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张炎

“双减”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校园,让学习回归课堂。这是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认识,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导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把“双减”政策落实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要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设定。教师应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学校先动、教师主动、家长心动,共同配合,促进学生行动,才能让“双减”真正落地见效。

一、应教尽教的教学策略

(一)应教: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造桥选址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这个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用数学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来解决;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三视图的知识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时,我们要创设具有创造力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logo,培养创新意识。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要让学生具备数据和模型的观念,学习代数、函数或方程模型(其核心是建立模型);然后,研究代数式、函数的性质,方程的解(以方法的掌握和获取为目的);最后,回到现实问题,对这个模型进行改进和验证(从能力和素养的概念出发)。

例如,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它是一种轴对称的形状(概念上的知识),“三线合一”的二项可以推论为三项(方法论知识),证明的简化(价值知识)可以通过“三线合一”来实现。不管是代数的学习,还是几何的学习,都需要四个层次的逻辑:抽象、概念、方法论、领悟和运用知识。这四个层次都指向了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三会”目标,也就是初中数学要教的内容与要求。

(二)尽教:数学教育的价值

教师要有单元结构的观念,要把细节都放在一个有组织的模型里。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注重知识结构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教师对教学材料的认识和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若说“应教”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方式甄别,那么“尽教”则是如何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

因此,教师讲授时要注意学生的知识生成途径和知识的脉络。

二、应用现代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根据“双减”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多媒体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数学现象,把相对抽象的知识转换成视觉上的直观认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课堂容量,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课堂学习环节可以设计成“游戏闯关”的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比如,一次函数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函数的起始,如果能够掌握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学习方法,将会有助于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研究一些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需要应用多元化的手段来展现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性质等知识,并通过对一次函数的图像进行可视化演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现与课堂相关的知识,使教学效果更好,从而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三、改变教学理念,提升解题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全部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展开的,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习,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预先设定的思维模型实行探究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授《概率初步知识》这节课中,因为概率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而初中的课程中所包含的概率概念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主体,采用更为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教师要对学生通过探索获取知识进行鼓励,促使学生及时总结和整理,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自行完成相关任务,从而提升其整体素质。

四、形成教学反思,理解抽象知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反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一方面,教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有兴趣。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可以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其结合真实的课堂教学状况,对教学目标和方法进行优化。

比如,在实数的教学中,平方根与立方根内容比较难,学生不好掌握。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必须进行反思,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情况和学习成效,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并建立起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全面了解实数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切实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清晰地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