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作者: 李俊成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要让美育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让其贯穿于艺术教育以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是深入实施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的必修课,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要开足开齐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让学生初步具备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在提升审美能力和水平、具备了艺术基本知识后,可以拓展知识,引领学生初步了解中外艺术史和文化史,为美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广泛接触各类艺术形式。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适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艺术展览如书法、美术、民俗文化展及特定主题的艺术展览活动,拓展美育的空间;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数字媒体等多种渠道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渠道学习、欣赏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三是在实践中深化美育的效果。美育的内涵无比丰富,其实践途径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了艺术教学以外,多组织实践性美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用美涵养心灵,以美育人。如,组织各类主题的音乐、舞蹈等艺术比赛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陶冶学生情操,鼓励学生开展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表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附近所在地的乡村、社区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民俗文化活动,学习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滋养。

(作者单位:临潭县回民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