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作者: 王田薇

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研究0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服装表演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紧随行业发展需求,逐步建立精准化的专业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打造“双一流”名校,2023年10月西安美术学院举办“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成果展”,通过教学成果交流为西安美术学院新增服装表演专业提供学习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课程体系;西安美术学院

一、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背景分析与研究现状

服装表演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适应现代服装设计发展需要而诞生的一门新兴专业。1989年,苏州丝绸工学院(现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系率先创设了国内第一个服装设计与表演专科专业,为我国服装表演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北京服装学院开设了服装设计与表演专科专业(招收女模特20名),1997年转为四年制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男模特。自此服装表演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类院校广泛开设,目前国内近80所院校设立此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在招生要求、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行业标准、校企合作等方面,日趋精细化、时代化、社会化、国际化。因时而起、因势而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成为服装表演专业蓬勃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西安美术学院“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建设声誉,推进了“双一流”建设。结合新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水平,西安美术学院于2023年10月—11月举办了“‘承前启后’——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成果展”,以承续传统,以启山林。同期还开展了以“百转千面——服装表演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展览论坛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服装表演专业分委员会为指导单位,邀请了国内五所知名兄弟院校联合承办。

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专业成立于1993年,1997年转为四年制本科专业,2015年开设广告传播方向,2016年开设时尚编导方向,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由数位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师承担。目前,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专业共设置服装表演方向、广告传播方向、时尚编导方向,逐步建立科学完整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管理体系,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千名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在国内行业和兄弟院校中获得了良好声誉。

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服装表演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黄洪源发言

吉林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展演专业成立于1996年,201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服装与服饰展演艺术硕士授权点(服装展演及策划),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成立于1996年,2021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安工程大学是西北最早(1994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2019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

上述院校所设表演专业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声誉远扬,是全国行业领域的先锋。聚焦服装表演专业发展、学术理论、案例实践展开主题展览与学术论坛活动,旨在探讨服装表演专业的多维视角,促进业内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水平,开展教学成果与校企合作交流。

二、西安美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2023年3月,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获批新增专业——表演专业(13031),该专业以2001年成立的服装表演方向为基础。

陕西省专业规划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标准为抓手,对标国家级“一流课程”要求,结合新文科建设理念推进服装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2023年西安美术学院主办展览与论坛期间,多位教指委委员、经纪公司代表、超模教师与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办、教务处、研究生处、服装系共同探讨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服务地方经济等问题,并提出全力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精表演、强设计、具时尚”的西安美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西安美术学院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服装表演专业制定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新文科”教育理念,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及时尚发展趋势,依托学院高水平特色定位、服装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将设计学与艺术学交叉融合,明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从时尚产业与行业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立足于价值构建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具备职业化国际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新文科”理念,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厚基础、突通识、强交叉”为导向开展课程设置,结合时尚产业、创新创业、学院特色,开设设计基础课、艺术理论课、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等交叉特色课程。结合新专业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新文科”教育理念,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及时尚发展趋势,依托学院高水平特色定位,以当代艺术设计、信息科技为载体,发扬新文科融合创新发展的建设理念,传播时尚产业,深化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课程建设为先导,明确价值构建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时尚产业与行业的需求,培养“精表演、强设计、具时尚”的美术院校特质服装表演人才。

三、西安美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重点

服装设计与服装表演密不可分,两门学科互为补充,服装表演专业伴随着服装设计的发展并为之服务。依托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比较与借鉴国内外同类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新增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以专业教学为基点,以课程为抓手,紧密围绕“服装设计+展演”教学实践,制定“查、展、研、赛”教研模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动态课程评价机制,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在新增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过程中,注重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参与和反馈,确保实践教学环节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美育人是社会美育建设的内在诉求。服装表演专业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融入社会服务。新时代背景下,服装表演专业要适应新业界、新形态发展以及国家“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战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课程思政融入全教学,形成立体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以艺术学(表演)课程群+设计学(服装)课程群+艺术学(美术、舞蹈、音乐、戏剧、摄影)课程群+社会服务实践课程群,强化课程间的融会贯通与交叉融合。课程建设对于构建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学院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面向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将课程作为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内涵的重要抓手,为新增专业提供持续发展的自驱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时尚产业变革趋势,结合陕西省重点发展产业,立足纺织服装、时尚和旅游业,积极探索运用高新智能传播技术,创新服装表演形态与内容,拓展专业在影视、戏剧、网络、动漫、游戏等文创产业的实践应用,推动实施人才培养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

通过服装表演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实践教学为指导,结合项目型课程建设,跨专业贯通学科知识体系,构成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打通校园与行业的快车道。实现“技能学习、理论学习、项目学习”三融合,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联合企业协同育人,紧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成果与知识生产向社会生产力转化。

四、结 语

服装表演是我国高校独有的一门学科,中国时尚行业与模特行业的历程见证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全国服装表演专业师生以过硬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并出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中被称为“铿锵玫瑰”的民兵受阅方队,是国庆阅兵场上的亮丽风景线,其领队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系教师、北大在读博士赵冰清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超模培育教师刘欢。西安美术学院2013级学生侯静文主演首部国内模特题材电影《T台魔王》。苏州丝绸工学院1989级学生马可创立例外与无用品牌,是第一个被巴黎时装周邀请的中国设计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

30多年来,服装表演专业始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领人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成效和育人育才质量。西安美术学院以文化传承与传播为使命,坚守专业人才教育的基本宗旨,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发展新增专业;深入实施“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战略,重塑育人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模式,多维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力打造高水平“金课”,提高学科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西安美术学院)

基金项目:西安美术学院202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4KC00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