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育人 情怀育心
作者: 陈艳伟 彭国洋
安福县,自古被誉为“赣中福地”,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美景的千年古县。
蜿蜒泸水河,举目皆秀色。安福县处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安福县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着力打造“幸福教育”,自然生态与“福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记者来到安福县中小学,听到了“幸福教育”奏响“知识育人 情怀育心”的美妙乐章。
[变与不变的初心]
严田镇位于安福县西部,一棵树龄2000余年的古樟耸立在素有“樟树之乡”美誉的严田镇圩上。
严田中学曾经是一所完中,有着令人艳羡的昔日辉煌。2010年,学校高中部剥离,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0岁,师资老化加上管理滞后,导致学校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在低位徘徊。2017年,学校综合考评排位跌至全县农村初中末位。正是在这年,张凤翔受命担任严田中学校长。
6年过去,在张凤翔的带领下,严田中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回流率达35.5%。“不仅严田镇本地的学生回流率高,周边羊狮慕镇、洋溪镇、钱山乡等地的家长也纷纷把学生送到严田中学来。”谈起其中的变化,张凤翔说,不论办学条件如何变化,教育人的初心不会变。
“当时,学校教师缺编10多人,我就自己带头教初三年级的2个班,副校长还兼任班主任。”张凤翔到任严田中学走的第一步棋,就是发挥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作用。
“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张凤翔认为,只有让每名学生在校享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才能得到激发。
学校有一处依坡而建的舞台,校内各种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这个舞台便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香樟少年大舞台”。“这个舞台也称为校园吉尼斯。”张凤翔介绍,这个舞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只要有特长,谁都可以登台亮相,而且比拼项目、规则等都由学生会自行确定,教师只作指导。
“哪怕学生没有引人注目的特长,只要能登台比拼谁‘金鸡独立’的时间更长也行。”张凤翔说,每个项目的第一名为本期“香樟少年大舞台”校园吉尼斯擂主。平时,活动开展由学生在本班或本年级自选对手进行初赛,挑战赛时新项目每班最多由1人挑战上一期擂主。每个月则由学生会选定三五个新的挑战内容决出新的项目擂主,这些擂主同时可以报名挑战上一期擂主,并决出新擂主。每个学期结束,以最后擂主为胜者,学校给其颁发“校园吉尼斯纪录”奖牌和证书。
八年级学生彭永奕凭借每分钟170个的成绩成为“一分钟呼啦圈达人”。谈起校园吉尼斯,彭永奕称自己以前不敢登台,更没想过能靠自己爱好的呼啦圈在全校夺冠。“很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我也越来越自信了。”彭永奕说。
随着校园吉尼斯活动的深入开展,音乐、投壶、绘画、书法、立定跳远、诗词等各式各样的达人在“香樟少年大舞台”上崭露头角。长期坚持下来,不少学生都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成功,学校的教学质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慢的教育艺术]
1993年出生的张群抗是地道的安福人。从四川音乐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他做了一名园林设计师。园林设计师工作的快节奏,压得张群抗有点喘不过气来,虽小有所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2021年,安福县招聘中小学教师。从小就梦想当教师的张群抗第一时间报名,经过笔试面试,他如愿成了安福县城东学校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生活的美好其实都在慢时光里。”张群抗喜欢在语文课上穿插美术思维,带领学生无穷尽地遐想。“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引领。”他举例说,比如画一个圆,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O”,而孩子们却会想到鸡蛋、甜甜圈。
上个学期,张群抗的一堂古诗公开课在城东学校引发关注。那堂课,他讲的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如果按常规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相对难理解。我拿起绿色、粉色粉笔,唰唰几笔,大色块就铺满了黑板,荷花、荷叶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吸引力。”不仅他喜欢在绘画中表达美,而且学生也总能与他一起沉浸其中。那堂公开课,很多学生举起小手与他互动。有学生说,他画的荷花像美丽的姑娘露出粉红的面颊;有学生说,望着他画的画,好似能闻到荷花淡雅的花香。
张群抗乐于将语文与美术交替在慢时光里,贺琴则把教育当作慢的艺术。在她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那一片灿烂的星空”里,她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应该相信洒下的每滴汗水,都是在为花儿浇灌;落下的每个脚印,都是在为花儿施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默默前行,静待花开。”
作为安福县平都第一小学的语文教师,贺琴直言,教育需要给予学生关爱,充满智慧地给予学生温暖。在贺琴的班上,每周都会选择一天为“稀奇古怪甜蜜日”。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她都用小纸条写下“爬山”“枕头大战”等各种任务,而后装入小盲盒。在放学前,每名学生抽取一项任务,而后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任务,且拍摄视频见证。“我希望能把陪伴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一次又一次不重样的任务,使得“稀奇古怪甜蜜日”成了学生们每周最大的期待。
“应该是我这样的稀奇古怪,孩子们给我取名‘土拨鼠’。”贺琴很乐意接受这个绰号,“因为学生已与我打成一片。”她的语文课除了正常的教学外,有的时候也会“稀奇古怪”。上个学期,她正在课堂上和学生讲春天,恰好窗外下起了雨。“我立即把学生带到走廊上,让他们看雨。”那一刻,一群学生站在走廊上,安静地望着滴答不停的春雨,成了学校一道别样的风景,事后学生还把这场雨写进了作文。
学生陈至涵在她的作文里写道:“走出教室,雨水夹杂着小草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看着这春雨,心里却莫名生出一种解脱感。雨下得更大了,我趴着栏杆踮起脚,想伸手够到雨点。一滴雨点打在我的手心,凉凉的、痒痒的。无数个小精灵从我手中跳下去,落在石阶上,奏起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平日里,贺琴鼓励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爱好,要么会写,要么会画,要么会设计。也因如此,班上虽然只有40名学生,却有一本像样的班刊。在贺琴的鼓励下,爱好摄影的彭婷玉举办了个人影展。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虽然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却不让贺琴做任何准备,家长会上的课件制作、与家长的互动,都由学生自行完成,还能让每名与会的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
贺琴在班刊《求索之路》第一期的发刊词上这样写道:“这一年,我最想带领孩子们做的事,就是不遗余力地推动阅读和写作,让孩子们能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播撒美的种子]
2019年秋,王高章从金田中心小学选调到城东学校担任班主任。“有一天,我接到一名家长的电话,说要请我吃饭。”王高章委婉拒绝后,这名家长又多次打来电话,都被他拒绝了。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接到校长的电话,说有家长找他。到校长办公室后,他才发现,是家长要当面向他道谢。
原来,在校运动会上,该家长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孩子的鞋带松了,还不会自己系鞋带。王高章见状,便立即蹲下,帮这名学生把鞋带系好。恰好这一幕被家长志愿者看到了,用手机拍照后发到班级微信群,引来家长们赞声一片。
“我曾在村小任教3年,而后又在中心小学工作3年,选调到城东学校后,当了班主任,还担任教研组长。”王高章说,不论在哪,作为一名教师,他都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他们心里播撒一颗美的种子。“我是城东学校建校时的第一批年轻教师,有很多机会去独立思考,看到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就觉得特别有幸福感。”说到这里,王高章笑得特别甜。
城东学校校长刘善章,提出了“塑心、塑行、塑能”的德育理念。“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要从心开始,在言谈举止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不断塑造学生,才能教育引导学生茁壮成长。”他把这些塑造的终极目标确定为学生气质、品质的改变。
每天早晨,刘善章都早早地来到校门口,迎接学生进校,学生都会与他互相问好;每天中午,他又到学生食堂,陪伴学生吃午餐,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说。炎炎夏日,见忙碌的刘善章汗流浃背,有学生便拿出自己的小电扇给他吹。那一刻,刘善章特别有满足感。
在城东学校,每年的五四青年节,除了开展常规庆祝活动外,还固定举办八年级学生“14岁的集体生日”活动。“我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与每名学生深情拥抱。”刘善章介绍,在这一天,八年级的学生在教师、家长的见证下告别金色童年,唱响青春梦想。“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对自己负责。”刘善章说。
平都第一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黄安全,2008年到学校任教,从小喜欢音乐的他,建议学校组建管乐团。在管乐团组建之初,他提出,为了更好地训练和管理,管乐团整班建制打造。“一个班的学生,一起训练、演出,有利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训练没有场地,他就带着学生在铁皮房子里练。从嘴型、呼吸到吐音、演奏,每个人都恨不得泡在训练上。
日复一日,管乐团练有所成,第一次参加全省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就获得了一等奖,此后还在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合唱节暨首届学生器乐(管乐)节上取得好成绩。
如今的管乐团,训练条件已极大改善,早已名声在外。“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管乐合奏的《红星闪闪》旋律在平都第一小学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