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

作者: 李琳霞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0

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昆虫 ?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1

一对细长的丝状触角,绿色而柔软的身体,扑扇着四个透明的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它们以其独特的捕食技巧,成了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草蛉的一生

草蛉又名草蜻蛉,属于昆虫纲脉翅目。草蛉在幼虫和成虫阶段都拥有极强的捕食能力,其食谱包含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和蛾类幼虫,以及一些昆虫卵。在一些地区,人们将草蛉作为农业益虫,通过繁殖它们来实施生物防治,有效控制害虫。草蛉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不同的形态。

草蛉的卵形态独特,乍看之下,宛如微小的绿豆芽,又或是精致的葫芦藓。一根细长的丝线一端连接着椭圆形的卵,另一端则巧妙地将卵固定于树枝之上。

这样的产卵方式,可以避免树上蚂蚁等虫子对卵的侵袭。通常,草蛉会选择蚜虫多的地方产卵,这样孵化后的幼虫就能获得足够多的食物来源。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2

幼虫(蚜狮)

卵经过3~4天的孵化,幼虫便出卵行动,它们会在卵壳上停留2小时左右,以确保身体充分充血,并变得足够坚硬。一旦准备就绪,这些幼虫就会灵敏地顺着细丝滑下来,它们的捕猎生涯就正式开始了。可能是因为它们太喜欢吃蚜虫了,所以草蛉的幼虫也被称为“蚜狮”。介壳虫、木虱、粉虱和红蜘蛛等节肢动物,都是它们的食物。

蚜狮的外表并不起眼,身体颜色与土地和树皮相似,这使得蚜狮天生具备高超的伪装技能。蚜狮甚至会在背上堆砌猎物的残骸,以此迷惑天敌。虽然没有翅膀,但蚜狮凭借其敏捷的身手,四处搜寻食物,一天能消灭80~100只蚜虫。然而,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下,蚜狮之间也可能上演激烈的生存竞争,甚至不惜自相残杀,以求生存。

完成蜕皮后,蚜狮便进入蛹期的蜕变阶段。它们会精心挑选一个隐蔽的角落,从尾部抽出丝线,细心编织成茧,将自己包裹其中,开始化蛹的过程。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3

成虫

羽化后的草蛉变身成绿色小精灵,主要取食花蜜和花粉,少部分种类也会保持幼虫期的食肉习性。6 月至10月,这些成虫的身影随处可见。草蛉具有趋光性,要是你在公园或自家阳台看到它,可别紧张到直接把它消灭了!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4

草蛉的种类

草蛉家族很大,除了常见的中华草蛉,还有叶色草蛉、粘蛉草蛉、黄褐草蛉、亚非草蛉和白线草蛉等。

草蛉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维持生态平衡,还为农业提供了一种环保的害虫防治方法。在倡导绿色农业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些小精灵,让它们继续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发挥其独特而宝贵的作用。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5

上一篇: 凶猛的虎鲸
下一篇: 剧毒小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