是告知,它并不会给村子带来什么伤害。
乌鸦喜欢栖息在松树和桦树上。
过去,民间还有个传说,说乌鸦本来是好鸟,在古代时候乌鸦说了坏话,上天处罚它,所以,春夏让乌鸦一直待在阳山的树上,冬天却会让它去阴山上住,在桦树上休憩。格萨尔的传说中有一段乌鸦的故事:古代,皇帝(宫玛嘉布)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是妖怪。格萨尔王去杀这三个妖怪,斩除妖怪后,结果有人暗地里给他食物里投毒想害他,使他一度失忆,几年之间他什么事情也记不得了,于是在皇帝那个地方住了三年。格萨尔的妻子莫尔姆·萨江·格尔姆是位仙女,长得非常美丽,格萨尔三年没有回家,妻子一个人在家里,妖怪霍尔格·拉迦布拉里想打格萨尔妻子的主意,找到乌鸦,让乌鸦去说媒。于是,乌鸦就去骗莫尔姆·萨江·格尔姆,撒谎说格萨尔死了,让她可以嫁给霍尔格·拉迦布拉里(妖怪)。她抓了一把灰,撒向老鸦,让乌鸦滚,结果她的戒指脱落,与灰一同打到乌鸦的脸上。乌鸦将戒指衔走,并告诉霍尔格·拉迦布拉里,说莫尔姆·萨江·格尔姆愿意嫁给他。正当妖怪有一天去抢格萨尔的妻子时,格萨尔刚好回来遇见,将妖怪进行了处罚。后来上天知道这个事情后,惩罚乌鸦,在最冷的三九四九天,让乌鸦住在阴山的红桦木林中,天还没黑它就会上树睡觉,红桦木树干皮子光溜溜的,夜里它会冻僵,从树上掉下来几次,每次摔醒后,它会立即张开双翅“扑棱棱”地又上树了。可是在夏天,却偏偏让它住在特别热的阳山上,把它热得“哇哇”叫唤。
传说,每一只乌鸦的翅膀都是药,翅膀烧成灰,可以医治牛的眼疾。在治疗牛眼睛时,只需要用一段麦秆,把乌鸦翅膀的灰装在麦秆的空管中,人用嘴轻轻将乌鸦翅膀的灰吹到牛眼睛里,那样牛的眼疾几天就会好了,牛眼睛如果不治疗很快就会瞎掉。从古至今,还传说乌鸦的血擦在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什么都看得见。
嘎基鸟
嘎基鸟每年春耕和下种时来到核尔雅村,秋耕一完它就飞走了,整个冬天嘉绒地区都不会看见这种鸟,传说它也是从印度飞来的鸟。嘎基羽毛黑色,像小红嘴格咕大小,白色的鸟喙。它在树上做巢,捡树枝、毛发、布条等,巢做得粗糙而简单,巢底部比较暖和。嘎基鸟的蛋有手掌心大,蛋有各种颜色,斑斑点点,一般一年只生两只蛋。嘎基胆量特别大,每年开始耕地期间,它总会与牵牛的小孩抢吃八嘎。
八嘎是一种猪脚腌制的美味,在嘉绒农区,每年杀年猪后,将一对猪脚的骨头去掉,将盐和香料瘦肉填充在里面,后将其皮子的口缝好,腌制一个冬季,成为一种妙不可言、富含氨基酸的美食,每家每户会在春耕时拿出来,款待前来帮忙的耕地人和牵牛人,最粗的部分给孩子舅舅吃,最尖部小骨头的部分,切给牵牛小孩吃。每年开始耕地,嘎基鸟就会去抢食牵牛孩子手里的八嘎。它会趁牵牛小孩子不备时,猛然飞过去,狠啄孩子的头部。小孩受惊吓,用手去护头,那瞬间,嘎基就将小孩子手里的八嘎抢到飞走了。
传说,老鹰说过一句话:“如果我老鹰有嘎基胆子大,我可以把耕地的牛都叼走吃掉。”
在耕地时,嘎基鸟总是飞到牛的枷担上,它胆子很大,不怕耕地的人,当然这里的人们也不会轻易去伤害它。嘎基鸟主要是吃刚翻耕土地里的蚯蚓和老母虫,不会抢粮食吃。石旦真叔叔说,很多鸟孵蛋时间都在开春前后,那时万物复苏,这个时候嘉绒人会教育孩子别去掏鸟窝,鸟嗅觉非常灵,只要有人动过它的鸟巢,它会放弃鸟巢和鸟蛋,那么,巢里还没有孵化出来的小鸟就会被冻僵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