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丁想全【摘要】互动式教学利用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模式,使得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兴趣得以提升,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文章通过研究互动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意义,分析出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利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及开展原则,以期为教师构建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案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互动式教学;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0—0081—04
互动式教学的重点是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种互动并不局限在教学课堂中,也可包括课后的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能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严肃的关系,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平等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思维活跃度。同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要求。并且通过互动式教学,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研究并学习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对初中体育教学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互动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能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方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1]。首先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充分了解到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其次互动式教学能让教师和学生站在更为平等、合理的角度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这不仅能减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学生对体育的抵触心理。
2.让学生保持活跃的体育学习思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能构建出更为科学的体育教学课堂。学生通过自行探索和解决问题,充分提高了自身的思维活跃度,激发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形成了积极的体育精神。此外,利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全面认识到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引导学生站在整体的角度对相关的体育问题进行思考,形成系统的体育知识体系,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层理解初中体育课程。
3.夯实学生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在互动式教学的体育课堂上,能更全面、深入地接触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习和讨论,还能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夯实体育基础。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堂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往往在课堂开始前先将枯燥的体育知识讲授给学生,随后才安排学生进行技能的练习[2]。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充分,导致体育课堂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体育学习兴趣,甚至会在学习中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导入学习,不断帮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技巧。
2.教学观念传统。虽然当前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但部分教师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初中体育并不是升学考试的重要考核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愿意研究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导致实际的体育课堂缺乏结构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3.缺乏对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3]。但由于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全面,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往往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体育动作和技巧,而不注重对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
三、互动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体育游戏加强互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积极组织体育游戏,能充分实现互动教学的教育意义,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在教学开展初期,利用偏测试化的互动游戏能帮助教师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基本情况,如体育兴趣、运动水平、身体素质等等,帮助教师制订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案。其次,在教学开展阶段,教师利用体育游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不仅能感受到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在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
例如“抓鱼”游戏,即在空旷的场地安排两个人手牵手充当“鱼网”抓其余人,被抓到的人加入“鱼网”的队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抓鱼”游戏开展技能训练课的热身环节,一方面达到课前热身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养成良性的竞争意识。又如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教师可以举行合作性运动游戏[4]。例如可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等一系列的游戏比赛,让学生有效锻炼,同时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强化集体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游戏并不局限在学生之间开展,为了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同样也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和学生共同进行体育游戏。
2.组织小组活动,加强互动。小组活动是加强学生互动的有效措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实现有效的生生互动。利用小组互动,学生可以共同对相关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在小组互动中进一步拓宽对体育与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认识,还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提升,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一般来讲,教师在进行划分小组时,往往需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方便小组划分的合理性。同时小组内部应该具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方便在小组互动教学中有效实现优秀学生带动困难学生的教学目的。小组内不同基础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还能让学生准确了解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而获得提升[5]。
例如,可将学生划分为体育竞赛小组,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奥运会相关的体育竞赛视频,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奥运知识进行抢答,在抢答环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与奥运项目有关的体育训练等。然后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体育思维,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育技能竞赛中提高对体育知识的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
3.加强评价环节的互动。教学中的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形成锻炼的习惯,树立优良的体育精神。另外,体育教师在学期开展前,可以通过表格或问答内容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期望,最后,教师根据对表格或问答等互动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安排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6]。
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对跳绳十分感兴趣。对此教师在本学期教学中设计了大量和跳绳有关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实践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随后,在具体课程开展时,教师安排一名学生进行跳绳,让其他学生对正在跳绳的学生进行评价。该名示范学生通过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能准确了解自身的学习优缺点,进而改正自身的学习缺点。与此同时,进行点评的学生还能在评价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以评价的方式提高对跳绳技能和跳绳知识的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评价,能有效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枯燥性,丰富课堂表现形式,进而营造出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学生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教师在开展学期体育教学时,还可以适当组织多个体育运动项目,尽量让每位学生所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都能得到良好的展示,让学生在项目展示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坚持的教育思想,是当前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理论。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7]。互动教学本身就是生本思想的重要教学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给每位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体育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
2.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明白体育教学所面对的学习对象并不是水平一致的整体,应正确看待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中获得身体和心理的全面进步。此外,受到体育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存在着差异。部分学生的体育天赋较高,提升速度快,部分学生的体育基础较差,提升速度慢。对此,还需要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进步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及时更新学习记录,调整教学方案,以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3.坚持生活化的互动原则。生活化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初中体育互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实践案例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联系,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8]。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的互动式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时,利用部分生活化问题向学生提问,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4.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减轻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初中学生正处在发展的阶段,教师不能凭借一时的学习表现否定学生,而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尊重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包容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因此,要想保证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体育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升体育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避免体育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互动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相统一,打造出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互动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坚持互动教学的原则,加强对互动教学的模式更新,使得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方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互动教学探析[J].教书育人,2023(01):69-71.
[2]王莉婷.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23):94-95.
[3]徐木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探讨[J].好家长,2021(67):63-64.
[4]罗红英,罗湘林.高效课堂指向下中学体育生生互动课堂教学行动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01):79-83.
[5]祝力和.互动课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28-29.
[6]李冬俊.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和措施[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1):53-54.
[7]罗红英,罗湘林.高效课堂指向下初中体育生生互动课堂教学行动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05):52-55.
[8]周强.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15):90.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