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山鼓

作者: 张港

咸丰十年,京东八里桥,黑龙江索伦马队折了个大跟头。这跟头栽得狠:红毛鬼子的子弹噗噗地往人肉里钻,可就在这当口儿,噗的一声,七山鼓被击破。鼓声一止,人马泄气,队伍垮了架子。

索伦战鼓里最厉害的叫七山鼓,意思是,隔七座山,鼓声仍能使敌方战马五脏震颤,惊毛乱阵,而听惯鼓声的索伦马,则血脉偾张,越发昂扬、勇猛。

大山草原,大牛成千上万,找一张能造七山鼓的牛皮,却比在大草甸子里找绣花针还难。八里桥那鼓用了几十年,要是有好皮子,早蒙新的了,不见得会被打破败下阵来。

造七山鼓要整张大牛皮,腹背边角都得够强够韧,牛皮嫩,鼓声飘;牛皮老,鼓声艮。养这等牛,要三伏烤炭,三九卧冰,小米麻油五花草,一天三遍抽打柔软处,没个十年工夫,喂不成这样的牛——都是牧民,哪个狠得下心这么待牛?

索伦蒙鼓匠,跑毁了三匹马,还是找不到一张好牛皮。多少车砂石能出一两金子?多少只大雁能有一只虎眼?找不到,就是找不到。鼓匠急出火疖子,急成赤瞢眼。六山鼓、五山鼓、四山鼓造得出,可那不是七山鼓。要命的事哪敢随便应付?没有七山鼓,索伦兵、索伦马都缺勇气,再来仗怎么打?

这天,鼓匠正跺着脚骂天骂地,远远看见来了个骑马老汉,老汉须发皆白,干瘦黝黑,马后是一条大牤牛。

鼓匠拍腿大叫:“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好皮子!”鼓匠眼中有皮无牛。

“这牛,你卖不?”

“嗯哪。不卖,我牵到这儿干啥?”

鼓匠使上劲力,抓过鬐甲抓尻尾:“好皮子!好皮子!好皮子!老人家,您出个价,多少都行。”

“你要这牛干啥用?”

“我要皮,要牛皮。这是七山鼓!”

“啥?七千五?”

鼓匠见老人耳背,大声喊:“是鼓。七山鼓——七山鼓——不是七千五。”

“唔——七山鼓呀。我这牤子,”老人斜眼看着鼓匠,“就是为一面鼓?”

“您老出个价,多少都行。”

“价钱后说。你自己说造得出七山鼓,那我得试试你。”老人停一停,“你擂一通鼓给我听听,看看是不是真鼓匠。不能白瞎我的好牛。”

鼓匠跺脚道:“我一个鼓匠,当然擂得出惊天鼓。可是,老人家,我擂的是五山鼓,是战鼓,孕妇、孩儿、病人、体弱老人听不得,震动了五脏,要出大事。”

老人道:“擂你的鼓,别的甭管。”

“老人家,您这年纪,得离远点儿。等您走过五道山我再擂鼓,可不能伤了您老人家。”鼓匠瞅瞅老人,“千万,千万。”

“中、中,你擂鼓,别的甭管。”

老人骑马远去。鼓匠心里说:他试我,我还想试试他到底会不会听鼓呢。

估摸着老人的马过了五道山,鼓匠亮槌小点,敲打出《春水三月三》,然后去看那头牤牛。

老人打马回来,怒道:“呸!你这小子,是耍我,还是真不会擂鼓?打出戏台鼓给我听!”

鼓匠弯身道:“战鼓一响,冲心震肺,我怕伤着您呀。您这年纪……”

“来,再来,来真的!”

“那您老人家可得走远点儿,得过五道山。只是听鼓,莫动肝火。”

老人点头,远去了。

鼓匠暗自道:这老爷子,扳鞍上马都费劲了,耳力倒好,五道山外听明白了鼓曲细部。

这回,鼓匠用上力气,擂出一通《卧雪望天山》。

老人回来,喘几喘,伸手解牛缰,说:“呸!得!就你这鼓,可别糟蹋了我的牛。”

“别、别、别,老人家,我是怕伤害您老,没有真敲。”

“你个不懂鼓的——”老人牵着牛要走。

鼓匠慌忙抓住缰绳:“老人家,老人家,走不得!我真敲,我真敲!可是,您得走远远的,远过五道山,千万远过五道山。”

老人愤愤地爬上马背,回头道:“最后一回!”

鼓匠甩了衣裳,煞了腰带,三吐三吸,运上力气,跺脚腾身,抡槌擂出《连山砍营大挝》。

一时间,鼓声透地穿云,八里桥之仇、之怨、之怒火,一槌一槌奔涌倾泻。噗的一声,五山鼓被砸成了破鼓。

鼓匠心肝挪移,脾肺似裂。天旋地转,恍惚之中,忽见空马奔来,拖缰嘶鸣。鼓匠大叫不好。

鼓匠打马奔驰,只过三道山,就见到白发老人仰面倒在草丛中,面色青紫,鼻口有血。鼓匠喊叫:“我让您过五道山,您怎么在这儿听鼓?”

老人已经没有鼻息脉动,一只拳头举着,大拇指外撇。

这牲口买卖袖里吞金的手势——东西归你,鼓匠是懂的。

上一篇: 太太与保姆
下一篇: 喜成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