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案五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作者: 张多献

[摘    要]“两案五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适应初中多学科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两案”即教案和学案;“五学”即导学、自学、互学、展学和固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要学习方法。将“两案五学”的学习模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两案五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多学科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中等水平中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思维,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从教师层面讲,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能够使教师从海量的批改作业、检查学生背诵等繁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更好地优化教法、开展教学研究等。多学科教学环境能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和各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合作学习”可追溯到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目前为止,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基础教育各个学段都有对合作学习的课堂研究。涉及的科目也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向多学科渗透。这些研究也都取得了可借鉴的实际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合作学习发展到现在,已是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概说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多学科教学背景下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课下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参考。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教师“减负”,同时优化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完成本组总任务前要先完成自己负责的小任务,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成功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获得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将明显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课堂任务参与度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展任务时需要与人沟通,协调小组成员之间关系,成功完成任务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在课堂活动开展中充当检查者、督促者、帮助者、评价者,教师身份由“教学主体者”转变为“教学主导者”;课后作业检查过程中,学生以两人为小组互查作业:如背诵、听写、默写等,教师只需要抽查部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通过这种作业检查方式,教师工作量明显减少,使教师有时间开展自我学习,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两案五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示例

本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理念认为:合作行为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智力行为,同时,合作性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学业技能和知识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他们将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用来进行学业学习。基于此,本课题将本年级四个班级分为实验班(1班和2班)和对照班(3班和4班)。实验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小组,每组四名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包括展示者、记录者、主讲者、板书者),小组长负责小组全部学生。实验班是在“两案五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两案即教案和学案。学案编制由“五学”构成:即导学、自学、互学、展学和固学。导学是在上课前教师引入本节课知识;自学是在导学后学生根据学案的问题设置进行自主学习;互学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讨论和探究;展学是在小组合作之后对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固学是本节课结束后的一个小型检测或总结。小组合作学习不但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下:小组中两两一组,互相检查背诵、听写;互相讨论问题……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示例1:

以北师大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材第4单元的第10课Going to the Doctor(Period 1)为例,“两案五学”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1.“两案”即教案和学案(略)。

2.“五学”的课堂教学环节。

导学(本环节2分钟):教师在PPT上展示以下问题,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后回答:

Do you have healthy habits? What are they?

Is it important to have healthy habits? Why?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追问: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are ill?

学生齐声回答:Go to see a doctor。以此引出今天的话题:Going to the Doctor。

自学(本环节10分钟):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学案“自学”部分内容,并尝试把答案写在学案相应位置上,提示学生写完后把笔放在桌子上。

(1)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hospital?

(2)What kinds of health problems do you have when you go to see the doctor?

(3)What does the doctor usually ask you do when you have a cold/...?

教师观察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作答后,请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认真听看看是否和自己的答案一致。

接着,教师让学生默读以下两个问题,带着问题听第一遍录音:

(1)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

(2)Who are they?

教师问:“Have you got the answers?”部分学生回答“Yes”,大部分学生回答“No”,教师继续问:“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it again?”学生回答“Yes”。教师再播放一遍录音。听过两遍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作答。教师找两名学生分别回答第一题和第二题。确认所有学生都正确作答后,进入下一环节。

听第三遍录音,完成教材第42页第2题:The patient’s form。这道题相对简单,听完一遍后,找一名学生说出答案,同时在PPT上展示标准答案,其他学生核对自己答案是否正确。

互学(本环节15分钟):提示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尽可能快地记录下医生与病人的对话内容,为下一步续写对话做准备。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由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续写对话“Going to the doctor”

Dad: Tom, it’s time to get up or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Tom: Dad, I am sick …coughing…

Mum: What’s wrong with you,Tom?

Tom: I don’t know. I am not feeling well…coughing…

Mum: (To dad) I think we should take him to the hospital.

(Then they go to the hospital)续写

首先,小组长确认这个对话需要四名角色:a doctor, Tom, Dad 和Mom。按照小组成员日常分工有展示者、记录者、主讲者、板书者。这次小组四名学生都要参与展示,并且四名学生都有展示的任务,因此,每一名成员都需要把对话内容记录下来。小组长担任“主讲者”,在展示环节介绍本组对话内容以及介绍角色身份。因本节课内容的实际需要,“板书者”不体现。

小组长讲清楚合作内容和要求后,各小组开始完成任务环节。学生热烈讨论,并及时记录下有效信息。各小组完成续写后,首先在组内开展角色扮演练习。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观察,给需要语言支持的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

展学(本环节10分钟):小组合作完成续写内容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全班8个小组都上台展示。上台展示的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必要时加入动作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及时修改自己组的文本,为更好地上台展示做准备。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就学生整体表现给出点评。

固学(本环节2分钟):学生可以用一句话说出本课自己所学所获。教师可以多叫几名学生进行分享,因为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学生感受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获得的内容可能也不一样。

作业布置(本环节1分钟):各小组在课后练习本小组续写的对话,巩固就医过程中的英文表达。

示例2:本节课学习内容课下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1)对话练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对课上续写的内容进行再次完善,对拼错的单词、使用的不妥当的句式进行修改,全组成员均不确定的地方请教其他组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请教老师进行修改。修改好的稿子小组成员每人重新抄写一份,然后带领组员分角色练习对话,再次巩固练习就医常用英语句式。

(2)单词学习:对本课出现的英语单词小组长组织大家再次学习(课前教师已对单词进行逐个讲解,包括发音和举例造句)。小组内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大家对单词的发音进行再次确认,保证每名组员做到会读单词。然后两两一组进行练习检查。确保每位成员都会读单词之后,小组成员各自开始记忆单词。学生根据自己记忆单词的方式,可以抄写多遍进行记忆,也可以按照读音和音节的方式记忆单词。等全组成员都表示单词全部会背会写之后,小组长请其他组英语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听写。负责听写的学生念英文,本组成员写英文和汉语意思。听写结束后,小组四名学生互相交换批改。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价值与实践反思

(一)研究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学生课下合作检查背诵、听写等任务,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自我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

1.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积极思考、提高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学生课后作业检查以小组形式互查,这样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和自学,进而提升教师个人发展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知名度。

4.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上课的身份,从原来的“一言堂(讲学)”变为现在的“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的作用就是(导学),减轻了教师上课的负担;课下学生互查作业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有时间开展自学和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所以参加研究的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满意度较高。

5.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找到了学习的自信心,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满意度较高。

(二)实践反思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学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合作不充分。本课题从开始研究到现在,学生经历了线下、线上再到线下的切换,所以线上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不充分。原因可能是学生离开了教师的视线,被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减少,个别学生就有些懈怠情绪。另外,线上教学时,课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开展的活动次数减少,学生不能面对面检查背诵和互相督促。另外,疫情原因,能够开展的学生活动也相对减少,学科竞赛类活动数量不足。因线上课时间跨度长,回到线下教学后,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又重新需要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培训,有些重复劳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