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建材存量品类有望迎来总量企稳和结构优化
作者: 范超非金属类建材│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范超、张佩、李金宝、李浩、董超等
范超 / 2011 年入职长江证券,现任研究所副总经理,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拥有14 年建材行业研究经验,全行业覆盖。
代表研报 :《 此轮建材行业弹性如何? 2024年VS 2014年》
《消费建材:存量时代意味着更高护城河》
《从投入和产出视角看三棵树》
《水泥:寻底,问律》
《水泥:底部,思变》
第一,存量登场,需求质变,消费建材存量链最为受益。
存量新高,需求质变,总量有望先行筑底。近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加码,确立政策拐点。展望2025年,地产新房中枢下台阶后有望筑底,随着存量需求登场,消费建材需求发生质变,住宅翻新需求占比已接近50% ;同时,以旧换新仍是2025年政策加码方向,存量装修需求作为低频消费品类有望受益,关注家装合同补贴范围的扩大。2025年,消费建材存量品类有望先于新房总量,迎来总量企稳和结构优化。
三年下行,供给退出,优质龙头份额提升。相较2021年,预计2024年防水、五金、涂料、瓷砖需求下降幅度约达20%―30%,行业价格战比较极致,消费建材供给退出显著,尤其防水、涂料行业的龙头份额提升较快,CR5(行业内排名前五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均提升至30%以上,相较于2021年,部分企业收入逆势增长甚至新高,印证了龙头份额提升的趋势。但相较于海外成熟市场,市场集中度仍较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望中期,消费建材龙头收入、利润和估值均具备弹性。消费建材过去十年经历了总量扩容和下游集采的发展阶段,龙头企业享有了较长时间的成长通道,很大程度奠定了其供应链、渠道、品牌等优势。进入存量时代,不同品类的市场总量和结构演绎不同,龙头企业走出地产行业桎梏的时点和状态也不同。面对更零散的市场,龙头企业打造的更强供应链、渠道、品牌等优势,或将与小企业拉开更大差距。
第二,关注建材周期品的配置机会。
水泥:需求下行收窄,关注供给优化。需求端在地产和基建双制约下,预计仍然延续负增长,不过,地产刺激政策和基建化债之下,下行斜率可能边际放缓。未来两年可关注三大变化:①协同力度在底部盈利背景下有所强化;②超产治理,补指标(需关停产能)可带来区域市场供给端收缩;③碳交易带来配额生产和竞争格局重塑,利好能耗控制水平占优的企业。
玻璃:关注周期底部的积极变化。当前,浮法及光伏玻璃均处于周期底部,浮法玻璃供给已有明显收缩,但仍需观察政策加码后的需求表现;光伏玻璃当期的压力比浮法更大,矛盾更多集中在前几年过快的产能投放,因此,核心关注供给侧政策的演绎。此外,药用玻璃板块可以关注中硼硅渗透率的继续提升。

玻纤:关注结构性景气,供需改善或在2025年下半年。当前,玻纤仍处于底部区间,虽然价格较2024年初有所上涨,但仅三家企业实现盈利,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展望未来半年,玻纤价格表现将分化,低端产品价格承压,但中高端产品涨价,龙头企业盈利有望稳中向上。进入2025年下半年后,行业新增产能计划明显下降,且随着国内需求筑底回升,价格上涨或迎来弹性。
第三,关注建材出海链的配置机会。
关注水泥出海和瓷砖出海。国内水泥需求中期承压,海外扩张步伐明显提速。目前来看,出海区域基本锚向中亚、东南亚、非洲三大市场,当下,非洲市场盈利弹性更大,成为水泥企业出海的新蓝海、新选择。非洲水泥容量约2.5亿吨,远期需求潜力更大,目前价格水平较好,约为600―1200元/吨。部分企业扩张走在前列,中期有望持续迎来扩张。此外,关注瓷砖出海,已有企业在非洲做到瓷砖龙头品牌,当前非洲瓷砖净利率明显修复,且存在可观汇兑收益。
第四,关注风电产业链的配置机会。
关注风电叶片涨价弹性。2025年风电装机量预期上行,大叶片发展趋势下,龙头企业技术研发领先,加速小型叶片产能出清,风电叶片双龙头格局稳固,两家龙头的市占率合计近60%。目前大叶型供应较紧,叠加整体产业链挺价意愿较强,叶片具备强提价预期,企业当前净利率较低,利润复苏弹性大。此外,风电叶片上游原材料玻纤、碳纤维、风电涂料等亦可能受益一定的量价弹性。
重视碳纤维的边际变化。随着风电机组叶片大型化,国内海风领域碳纤维已开始放量,大机组陆地风电亦进入放量元年,2025年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海外风电需求亦增量显著。2024 年底风电出货已经开始显著改善,龙头开始小幅提涨报价,关注2025年供需全面改善后可能的价格向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