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片的叙事结构探析

作者: 闫兆威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其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等艺术门类中能够增强表现力的、为其服务的元素在美学层次上组合在一起,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叙事,使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等其他叙事相比更为精细复杂。导演、编剧需要在电影故事中设置更精巧的细节、更周密的安排。由此可见,电影的叙事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的叙事结构也不断发展,如今在电影叙事中有五种常用的叙事结构,分别是因果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照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

小成本悬疑片之所以在国内屡屡创造票房奇迹,原因之一就是有编剧和导演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作为整个影片的脊梁,增强了悬疑电影的故事的表现力与情感上的张力,影片的故事性与戏剧性都在良好的叙事结构下互相成就、相得益彰。悬疑电影中常用的叙事结构有因果式线性结构、交织式对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本文将从悬疑片常用的叙事结构入手,研究当代悬疑片叙事结构的部分奥秘。

一、悬疑电影中常见的叙事结构类型

(一)因果式线性结构

结构主义领袖皮亚杰认为:“一个结构包括了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整体性指若干成分建构体系的组成规律;转换性指结构是动态的转换体系,而非静态的形式;自身调整性指结构转换不会越出结构边界之外,具有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学的叙事结构即情节安排,他认为悲剧情节应有头有尾(完整)并有长度(时间延续过程)。在分析叙事结构类型之前,要先对电影的剧本结构有基本的认识,那就是电影是在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而电影剧本就是一个个由演员串联起来的组成故事的情节。这类电影故事一般存在着完整的事件过程,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的开端要引出整个故事,让故事情节继续发展下去,而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又要埋下故事高潮点爆发的种子,进而推动故事进入高潮,在高潮之后,通常都要为故事安排一个结局。这就是电影叙事中的因果式线性结构。

如果将因果式线性结构解构开来,细致入微地进行分析,人们就会看到,在使用因果式线性结构的电影中,一系列具有强烈因果联系的事件贯穿电影始终,因果关联作为故事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因果式线性结构注重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与整一性,不会轻易地中断时间,也就是说,插叙、倒叙等故事的叙述手法在因果式线性结构中比较少见。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故事进程中,故事情节有着高度的完整性与递进性,在这一点上,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与日常生活有些相似。

(二)交织式对照结构

近些年爆火的悬疑电影的叙事结构,与传统的悬疑电影相比有很大不同。相比较而言,老一代的悬疑电影基本都是使用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来展开剧情,绝不拖泥带水,影片主线清晰明了。但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生代”悬疑电影却背离了这条传统的路线,打破了这种传统,在叙事结构中,复杂取代了简单、多线取代了单线,简单的由因及果的故事线不再受到编剧导演们的青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传统的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很难满足当今时代电影受众的审美需求。多线交织的剧情更吸引人的注意力,更容易刺激人们的大脑。优秀的交织式对照叙事结构的影片,能通过纷繁复杂的故事线,跌宕起伏、明暗交织的线索与剧情,在电影观众的心中“激起千层浪”。

悬疑电影的叙事结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以单一的故事线为主,到以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为主,后来又发展到了双线叙事,再到现今流行的多线叙事的结构。多线叙事结构的优秀影片有很多,如昆汀·塔伦蒂诺的《八恶人》,电影运用了多线叙事结构,从不同角度交代了每个人的目的、过往的经历。导演在《八恶人》中对于交织式对照叙事结构的运用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他以标志性的几乎可以分出章节的影片结构、互相交织的几位演员的剧情,描绘了一个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冰天雪地的梦幻世界。被男主角杀死的老将军、为了解救妹妹不惜手段的哥哥们、在当时行迹遍布美国的赏金猎人、当时美国南方军领袖的要去北方的红岩镇当警长的儿子,很难想象导演是如何将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聚集在同在一部电影中的,这就是交织式对照叙事结构的魅力。

(三)回环式套层叙事结构

回环式套层叙事结构最早出现在电影《公民凯恩》《罗生门》之中。回环式套层叙事结构在这两部电影中的成功运用已经证明了其优秀性。而在我国的悬疑电影中,回环式套层叙事结构最早出现在2013年上映的由导演非行执导的电影《全民目击》中。电影先从观众视角叙述了故事,然后多次“闪回”,分别从童涛视角、周莉视角、林泰视角来叙述故事,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观众在心中猜测谁是凶手,甚至让观众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但是它又在不断打破自己构建起的世界,否定观众的想法,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在影视作品中运用这种叙事技巧,非常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导演能否把握好每一遍叙述所传达信息的重点和节奏、编剧能否准确把握推动故事发展的信息等都是影响影片成败的关键因素。

回环式套层叙事结构在近些年的影史上屡创奇迹,是因为其不仅是一种叙事结构运用的技巧,更是对讲故事的传统结构的创新,其打破传统的常规性,给观众带来了新颖的感受。回环式套层结构巧妙地利用千变万化的视角,使叙述这件事情变得更加有趣。

二、悬疑片《调音师》的叙事结构探析

(一)回环式叙事结构的运用

法国悬疑短片《调音师》使用的是悬疑片常用的叙事技巧中的回环式叙事结构,在开篇的几个镜头里其实已经预示了最后的结局。电影利用了重复蒙太奇这一影视片段中常用的手法,在短片的开始使用了一组局部的特写镜头来渲染影片的气氛,定住影片的基调。随着故事剧情的进展,明明不是盲人却扮演成盲人的调音师一步步走进了由自己制造的深渊。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转折是主角到了女主人的家门口,给他开门的是女主人。但女主人刚刚因为丈夫对她施暴,失手杀了丈夫,惊魂未定,竟然忘了自己还约了一个钢琴调音师到自己的家里,开门的时候她愣了一下,然后才在惊慌失措中想起来自己昨天预约的事情。但是她刚刚失手杀了丈夫,即使自己所预约的调音师是一个盲人,她依然不想让这位“盲人”调音师进入自己的家中,以免自己杀人的事情败露。主角却用自己盲人的身份以及行动不便的借口恳求女主人让他完成今天的工作,主角与女主人的交谈也吸引了路人的注意,使其驻足观望了起来,女主人害怕再多生事端,抱着侥幸的心理让主角进入了自己的家中,故事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进入了客厅之后,第二个大的转折随即而至,调音师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沙发上不知死活的男人、他身上触目惊心的伤口、地上的鲜血以及玻璃的碎片,这一切使得调音师突然意识到了刚才为什么女主人极力阻止自己进入她的家中。但是现在为时已晚,他只能尽力克服内心的恐惧,他不能让女主人发现自己不是盲人,因为他也不知道眼前的女主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还能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实际上,这一刻他的大脑几乎停止了思考,他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在女主人的搀扶下,他还是摔倒了,他倒进了血泊之中,倒进了玻璃的碎片之中,倒在了男主人的脚边。秘密败露了,女主人、男主人、调音师三个人终究一起走向了深渊。在影片开始出现过的镜头再一次出现,交代了主角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

(二)因果式线性结构的运用

在回环式叙事结构的基础之上,《调音师》还使用了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以及插叙等叙述手法。影片开始不久后,在盲人调音师与自己老板的对话中,故事展开。最开始是顾客打给老板,要一名盲人调音师,老板不解,自己手下明明没有盲人调音师,为什么会有顾客找,随即找了主角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主角交代了自己伪装成盲人调音师的原因,主角的叙述辅以其扮演盲人调音师获取种种便利的过往经历镜头,显示了主角伪装成盲人调音师满足自己偷窥欲望的卑劣行径,为主角最终被自己的顾客杀死铺垫了伏笔。随后,主角来到了刚刚杀死自己丈夫的妻子的家中,在一系列机缘巧合的驱使之下,主角最终迈进了自己的“地狱”。主角的利欲熏心、偷窥的欲望、软弱的性格,推动着他走向被毁灭的结局。

电影究其根本是综合性艺术,而这种综合性之中的戏剧艺术的成分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电影归根结底就是用视听语言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因此,在电影故事的发展中,每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与语言所种下的“因”都要有相对应的“果”,而这种“因果”是否引人入胜,关键就是其戏剧性的强弱。因果式线性结构的电影就是通过一对对看似意料之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的因果关系来吸引人们,让人们产生继续关注这部影片的欲望。一些在电影史上极负盛名的悬疑电影,如鲍特的《火车大劫案》与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在因果式线性叙事的主导之下,其主题、脉络、冲突等都清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因果式线性结构的优势也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什么样的叙事结构适合所讲的故事,怎样讲故事才能引人入胜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戏剧艺术这个电影艺术的根基中去寻找答案。选择叙事结构时需要注意两点,一要保证故事剧情按照由因及果的顺序发展,二要保证剧情拥有足够的戏剧性,在剧本中要将这两点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故事的事件也要反复斟酌,认真选择,保证给观众留下的信息都是有效的。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些,《调音师》才真正具有了戏剧张力。

但是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也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遵从时空的连续性,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倒叙与插叙,进一步提升故事的趣味性。悬疑片《调音师》之所以选择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主要是因为在分析了三种悬疑片常用的叙事结构之后,因果式线性结构通常最能贴合《调音师》所讲的故事。尽管因果性线性叙事结构在世界电影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但在悬疑片《调音师》中,因果式线性结构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可以看出,在未来因果式线性结构依然拥有巨大的潜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闫兆威(2000—),男,黑龙江大兴安岭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策划创作与包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