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设计的四个原则
作者: 贠发群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多元的,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我们的课堂将会更加高效。
一、坚持有趣的原则
一旦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了,学习自然水到渠成。一位教师在讲“能被2、3、5整除的数”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环节——
这位教师上课就给学生讲:“我会魔术表演。从分开的两堆扑克牌里面,同学们可以随意抽一张,然后放在另外一堆扑克牌里随意洗牌,我能迅速地找出那张牌。”一名学生抽一张牌,放到另一堆里后反复洗了好几次,才递给老师。当这位教师迅速找出了刚才抽出来的那张牌时,学生直呼神奇。
等到教师说出魔术的奥秘时候,学生才明白,原来老师把一副扑克牌分成了一堆红的,一堆黑的。同样方法,这位教师又把扑克牌分成了能被2整除的和不能被2整除的两堆,又演绎了一个魔术。学生在深感佩服的同时,也顺利掌握了能被2整除的数。
一副扑克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学会了更多数学知识点。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坚持有效的原则
有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这里的有效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指有效果,即通过一节课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如果没有,学生则不能掌握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就是徒劳无效的。第二个是指有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更快地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同一个问题,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顺利解决,这样就能体现出高效。
三、坚持有用的原则
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的出台,更是强调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新的目标,讲究的是学生吸收、消化了课堂知识就能在实践中运用,通过学习课堂上的某种知识就能掌握处理同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把握好预设和生成
预设就是课前准备好的内容,比如,教师备课时设计好的环节和各项流程都属于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上随即发生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事情,对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生成机会要把握好。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点化,要比单独进行专项教育效果好得多。
比如,一次全乡赛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认识人民币》,给每个学生分发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问题布置后,一名学生突然拿着一枚5分面值的硬币大声说:“老师,这个是假的。”当时,正在授课的教师一下子蒙了,停顿了一会儿才又继续授课。如果那位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来一次真假货币的辨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人民币,会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案例。
(责 编 阿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