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篇文章 读一本名著

作者: 赵娟平

义务教育新教材修订之后,新课文新内容成为大家关注的新焦点。在西安市教育科学院贾玲副院长的指导下,我有幸参加了名师领航“聚焦单元整合,落实学科素养”教学观摩展示活动,首次尝试新教材新教法,我执教的课题是《小圣施威降大圣》。

《小圣施威降大圣》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第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原回目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考虑到作为七年级新教材,重在呈现新课标理念下教材的变化点,以及教学方法的转变。在设计《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尽量考虑到与本册教材的整本书阅读《西游记》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学习一篇文章迈进到阅读整本书。

在教学中,我以“话说西游”的探究活动统领整节课:通过西游战力排行榜委员会收到来信作为情境导引,让学生梳理“降”之回合: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完成西游战力PK榜,并发挥联想和想象,思考孙悟空和二郎神还会变成什么?再赏析“降”之形象:                                                      孙悟空与二郎真君的这次斗法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接着让学生分析“降”之胜负:孙悟空号称“七十二变化佼佼者”,为何会在这次斗法中处于下风?他真的不敌二郎真君吗?结合助读资料,谈一谈你的看法。然后揭开“降”之谜底,在斗法第六回中,孙大圣变作“花鸨”,而二郎真君却不再变化,现出真身,请同学们分析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最后,由本篇课文引出《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

本节课用大情境带动小任务,让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创设优化为:以“话说西游”的探究活动为大情境,即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话说西游”探究活动,班上同学自主开展趣味阅读活动。有同学指出孙悟空号称“七十二变化佼佼者”,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他在和二郎真君的斗法中,变化多次被识破,他真的是“七十二变化佼佼者”吗?大家一起来完成系列探究任务。而几项探究任务中又各自以一个小情境来完成学习任务:如引导学生跳读文章、圈点勾画,完成“话说西游”斗法榜。此处以“斗法榜”的形式,既从孙悟空和二郎真君的具体变化中理清文章的内容,同时又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各小组结合孙悟空与二郎真君在斗法中所展现的形象特点,为当地文物白塔推荐一位护塔人,并运用固定的格式来说明理由。以此指导学生对孙悟空和二郎真君的形象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做到紧贴文本。还有,班级邀请各小组结合邮票上的故事情节和孙悟空的形象特征,说一说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得名的原因等,都体现了阅读与生活的连接。

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过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从新课导入、开始的“前情回顾”,到鉴赏“降”之胜负中的视频欣赏,再到揭示“降”之谜底任务中链接的预习资料、《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降伏青牛精、第六十三回擒拿龙怪,以及探究“降”之科技任务中邮票的欣赏等,自始至终以《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篇课文为切入点,将《西游记》的众多情节关联起来,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西游记》整本书的兴趣。

这节课以一篇课文的阅读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连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更进一步思考《西游记》这部作品,在九九八十一难里众多的精彩情节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特定时期的社会状态。这里有太多的“降”服,更有太多的精彩,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永远镌刻于心的那些艺术形象。让我们捧起《西游记》一起来细读,一起来品悟,一起来通过阅读思考人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