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究

作者: 陈莲英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究0

【摘要】小学英语是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视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师应以跨学科的视野开展教学,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学习、理解、利用英语,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莲英(1977—),女,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简称《方案》)指出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要求教师“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学习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能够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英语学科的立场,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以主题为核心和纽带,统领、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不同学科的知识围绕主题聚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然而,不少教师对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仍存在困惑,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对此,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为例,论述具体措施。

一、立足学科主干,确立合适的跨学科主题

开展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是确立跨学科主题。教师要应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维,综合分析各语篇内容,整合梳理单元知识结构,精准确立跨学科学习主题,以任务或项目为驱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效引领学生进行单元主题意义探究[2],开展主题知识体系化、结构化的深度学习,提升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整合语篇,提炼单元主题

教师将本单元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为“Changes in school”,主要学习描述学校的变化和身边环境的变化;第二课时为“Changes in ourselves”,主要学习描绘人物变化的表达;第三课时为“Changes in dreams”,主要通过主人公的梦境,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第四课时为“Changes in the world”,主要学习人类生活、地球环境的变化,提出使世界更美好的建议。基于此,教师将本单元的主题确立为“Changes around us”,引导学生用所学英语知识描述自己及身边的各种变化。根据单元主题,教师设计本单元的内容框架,从而围绕单元主题,有效联结各课时教学内容。

(二)紧扣跨学科主题,建立进阶概念群

合适的跨学科主题应能够体现本学科的核心内容,联结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并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接受程度,同时具有可操作性[3]。教师基于单元主题整合单元各语篇内容后,确立合适的跨学科学习主题,关联与该主题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建立进阶概念群,有效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如此,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锻炼思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在本课例中,教师将跨学科主题确定为“Changes make life better”(变化创造美好生活),并将四个课时的主题设定为跨学科学习的子主题。然后,教师以英语学科为主体,融入信息技术、科学、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劳动等相关学科知识,使之聚合成跨学科学习主题下分层进阶的多维概念群,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具体内容如下。

在子主题1“Changes in school”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以英语学科“用英语描述学校过去与现在的状态和变化”为主体,融合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百度、互联网等信息工具搜索、学习人类登月相关知识”;科学学科“了解人类首次登月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感悟科技强国”;美术学科“对比学校新旧图片,从环境、设施等谈论变化”等内容进行探究。

在子主题2“Changes in ourselves”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以英语学科“用英语过去式和现在式表达自己和他人的变化”为主体,融合美术学科“通过迷你手抄报比赛的形式,复习谈论生活变化,导入学习新话题,完成创作成长相册的学习任务”;音乐学科“用熟悉的旋律吟唱学校和我们的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体会‘人人都在变化’的道理,形成‘勇于接受自我、完善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正确价值判断”等内容进行探究。

在子主题3“Changes in dreams”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以英语学科“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梦境,发展语言能力”为主体,融合科学学科“了解猎豹等动物的奔跑速度常识,理解英语文本”;道德与法治学科“勇于将自己的烦恼、恐惧讲述给父母、老师和朋友听,学会释放内心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等内容进行探究。

在子主题4“Changes in the world”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以英语学科“用英语描述人类生活的变化”为主体,融合科学学科“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品质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美术学科“以图片对比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过去、现在、将来的差异”;劳动学科“学会正确进行垃圾分类”;道德与法治学科“形成‘从我做起,人人是环保小卫士’的正确价值判断”等内容进行探究。

二、设计真实任务群,驱动主题项目探究

变革育人方式,实现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的真实转化,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课堂上,学生要从倾听者变成对话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4]。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生为本,以加强课程综合为抓手,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5]。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要基于真实问题,设计关联、递进、开放、具有实践性的任务群,驱动学生合作探究主题项目。如此,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本位到素养培育的育人转化。

教师围绕 “Changes make life better”的跨学科主题设计三个具有递进性的任务群(如图1所示),从而有效促进跨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

任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Task 1“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school”中,教师以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嘉宾到校参加开幕式以及参观校园。因此,学校要“set up a school history interpretation group”。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情境中的活动,化身小解说团成员,从设备、环境、设施三个方面的变化向嘉宾介绍学校的发展变化。在该学习任务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探究,有效进行合作,灵活运用和迁移英语知识。

在Task 2 “Share the changes in ourselves”中,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自己的外貌、性格、喜好出发讨论自己的变化,再介绍自己的能力变化,最后谈论自己的梦境变化。讨论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开展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制作自己专属的成长相册。该学习任务聚焦学生自身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个人思考、同伴交流、制作专属相册等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综合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

在Task 3“act out as a museum announcer and a visitor”中,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扮演博物馆讲解员、观众。学生需要从科技进步、生活方式、地球破坏等方面介绍世界的变化,并提出自己对世界发展变化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个人见解需要具有辩证性,如科技发展变化一方面促使人类生活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此学习任务具有综合拓展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三、关联任务群,开展“证据集”多维评价

《课标》指出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评价对反馈教学和促进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评价是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否达成预期结果进行综合性判定的过程[6]。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收集与任务群关联的“证据集”,能有效评价学生在各个任务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多维发展。

在本课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开展的评价活动具体如下。

在Task 1“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school”中,评价的依据是学生能运用“There was/were”和“There is/are”等核心句型,从学校环境、设施、人物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描述,从而深刻感悟学校的变化之大,意识到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在Task 2“Share the changes in ourselves”中,评价依据是学生能从自己的外貌、性格、喜好以及艺术、体育技能等方面,将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运用“Before, I was/could/liked....”和“Now, I am/can/like....”等核心句型表述自己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同时能迁移运用核心句型“Before, he/she was/could/liked....”和“Now, he/she is /can/like....”准确描述同伴的变化。此外,评价依据还有学生能按要求制作专属成长相册,并用英语流畅进行小组交流、展示与分享。

在Task 3“act out as a museum announcer and a visitor”中,评价的依据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介绍科技进步、生活方式变化、地球破坏等内容,并深刻体悟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出关于环保的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要合理设计和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学科主干,确立合适的跨学科主题;设计真实任务群,驱动主题项目探究;关联任务群,开展“证据集”多维评价。由此,才能促进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高效开展,有效提升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落实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蔷,刘诗雨.指向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的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定位、内涵、理念、目标、要求及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3(7/8):3-10.

[2]黄芸.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3,46(8):13-17.

[3]张鸿儒,王小莲.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主题选择的“五项原则”[J].中小学管理,2023(5):17-19.

[4]郭华.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育人质量的一条新路径[J].人民教育,2023(2):25-27.

[5]李琪,张雨强.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价值及其实践路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46(3):31-36.

[6]詹泽慧,季瑜,赖雨彤.新课标导向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开展:基本思路与操作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1):49-5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