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儿童的表达更精彩

作者: 邓静 陈岚

游戏,让儿童的表达更精彩0

前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一早,在幼儿园三楼平台的一角,孩子们发现了一个小水坑,纷纷议论起来。

恩恩说:“小心,别踩,鞋子会被打湿的。”

兜兜说:“你看,这样鞋子就不会被打湿了。”

只见兜兜把积木放进小水坑里,像走在小石桥上一样走在积木上,顺利走过了小水坑。

辰辰见状,说:“兜兜,你好棒呀!这样我们走过去鞋子就不会被打湿了,要不我们在小水坑上搭一座桥吧!”

恩恩说:“对呀,搭一座桥,这样小朋友们来玩儿就不会把鞋子打湿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搭桥呢?”

兜兜说:“就用积木呀,活动室里有不同形状的积木,肯定能搭起一座桥的。”

于是,孩子们商量着尝试用积木搭一座桥。

教师看到后说:“你们在搭桥吗?搭的是什么桥?你们见过桥吗?”

兜兜抢着说:“我见过!我在百花潭公园里见过直直的桥,我们要搭一座很长很长的、直直的桥。”

于是,孩子们又开始讨论起来:“百花潭公园里的桥有很多,我看到过一座有屋檐的桥,你们见过吗?”“我也见过这种桥,从很远的地方看,还以为是一个亭子呢!”“它是廊桥。”“公园里还有很多座桥,非常漂亮,很多人都喜欢在桥上拍照。”……

“百花潭公园里的桥”这一话题一出现,便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每个孩子都说了自己看到的不同特点的桥。孩子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在成都百花潭公园游玩时常常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桥,不同结构、不同风格的桥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公园里的桥造型多变,装饰特点别具一格,各种类型的桥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基于孩子们对桥的兴趣,我们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以“桥”为主题的建构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如何支持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表达,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呢?我们以中班建构游戏“桥”为例,浅谈教师是如何在建构游戏中支持孩子的多元表达,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发展脉络,从而帮助孩子实现经验的拓展和重构的。

百花潭公园里有哪些桥

班里有很多孩子住在百花潭公园附近,常常会到公园里玩儿,一说到百花潭公园里的桥,孩子们都格外高兴,纷纷讨论着不同造型的桥。

豆豆说:“我见到的桥是弯弯的,像一个半圆形横在水面上。”

恩恩说:“弯弯的桥是什么样的?桥应该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呀!”

满满说:“我也见过中间高、两边低的桥,百花潭公园里最多的就是这种桥。”

轩轩说:“有的桥就是弯弯的,像一条蛇一样。”

芒果说:“公园里的桥太多了,每座都不一样。”

教师说:“百花潭公园里的桥有很多种,每座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名字。”

于是,在家长的支持下,周末亲子游开始了,孩子们通过游览百花潭公园,获得了很多关于不同的桥的信息。

乐乐说:“桥面弯弯曲曲的是曲桥,是我最喜欢的桥。”

豆豆说:“桥面是拱形的,可以上坡也可以下坡的桥叫拱桥。”

教师说:“这些桥还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芒果说:“有的桥面比较宽,小车可以通过,有的桥面比较窄,只有人能通过。”

恩恩说:“百花潭公园里的桥有木头做的,也有石头做的,每座都不一样。”

乐乐说:“柱子才是木头做的,桥都是钢铁做的,像房子一样,这样才结实。”

豆豆说:“可是我看到的桥都是石头做的呀!”

兜兜说:“我发现拱桥的桥面、围栏、台阶都是石头做的。”

恩恩说:“每座桥修建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百花潭公园里有哪些桥”这一问题的引导下,教师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查找资料,通过实地参观、交流讨论等方式认识不同造型的桥,发现每座桥的特点。在交流分享中,孩子们了解到桥主要由桥墩、桥面、斜坡或台阶等组成,有曲桥、拱桥、廊桥等。他们开始关注并区分桥的建造材料,发现有用石头建造的,也有用木头建造的,等等。通过调查,孩子们对百花潭公园里的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搭建桥的兴趣也更浓了。

画什么样的桥

孩子们心目中的桥千姿百态,他们想先画出百花潭公园里的桥。

芒果说:“百花潭公园里可以划船,我画的桥是有桥洞的,船可以从桥洞里穿过。”

满满说:“可以多画几个桥洞,这样船通过桥洞时就不会拥挤,可以从不同的桥洞里穿过。”

豆豆说:“桥的大小、宽窄都不一样,洞口的大小也应该不一样,不是每条船都能穿过同一个桥洞的。”

芒果说:“我可以把桥面画宽一点,桥墩画高一点,这样船就可以通过了。”

依依说:“我画的这座桥只有两个桥墩,这是拱桥,它上面还有高高的亭子。”

丁丁说:“拱桥上怎么会有亭子呢?拱桥中间是拱起来的,亭子在上面不会倒吗?有亭子的是廊桥。”

依依说:“我画的是拱桥,我最喜欢百花潭公园里的拱桥了。”

乐乐说:“我画的桥也有亭子,但是我画的桥墩比较多,桥墩多,桥就稳固,不会被河水冲走。”

丁丁看了看大家的画,连忙说道:“桥的桥墩最重要了,桥墩不稳,桥肯定会倒的。”

乐乐点了点头,然后又疑惑地问道:“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画的桥怎么没有台阶呢?桥的两边应该都有台阶,这样游客才能上桥和下桥。”

芒果说:“有的桥是有台阶的,有的桥既有坡道又有台阶,还有的桥除了桥面什么也没有,每座桥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建造方法不一样。”

在孩子们对桥积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后,绘画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经验成了孩子们绘画时想表达的要素。在绘画时,他们发现桥墩越多,桥就越稳固。在讨论桥的台阶时,还得出了每座桥的结构及建造方法是不一样的结论。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不断丰富对桥的结构的认识。

怎么帮助孩子们在画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认知经验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我们请家长陪孩子再次游览百花潭公园,并以“各种各样的桥”为话题,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公园里的桥,了解桥的名称、形状与结构,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我们还为孩子们录制了百花潭公园里的曲桥、拱桥、廊桥的视频,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桥的结构,并将自己的发现通过绘画的形式表征出来,为接下来的建构游戏做准备。

搭建百花潭公园里的桥

通过前期的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孩子们迫切地想到户外的建构场地中去实践自己的搭桥构想。于是,孩子们关于桥的户外建构游戏正式拉开了序幕,但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搭建廊桥吗

孩子们在用积木搭建了拱桥后,对搭建桥的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搭建廊桥时,他们希望寻找到更多的材料用来搭建桥面、栏杆和台阶等。因此,孩子们开始了对搭建材料的新一轮探索。

笑笑说:“我想试试用梯子搭桥。”

聪聪说:“我们一起把梯子抬过来,用纸箱做桥墩,把梯子架在纸箱上试试,看会不会倒。”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梯子总是会倾斜。

笑笑说:“你们把梯子拿起来,我来调整一下纸箱。”

调整后,桥终于初见雏形。荩一说:“梯子上面空空的,人走上去会掉下来的,我们需要在梯子上铺一层长条形的积木。”

笑笑说:“我和聪聪去拿积木,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搭廊桥顶。”

孩子们在材料区看了很久,选了一些宽窄、长短不同的长条形积木,铺到梯子上面试了试,最终选了一种宽窄和梯子差不多的长条形积木。于是,他们开始用积木铺起了桥面。

孩子们从讨论想用什么样的材料搭建廊桥,到自主列出材料清单,准备用梯子、纸箱、积木一起来搭建廊桥,搭建思路逐渐清晰。他们充分运用各类材料自主创作,搭建出了一座造型特别、极富创意的廊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们多渠道收集材料。材料是实现表征的手段和载体,低结构材料功能多元、可变性强,有利于促进孩子不断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孩子的想象与创造,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搭建,孩子们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积累了材料使用、结构设计、协商合作等实践经验,他们一直专注于改进桥面、桥墩,以使搭建的桥更加稳固。考虑到孩子们的游戏需要,我们提供了更开阔的搭建场地和更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可以合作搭建,尝试以百花潭公园里的拱桥和廊桥为搭建原型,学习整体布局,帮助他们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调整,从而引发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廊桥为什么总是会倒

孩子们有了第一次搭建廊桥的经验后,信心更足了,想尝试搭建结构更复杂的廊桥。于是,他们对不同结构、不同造型的桥再次进行观察,发现廊桥的桥面很宽,有多个桥墩巧妙地支撑着桥面,桥面上还可以建造廊屋。这样的造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于是他们收集了很多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准备继续搭建。

沐沐说:“这次我们收集了很多奶粉罐,因为廊桥上要搭建廊屋,所以桥墩就改用奶粉罐来搭建吧!”

旭宝说:“这个主意太好了,奶粉罐比较大,搭建的桥肯定会更稳固。”

说着,沐沐、旭宝、恩恩一起搬来了奶粉罐,一边搬一边进行垒高。

旭宝说:“每个桥墩用3个奶粉罐就可以了,太高了我们不好搭建廊屋。”

大家听完后都表示认可,认认真真地搭建了6个桥墩。

沐沐说:“现在我们可以把梯子放在桥墩上了。”

恩恩说:“大家要小心,轻一点,旭宝,你放这边,童童你放那边,沐沐,你……”

就在大家刚松手的时候,桥面突然倒塌了……

童童说:“我们又要重新搭建桥墩了。”

说着,大家拿起奶粉罐重新搭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搭好了桥墩。

凤仪说:“桥墩之间的距离太远了吧,能再近一点吗?”

童童、恩恩、凤仪三个人一起调整了奶粉罐的距离,可是没多久,桥面还是倒塌了。小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怪谁,大家决定再搭一次。

兜兜感到很疑惑:“桥怎么还是会倒呢?”

教师说:“你们搭的这些桥墩对齐了吗?”

听了教师的提问,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桥总是会倒的原因,宾宾说:“我们再试一试吧!”

接着,孩子们不断调整奶粉罐的位置,先将桥墩对齐,再放上梯子。这一次,孩子们高兴地说:“我们的廊桥桥面终于搭好了。”

在遇到搭建的桥不稳固的问题时,孩子们通过对桥墩选材的分析,知道桥墩与桥面的重量会影响桥的稳定性,学会了目测桥墩间的距离,判断其是否能支撑起桥面。当连续遇到几次桥面倒塌的情况时,他们坚持不放弃,不断调整,反复尝试。最终,孩子们通过大胆想象和改造,设计出了造型独特的廊桥。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搭建游戏后,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他们希望用更多更具稳定性的材料替代积木进行搭建,我们也根据他们对材料的需求,和他们一起收集了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有了这些材料,孩子们的游戏积极性更高了。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搭建,并给予孩子适时的支持。例如,在遇到桥面反复倒塌的问题时,问孩子们“桥墩对齐了吗”,帮助孩子们发现问题,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让孩子们感受到搭建成功的喜悦。

拱桥的台阶怎么搭

孩子们在搭建桥时,第一步会搭建桥墩,第二步会搭建桥面,第三步会搭建台阶。他们对桥的认知经验已经较为丰富,知道台阶是从桥面层层递减到地面的,但是搭建台阶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

浩浩在地上铺了很多积木,一层又一层,但由于铺得太高了,搭建的台阶一碰就倒了。

文文说:“你这样铺很多积木,浪费了很多材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