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研究的智能化转型
作者: 罗毅 董丽丽摘 要:2022年是韩国《教育信息化基本计划(2019-2023)》实施的第四年。在前三年实施成果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韩国教育部制定了《2022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分别从创造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未来教育与研究环境、实现全学段教育信息化变革、提供以保障教育信息化公平为出发点的教育服务、构建促进教育信息沟通与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四个角度出发,提出韩国2022年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四大实施计划。面向未来社会变化,打造未来型教育与研究环境,扩大教育信息化革新范围,实现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革新,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两手抓,合力保障教育信息化公平是韩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特色。
关键词:韩国 教育信息化 智能教育环境 信息通信技术 人工智能
一、基本内容
韩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1996年起,韩国每五年制定一个教育信息化基本计划。2019年1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基本计划(2019—2023)》[1]是韩国教育信息化第六个基本计划,也是当前正在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政策。为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韩国每年对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主要包括《2019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2020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2021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和《2022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2]
《2022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的重点是将最新的智能技术融入教育信息化计划,打造以人工智能(AI)+ICBM(ICBM是物联网IoT、 云计算Cloud、大数据BigData、移动Mobile的缩写)为基础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教育信息化框架。该框架是指教育信息化由“互联网+”转化为“AI+”,利用AI技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例如,利用“AI+物联网”打造智能交互性教育平台和数字教科书,利用“AI+云计算”搭建一站式学术资料检索平台以及教育信息开放平台,利用“AI+大数据”搭建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和实现学术平台的资料智能推荐功能,利用“AI+移动”升级在线业务信息系统服务,实现移动端和个人计算机(PC)端的互联互通。该实施计划是教育信息化适应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旨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推进“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未来智能型教育环境”这一五年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计划
为进一步推进AI、ICBM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韩国《2022年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提出韩国2022年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四个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基础上,又详细阐述了具体目标,并基于计划目标提出了针对性举措。
(一)计划一:创造以ICT为基础的未来教育与研究环境
该计划的目标为构建未来教育环境,强化数字力量,加强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融合和智能学术研究。具体包括四个子目标。
目标1: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发、应用融合ICT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料。
韩国政府要求至2020年基本实现数字教科书的全面普及。在该目标实现后,自2021年开始制定数字教科书下载量目标:2021年下载量目标为1,432万次,实际完成3,665万次;2022年将下载量目标提升至4,398万次。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加强针对中小学课程数字教科书的开发,同时为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升级数字教科书的应用程序以及网页,增加实时语音传输以及蓝光过滤护眼模式等功能。
第二,增评应用数字教科书的示范学校。截至2021年,共有836所数字教科书应用示范学校,其中小学411所、初中288所、高中137所,2022年预计将数字教科书应用示范学校增加至1200所。
第三,构建以ICT为基础的教学、学习、评价支持系统。在小学三四年级全面普及应用AI定制的小学数学学习软件“哒哒!数学探险队”;普及英语口语练习软件“AI企鹅说”,该软件能够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AI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对话练习。此外,还将全面推进将国家标准学业成就评价转化为计算机评价。
第四,加强对新技术领域教育内容的开发,尤其强调数学和科学科目与新技术的结合。截至2021年,韩国已经开发包括以AI和社会、数据、探索与推论、机械学习与深度学习四大主题为核心的60门AI课程,计划于2022年将核心主题拓展至6个,并开发100门课程。
第五,加强教育信息共享服务,丰富韩国教育信息共享门户网站Edunet的教师—课程、学习、评估和活动资源(Teacher-Curriculum,Learning,Evaluation and Activity Resources,T-CLEAR)内容,提升软件和网页使用的便捷性,为教师、学生等提供在线学习区、知识中心等优质服务。
目标2:高等教育领域构建智能学术研究生态环境。
要求至2023年,获取120万份学术关系分析服务基础数据以及290万份开放型学术信息,发展5所直接连接学术研究信息服务的大学。其中,2019—2021年的年度目标为搭建新一代学术信息服务平台,2022年的年度目标为试运行该平台,到2023年实现相关平台的稳定运行。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构建学术研究资源数据库。为大学构建最佳的学术研究环境,加强学术信息的交流与互通,丰富韩国电子数据库(Digital Collection,dCollection)内容。2021年dCollection在线学术数据库共有163万篇硕博学术论文,计划于2022年扩展至168万篇。韩国教育部还将与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国会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协商,制定学位论文的dCollection在线审批程序。同时,还将增加对海外论文数据库的购买。
第二,改善各领域学术研究信息服务。利用大数据为韩国学术研究信息服务网站(Research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RISS)用户提供个性化学术信息推荐服务,同时优化在线论文投稿系统。加强针对残障人士等信息化弱势群体的学术信息共享服务,扩展RISS平台论文翻译服务范围,2021年RISS平台只能提供摘要翻译服务,计划于2022年扩展至目录翻译等服务。此外,新设韩国历史信息综合云计算系统,帮助学生一站式检索韩国国学相关资料。
第三,加强学术研究信息共享合作体系。扩大对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大学专利的数字信息使用权的购买,同时增设海外学术杂志支援中心(目前共有10所),扩充海外纸质学术资源。
目标3:加强数据力量以应对未来社会变化。
要求至2023年,开发12种信息化培训课程,普及70种信息通信理论,培养1,400名信息保护领域人才。其中,2022年的年度目标为加强AI、媒体、信息保护等领域的数字力量,加强对教师远程授课的培训。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促进中小学向AI融合教育学校转型。截至2021年,共有566所AI教育先导学校,计划于2022年达到1,000所。2021年AI融合教育高中共有51所,计划于2022年增加至56所。
第二,加强教师线上培训,构建新时代智能教师线上培训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制定课程,丰富线上培训内容。同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搜索服务,提升用户使用便利度。
第三,加强不同领域的数字力量。为增强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理解,在韩国学校媒体教育综合支援门户网站(Miriene)增加相关教育资料、研究资料和影像资料。同时,设立信息保护英才教育院,以初高中生为对象,培养保护数字融合产业信息的专业人才。还将设立信息保护教育中心,以公务员、私立学校教职员等为对象,提供针对性信息保护课程。此外,为强化预备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将未来教育中心的项目升级为以智能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项目,配备可进行线上教学的基础设施以及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设备。
目标4:打造未来教室。
构建学习分析平台,到2021年实现中小学无线网络全覆盖。2021年实现中小学无线网全覆盖后,2022年目标为利用ICT技术构建中小学探索型和体验型课程学习环境。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加强小学和初中数字教学基础设施构建。计划打造38万间全息学习空间,配备千兆级无线网络。持续监督公立学校智能教室以及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情况。
第二,打造未来教育体验馆。利用ICT基础设施,构建能够体验未来学校学习环境的未来教育体验馆。
第三,构建智能科学室。打造能够利用尖端科技进行实验的复合型探索活动平台,应用AR、VR技术开发新型中小学科学课程。
(二)计划二:实现全学段教育信息化变革
该计划的目标为将从小学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所有教育阶段纳入教育信息化范围。具体包括三个子目标。
目标1:扩大可持续性在线教育。
利用在线学习区的学校数达到5,500所,优化慕课平台K-MOOC,韩国开放课程平台(Korea OpenCourseWare,KOCW)讲义下载量达到890万次。2022年的年度目标为综合考虑小学、初中、高中、终身教育不同学习者的年龄和特点,改进平台功能。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改进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学公共平台的功能,新增出勤、板书、课程学习记录查询等功能,新增讲座和课堂视频下载等功能。搭建以AI分析为基础的“一对一”K-edu综合教育平台,并在平台上自由流通免费公共课堂以及个人上传的学习内容等。
第二,构建高等教育线上教育支援体系。各区域大学共用线上教育支援中心开发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同时线上教育支援中心为各大学提供线上课程制作所需的摄影棚、智慧教室等基础设施。
第三,开设终身教育线上公开讲座,开发应用AR、VR等新技术的新型慕课,并加强对K-MOOC的管理。截至2021年,韩国K-MOOC平台共有1358个相关讲座,计划2022年增长至1558个。与相关企业合作利用AI技术开发K-MOOC移动端等服务,2021年韩国移动端慕课的使用占比为20%,2022年计划将这一比率增加至90%。同时还将为长期会员提供个性化讲座推荐服务。
目标2:加强终身学习和就业信息管理体系。
构建个人终身学习履历管理体系,搭建教育和就业综合云计算平台。2022年的年度目标是提供定制化的个人终身学习履历和就业信息服务。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履历管理。通过加强国家学习履历管理系统与相关机构的联系,帮助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的运行,并计划于2022—2023年开通全民终身学习平台,为全国公民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履历管理服务。此外,还将构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学习履历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监测平台听课数据为学习者发放相关证书。
第二,加强定制化就业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体验未来就业的“梦想之路”平台。搭建在线就业创业体验教育平台YEEP18,为初高中学生提供虚拟创业体验支持。此外,为选择就业的高中毕业生搭建专用的就业支持平台——“高中学历JOB”,联通企业综合数据库和高中学历毕业生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构建青年就业信息系统,为大学生推荐与其地区、产业、工资待遇等相适切的工作。
目标3:深化教育行政服务,提高业务效率。
至2023年,Nice行政服务系统增加43个服务单位和256项业务,实现EduFine教育费用电子支付系统使用比率达100%。2019年的年度目标为构建大学综合教育信息系统,2020年的年度目标为搭建新一代EduFine教育费用电子支付系统,2022年的年度目标为优化管理各教育阶段的财政、设施、业务的智能行政信息系统。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行政信息服务水平。构建学前教育行政信息系统“智能Nice幼儿园”,试运行监控幼儿上学、放学安全的物联网通知服务。改善幼儿园入学管理系统——“初次上学路”移动端服务功能,新增反映家长意见、幼儿园和教育厅要求的平台。此外,改进私立幼儿园的教育费用电子支付系统K-EduFine,有效连接幼儿园学费、幼儿个人信息和学前教育行政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