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见”燃灯,促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 陈一芹

教育,着眼于每一个孩子,在于点亮每一个孩子心灵的灯盏。

全力打造成世界级创新型教育,把南山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是“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南山教育的发展目标。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南实”)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南实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近年,南实的发展进入了“传承创新,内涵发展,打造高质量紧密型的实验教育集团”崭新阶段。南实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综合相关因素的前提下科学确定了重要的发展目标——“高质量”“紧密型”“实验”,这一目标的达成其内在旨归始终是为了全体师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与健康成长。

一、学校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

学校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规范”和“秩序”的建立,是管理的基础性架构,而并非是管理的最终指向。管理也是一种教育,不同的管理方式蕴含着不同的教育。“一位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毫无疑问,管理应该使一所学校充满活力,使每一位师生充满激情,能让全体师生为实现学校的共同发展愿景而自觉工作与学习。理念对了,教师、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撑起的就是教育的百年大计。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无论岁月如何淘洗,也不论教育如何改革,愈显稳健厚重的仍然是贯穿了整个民族发展的传统精神与道德,其中儒家文化更是不断被提起与重新认识。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对教师来说,需要践履仁道,传承真爱。南实是南山区教育局所属的十二年一贯制公办教育集团,现今有14所分校,是一所有着90年办学历史的集团化名校。南实地处改革创新之城的深圳南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创新基因。为了培养完整的人,达到至善之美,传承“教育就是播种爱”办学理念与“上善若水,学行天下”校训,南实于近年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的管理理念,把“接纳每一个孩子,看见每一个孩子,成就每一个孩子”作为集团全体教职员工履行的日常行为准则,要求南实人以 “看见”为抓手,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与无私奉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尊重学生的个性,接纳学生的差异。

二、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成就,无不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好学校”就像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像人一样有生命、有灵性:它应是一个能够让孩子实现梦想的地方,而不应只是规划孩子发展的地方。今日之南实,正是这样的“好学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是南实的办学追求与教育愿景。

教育的使命,是设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教育需求,提供适切的教育环境,尽可能使学生发挥潜能。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脱颖而出,南实实施学生成长“远航计划”、教师发展“领航行动”、家校共育“护航计划”,同时为各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小初高一体化的培养机制,以研学探索扩展学生视野,以独特能力评估为个性成长助力。南实成立了少年文学院、少年外语学院、少年理工学院、少年创新学院、少年体育学院、少年艺术学院、少年融媒体学院七大成长学院,开展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社会实践活动、专家讲座等课程活动,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和特长发展提供平台、创造路径。

青少年成长学院是南实在综合考虑时代需求、大湾区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等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的探索,是南实集团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之举。成长学院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关键能力,成就每一个孩子,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之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学校经过评估审核后,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围绕个体特性,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托举每一个梦想。教师与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摆渡人”,而学生能够真正在自主探索中发掘自身的潜力、看见世界的奥秘。

学生个体生命呼唤教育要关注他们的生命活动。南实提倡的“看见”,就是以孩子发展为中心、进入生命构建层面的教育,是一种尊重孩子发展差异、充满人文期待的教育“公平”;是给每一个孩子赏识与尊重,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生命体验、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独特生命个体的教育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志趣,引爆孩子本身巨大的生命能量,寻找让生命燃烧的力量,点亮生命的精彩,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永远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一扇机会之窗。

三、以“学术委员会”为抓手,促高质量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将使人产生自信。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一所优秀的集团化名校,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各种人才的胸襟。南实以文化管理学校,尊重生命,以文化人;以“看见”作为管理杠杆,给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为孩子创设成就梦想的空间,撬动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南实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其未来工作方向主要包括学校科研助力、学科科研指导、基础性评价、课题评审指导、协助课题研究、科研带教结对指导、集团一体化发展指导等等,致力于提升教师学术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集团各分校共同发展。如集团总校长以及各分校的学校领导及艺术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南头小学、荔林小学、麒麟小学六年级3个班学生在各自会场线上线下联动,共上《遇见敦煌·丝绸之路》一课。课堂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直播连线敦煌研究院郭老师云参观博物馆及观后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开发、发展历史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馆校结合是提升美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美术、人文、历史、信息技术的结合也是跨学科融合的实践。

教育是一条河流,是一个指向未来的事业。2022年7月,以“大志、大爱、大气、大为”为特质的南实学子精神画像出炉,“之于德育,它是塑造南实学子的精神塑造,是集团德育工作的内化。之于学生,一方面,以此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按照精神画像成长;另一方面,让精神画像根植于学生内心,成为伴随一生的身份标识。”

毋庸置疑,因为“被看见”的教育气度与情怀,南实少年是幸运的,他们相信自己有无限美好的可能而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他们在南实的校园中被老师、朋辈点亮过,自然会用爱与智慧去点亮并温暖更多的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