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戏剧对人性和悲悯情感的表达
作者: 邓荣宗摘 要:群文戏剧是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形式多以小戏小品为主。群文戏剧的创作大多由政府或相关单位组织、资助,这些作品承载着文化、政策宣传任务,以戏剧的形式向观众传达某一特定的时事信息,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真善美。但很多群文戏剧作者在创作中只是简单完成作品和演出任务,作品单调乏味,人物脱离生活,缺乏内涵。因此,如何提高群文戏剧的创作质量,创作出更有丰富内涵的戏剧作品,触发观众的情感,就需要群文戏剧创作者对人性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把握对悲悯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群文戏剧;人性;悲悯情感
一、当下群文戏剧作品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群文戏剧一般在专题晚会上演出。许多群文戏剧作品情节拖沓平淡,没有戏剧冲突,缺乏创新和巧思。原因还是创作者没有将创作构思重点放在人物塑造上,一是缺乏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二是缺乏对悲悯情怀的表达。
(一)缺乏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群文戏剧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主题,这导致创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过于注重表面形象的塑造,忽略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包括爱、恨、善、恶、欲望等多种情感和动机。如果创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挖掘和展现这些情感和动机,就会导致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十分单薄,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觉得人物不可信,脱离生活。
(二)缺乏对悲悯情怀的表达
悲悯情怀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他人痛苦和困境的同情和关怀。然而,一些群文戏剧作品的创作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没有将重点放在展现人性的弱点和困境上。这种缺乏悲悯情怀的表达让作品显得冷漠,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很难有代入感,无法与人物共情。
二、群文戏剧作品对人性的表达
善于表达人性的戏剧作品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引发共鸣和思考。群文戏剧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动机,从而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可以说,人性表达是戏剧作品的核心,也是群文戏剧创作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戏剧作品在舞台上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真实呈现,能够增强戏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产生共鸣,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启迪。
群文戏剧作品如何表达人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立体的人物形象是人性的主要载体
在群文戏剧中,人物是展现人性的主要载体。创作者需要塑造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内心世界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善恶美丑等情感和品质。同时,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避免单一或刻板。
作者可以尝试从多维度描绘人物,让人物的性格、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得到充分展现。比如宣传英模人物的小戏小品,作者可以展现英模勇敢、坚强、勤奋的一面,也可以展现他脆弱、粗心、倔强的一面。这种多维度的描绘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作者还可以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行为和决策通常都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此外,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受到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的影响,规划设定好人物的背景故事,包括家庭关系、教育经历、工作状况等,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决策。
语言和动作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个性化的对话和富有特色的动作,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构建人物关系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人物与其他角色产生互动和冲突时,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往往会在这些互动和冲突中得到揭示。另外,细节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对人物服饰、发型、表情等细节进行描绘,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真实。
人物形象不应该是静态的,而应该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展现人物在面对困境和选择时的成长和变化,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二)人物情感的真实表达是表达人性的关键
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文戏剧中表达人性的关键。群文戏剧作者需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情感世界,通过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能够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体验,还要注意情感的合理性和可信度,避免过度夸张或矫揉造作。作者在表达角色的情感时,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营造出真实、丰富、有深度的角色情感世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
人物角色的情感最直接体现在他们的对话和独白中。作者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来揭示他们的情感状态,如愤怒、悲伤、喜悦等。独白可以让观众直接听到角色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人物的行为动作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一个愤怒的角色可能会挥舞拳头,一个悲伤的角色可能会低头垂泪,这些动作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
场景设置不仅可以营造情感氛围,还可以表达角色情感。如一个悲伤的场景会选择暗淡的色调和凄凉的背景音乐,而一个喜悦的场景则会选择明亮的色调和欢快的音乐。
人物情感冲突和人物的转变也是表达人物情感和人性的手段。这些冲突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情感世界。人物角色的情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可以通过描绘角色的情感转变来展示他们的成长变化,如一个原本暴躁易怒的角色可能会在经历了某些事情后变得宽容。
(三)社会背景和文化元素可以揭示人性的共性和差异
人性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群文戏剧中,融入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元素,可以让人物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从而更好地揭示人性的共性和差异。对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挖掘和表达,也可以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
(四)艺术手法可以作为对人性刻画的补充手段
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可以增强作品对人性的表达效果,在群文戏剧中,创作者可以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增强人性的表达效果。例如,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性主题;运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营造更加丰富的情感氛围和视觉效果,从而增强观众对人物的感受和理解。
三、群文戏剧作品对悲悯情感的表达
悲悯情感是人性中一种基本的、深层次的情感,它涉及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在群文戏剧中表达悲悯情感,能够让观众对人物的遭遇和命运产生同情和共鸣,进而引发观众对人生、命运、社会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种情感共鸣和思考不仅能够丰富观众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激发观众关注社会现实中的苦难和不公,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群文戏剧要想有效地表达悲悯情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群文戏剧创作者要深入生活,作品不要回避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悲悯情感之所以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往往与人物的苦难和不幸密切相关。如人物在苦难中挣扎,受到不公平对待,被伤害,但人物角色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主题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他们的共鸣。当然,悲悯情感的表达需要建立在立体而真实的人物形象之上,这需要群文戏剧作者在深入生活的同时,注意观察人物,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善良、痛苦和挣扎,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和同情角色的遭遇。
(二)群文戏剧作者要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营造出真实、深刻、有感染力的戏剧效果
刻画立体而真实的人物形象,运用悲剧性的情节和冲突,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融入社会背景和文化元素,运用艺术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等手段,可以让观众在欣赏群文戏剧时,感受深刻的悲悯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
四、结 语
群文戏剧作品在表达人性时,需要注重树立立体的人物形象,表达真实的人物情感,体现人物的冲突与矛盾,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表达人性的基础上,作品不应回避生活的苦难,表达悲悯情感,传递人文关怀,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唤醒他们对人性、对生命的敬畏,触动他们的心灵并引发思考。
(广东省江门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陈春燕.戏剧作品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分析[J].戏剧之家,2022(34):28-31.
[2] 朱琳娜.群文戏剧小品创作质量的优化策略探析[J].参花(上),2021(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