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夫

作者: 向立成

1

南狮山海拔900多米,不高不矮,是黄益县南部的一座小山,也是现存少有的原生态的小山。黄益县平均海拔600米,南狮山一直保持着原生态。县政府就南狮山开发的事情研究了很多次,并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最后决定南狮山盘山公路只修到半山腰,保留400多米的攀爬体验,但是也会修一些登山道。当然,很多登山爱好者都是从山脚下开始往上爬的。

说南狮山原生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山脚下的店铺,整个南狮山景区只有山顶有服务部。也就是说,登山者只有攀登到山顶才能得到补给。这也造就了当地的一种特殊职业——水夫,顾名思义,就是挑水的工人。他们有的用扁担,有的用背篓,主要工作是向山顶服务部运送矿泉水、饮料和一些零食,下山时顺便把垃圾运送下山。

南狮山的这种原生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征服,可能主要原因就是征服的难度不大,但是征服感、满足感一点都不会少。据统计,黄益县的旅游收入就占到了全县收入的三成。

林敬福就是众多水夫中的一员。常年的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40出头的年纪,已经有了些许白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上一些。

林敬福跟他的名字一样,是非常敬业的一个人,一年365天,基本上每天都会上山下山好几趟,没有间断,以至于很多人不叫他林敬福了,都叫他林敬业。每当别人夸他敬业的时候,他都会憨厚地笑着说道:“我这人没啥文化,只能干点力气活儿。挑挑水,送送货,这活儿我干习惯了。”

林敬福从21岁开始干水夫,那时的他年轻力壮,使用背篓来背,基本上一趟可以背180斤左右,甚至200斤都背过。背篓背着走着舒服,但是有一点不好,就是不好放下来休息。随着年纪的增长,林敬福把背篓换成了扁担,每次挑的货物也越来越少,从刚开始的200斤,已经逐渐降到了120斤;从刚刚开始的一口气就到山顶,到现在一趟要休息三四次。这也让林敬福经常跟“挑友”感慨岁月不饶人。

南狮山山顶的风景非常好,特别是站在山顶,四面一览无余,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很多游客来了都觉得不虚此行, 在看到临近山顶附近的一排服务部时,购买欲也就随之而生。服务部并不是一家,而是有十几家之多,大多是混合经营,既有吃的,也有喝的,还有玩的,也有纪念品。游客络绎不绝,也让服务部的顾客川流不息,基本上是不愁生意的。

山顶服务部的货物主要是靠水夫运上来,一个电话打过去,要不了多大会儿,水夫就能送上来了。十几个服务部,基本都是林敬福的老主顾。因为这么多年来,干水夫这一行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啥时候,林敬福随叫随到,并能够保证准点送达。所以那些服务部的经营者只要是要运货,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林敬福。

2

同行有时候说林敬福脑子不会拐弯,他也只是笑笑,并不反驳。同行这样说林敬福是有根据的。

林敬福年轻的时候,一背篓可以背近200斤,有些时候上面服务部并没有要这么多,可能只要100斤的货,但是他每次都背得满满的。到了山上,一个服务部收不完的货,他会卖到别的服务部,每次都可以多赚一点儿。但就是因为这样,却被同行说脑子不会拐弯。

有一年夏天,温度非常高,跟往常一样,林敬福背着背篓,装满水和零食就上山了。到了半山腰的时候,有一群外地游客看到林敬福背了一背篓的矿泉水,就想着跟他买一些,但是林敬福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外地游客用三块钱一瓶的价格购买,林敬福也不为所动,其实进货价也就是一块钱。这也让外地游客有点难以接受,笑他有钱不赚。林敬福笑了笑,并没有说啥,继续背着背篓上山了。

到了山顶,这群外地游客发现林敬福把水卖给服务部的价格只是一块五一瓶,一瓶水就赚了五毛钱,这让他们更加无语。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林敬福把水送到一家服务部之后,剩下的他拿去别的服务部去售卖,价格依然是一块五一瓶。这让外地游客气炸了,大声地数落林敬福脑子不会转弯,从此林敬福脑子不会转弯的说法不胫而走。

其实,刚开始同行也很难理解林敬福为什么不把多背的那些水卖给外地游客。在一次和同行们的闲聊中,林敬福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当然知道卖给那些人能多赚一些钱,甚至我们背点水在半山腰卖,一样可以赚不少钱。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坏了规矩,等于是抢了山上服务部的生意。与其这样,我宁愿不赚那点钱,也不能坏了规矩。”

林敬福的话让同行陷入了沉思。本来觉得自己干这种苦力活儿低人一等,现在经林敬福这么一说,瞬间觉得这一行也高大上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游客们再也不能从水夫那里半路买货了,这似乎也成了南狮山水夫这一行的规矩。

其实林敬福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收费不背人,背人不收费”。有一次,几个游客爬南狮山,小孩子有点走不动了,闹着要下山,但是几个大人很想去山顶看看。正好看到送完货下山的林敬福,商量着给点钱,把小孩子背上去,直接开价200一趟,这价格快顶上林敬福一天的收入了,说不心动,那是骗人的。但是,林敬福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这也是南狮山水夫流传下来的规矩。但是就在林敬福第二趟背着水上山的时候,正好又遇到了刚才的那些游客,几个人正焦急地抱着小孩子往山下跑,因为小孩子的脑袋磕破了。林敬福二话不说,把背篓放到一边,说道:“我来帮你们背吧,我脚力快。”背到了医院后,小孩子的父母要塞给他钱,林敬福死活不收,就留下了句“我们这行‘收费不背人,背人不收费’”后就飘然而去。

3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到南狮山山顶看日出成了“驴友”们的时尚追求。天气晴好的晚上,南狮山的山顶就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帐篷,像一朵朵蘑菇一样。

最开始的时候,南狮山的山顶服务部晚上是不开的,也没有住宿和吃饭的地方。游客们上了山顶想买东西,就打服务部卷帘门上留的电话,服务部的老板就把相熟的水夫的电话给游客,让游客自己跟水夫协商能否给他们送东西。每当这个时候,林敬福的电话响起的次数总是最多的。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太迟,林敬福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帮忙往山上送东西。白天游客多的时候,林敬福登山时要绕开游客,反而会多耗点时间。晚上登山道上几乎没有什么游客,而且可以直接骑摩托车到半山腰,后半程登顶的几百米对于他来讲基本不算啥,一会儿工夫就是一个来回。最主要的是,晚上的跑腿费是白天的五倍都不止。

有些时候,游客们也会拿他们这些水夫开玩笑。有一次,有个游客给林敬福打电话让他送一些外卖上山。当林敬福到了山顶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人耍了,那个游客并没有在山顶。林敬福站在山顶,看着脚下的黄益县城。小县城虽然不大,但是人口密集,晚上八九点,万家灯火汇聚在一起,县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看着山下的夜景,林敬福本来被人戏耍的郁闷一扫而光。林敬福看着山下家的方向,又看了看手中的外卖,笑了笑,自言自语道:“回家正好给老婆孩子打打牙祭,这肉串还是不错的。”林敬福怕肉串凉掉不好吃,风风火火地赶回了家。

看着两个孩子狼吞虎咽地吃着肉串的样子,林敬福不禁有点心酸。自己一天到晚上山下山,对孩子关心也不够,家里全靠媳妇一个人在打理。

林敬福拿起一串肉串递给了媳妇,说道:“小慧,你也吃,辛苦了。”

“你吃吧,你每天出大力气了。我不吃了,这东西上火,我吃不了上火的东西。你们吃,我还有两条裤子要改。”小慧推辞道。小慧平时在家接些裁缝的活儿,帮人家改改衣服、换换拉链,也能有点收入。

林敬福看着两个孩子,摩挲着自己布满老茧的手心,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要把两个孩子好好培养成才,决不让他们再走自己的老路了。

4

随着游客对住在山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很多人呼吁在山顶依山建一座宾馆。还有一些人希望能修一条路直达山顶,这个消息让林敬福有点焦急,因为如果盘山公路直达山顶的话,他们这帮水夫将没有用武之地了。

那段时间,林敬福每天都在关注是否要修路到山顶,最后尘埃落定,县里决定修路的事暂缓,还是要保留一段几百米的爬山路线。宾馆的选址也定在了半山腰,让南狮山的上半部分继续保持原生态,毕竟南狮山一直打造的是原生态旅游品牌,很多游客就是冲着这种原生态来旅游的。

南狮山宾馆的落成,给南狮山旅游业带来了蝴蝶效应,从山脚下到半山腰的这条山路成了一个大卖场,各种小吃摊也来到了半山腰。宾馆每天人满为患,空前的繁荣让南狮山的节奏都变快了。

让林敬福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些同行转行了。一些人觉得没啥搞头了,摆起了小摊。还有一些转行跑起了运输,买辆小货车给半山腰的商户送送货。

林敬福跟小慧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一辆三轮车,既给半山腰的商户送货,也给山顶的服务部送货,毕竟往山顶送货基本上是零成本。

林敬福也经常给宾馆送货,但是他默默地给自己定了个规矩,那就是不走宾馆的电梯。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一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宾馆打电话让林敬福送几桶桶装水到棋牌室,一些客人在那里休息的时候要泡茶用。

林敬福立马开着三轮车把桶装水拉到了半山腰,顾不得擦汗,就拿起一桶水扛到右肩上,左手拎着一桶冲到了一楼的电梯口。

电梯开了,等到大家都走了进去,林敬福也赶紧把两桶水拎进了电梯,他是要把桶装水送到四楼。忽然他感到自己进去以后,整个电梯变得鸦雀无声,刚才几个人聊得兴高采烈,自己一进去就都不说话了。

林敬福有点纳闷地回头望了一下,发现有两个女的用手捂着鼻子,他忽然明白了,应该是自己身上的汗臭味,连忙对电梯里的客人说道:“真不好意思,夏天出汗太多了,我马上就到了。”

电梯到了三楼的时候,有客人出电梯,林敬福想了想,也把两桶水拎了出去,他把水从三楼拎到四楼。正好遇到几个客人从四楼的电梯出来,也是往棋牌室方向的。

林敬福把桶装水拎到了棋牌室,有个女客人嫌弃地说道:“看这桶装水上都是汗,一股馊味,这还怎么喝?”

林敬福有点生气,也有点难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低头看着自己被汗水湿透的毛巾,再看看桶装水上的汗迹,暗暗咬了咬牙,返身下楼了。他并没有坐电梯,到楼下的时候,遇到宾馆的大堂经理给他打招呼:“敬业哥,咋不坐电梯啊?”

林敬福挤出一个笑容,说道:“习惯爬楼梯了,没事。”

林敬福回到三轮车旁,看着车厢里剩下的两桶水,他在肩膀上垫上了塑料布,“咚咚咚”地把水扛上了四楼。

“您好,不好意思,给您换一桶水。这桶水没有汗味了。”林敬福说道。

这下轮到那个女客人不好意思了:“没,没什么。我就是,就是随口说说,你别放在心上。”

林敬福笑了笑,把那桶有汗迹的水扛下楼了。

5

这天,像往常一样,林敬福把南狮山宾馆所需物品送到以后,就拿起了扁担,继续往山顶服务部送货。他挑的货物基本上还是以矿泉水和饮料为主,毕竟这两种商品是最畅销的。

到了山上很顺利,钱货两讫之后,林敬福就优哉游哉地向山下走去,路上还顺便把路边的垃圾捡起来。

走到一片树林的时候,林敬福看到有两个人正在树林边上的石头上休息。

其中一个戴皮帽的男人看林敬福过来,连忙招呼道:“兄弟,来看看要不要?”说着晃了晃手里的蛇皮袋,里面似乎是个活物,还动了动。

出于好奇心,林敬福走了过去,说道:“什么东西啊?”

“呶,就是这个。”皮帽男打开了蛇皮袋的口子,让林敬福往里面看。

林敬福往里面一看,大吃一惊:“这是……这是麂子?”

皮帽男一看林敬福能认出来,非常高兴,说道:“兄弟是识货的啊,对,这是麂子,要不要?便宜卖你。纯野生的,我们哥儿俩今天爬山时正好碰到,追了它好远才逮到,你看我们衣服都被剐破了好几道口子。”

林敬福看了看两人的衣服,果然上面有好多新口子,应该是被山上灌木丛的刺剐破的。他抬起头说道:“真不好意思,我买不起这个,应该很贵。不过,这应该是保护动物啊,你们还是放掉吧,要不然就违法了。对了,这蛇皮袋挺新啊,哪里弄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敲钟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