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策略
作者: 王俊【摘要】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经验,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究体验式写作教学的优势,从创设良好情境、设计思考问题、开展多彩活动、创新评价方式等方面,解读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路径,为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深度感知搭建平台,强化初中写作教学效果,改善目前写作难、难写作的现象。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王俊(1977—),女,安徽省霍山第二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理念部分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强调以体验的方式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身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将体验式教学法渗透于初中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主动投入写作学习中,通过亲身体验,写出更加写实生动的文章,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一、体验式写作教学的优势
“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强调亲身经历。目前初中生写作中的问题即缺乏对事物的感知,在写作中难以抒发自身情感,文章刻画生硬且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初中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面对部分写作题目,其在生活中并未经历过与之相符的事件,所以不知道如何下笔。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积累生活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写作教学中,能够突破传统单一化的讲解模式,帮助学生摆脱对例文的依赖,使学生基于自身情感体验进行创作,使得文章更加生动立体。与此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写作学习的趣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1]。
体验是帮助学生升华情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体验为主,以讲授为辅,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体验中体会情感,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体验式写作教学是一个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一)以“体验”为基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托尔斯泰曾说,优秀的作品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在体验式写作教学中,倘若教师直白地进行讲授,逼迫学生对所提出的内容产生情感,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还极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此,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时,要注重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及思维发展特点,创设适合其情感产生的情境,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1.在导入部分创设情境
导入活动的开展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应注重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以言语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持,以生活为抓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后续写作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观点要明确”一课为例,这一章的写作任务为议论文的创作,学生需要明确态度,学会从现象中提炼观点。在开展写作训练前,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放学期间校门口马路上的图片。在图片中,许多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将车随意停放在路边,造成大面积堵车、交通秩序混乱,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学生在脑海中回忆父母在接送自己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过扰乱交通秩序的情况,将自己代入堵车的情境中,在情境中体会遇到堵车情况时的心情。教师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从家长、学生、学校管理层面出发对堵车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思考引发这一现象的根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学校应该加强对校门口的管理”“家长应该在远离校门口的位置接送孩子”“学生应对家长的行为进行监督劝告”等观点。在分析环节结束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并让学生将在上一环节提出的观点进行延展,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揭示事情的本质,使得观点更加明确。
2.在写作中创设情境
在导入环节结束后,学生对写作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科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与写作教学目的相吻合的趣味情境,从而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写作任务[2]。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学习缩写”一课为例,“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在指导学生缩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只关注到了“缩”,却并未对缩哪里、如何缩进行细致考量,学生缩写内容与原内容有较大差异。这时,笔者以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影视剧片段。片段中,关羽说道:“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张飞则答:“俺也一样。”关羽又言:“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张飞再答:“俺也一样。”张飞憨厚朴实的人物形象惹得学生哄堂大笑。当学生沉浸在情境中时,笔者顺势提出“如果你是张飞,你会怎样回答”的问题,促使学生换位思考,了解如何利用缩写的方式对原句进行高度概括。在富有趣味性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基于关羽的话语进行总结,提炼重点,理清思路,在不随意增添内容、不改变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缩写的技巧与方法,有效解决了先前的问题。
如上,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深入情境内容,在情境体验中掌握不同文章体裁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有效提高,提升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二)以“体验”为保障,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开展写作训练时,只是简单地指导学生学习优秀作文模板,并让学生按照模板内容开展写作。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会限制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体验式教学的支持下应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作答,在思考中激发自身积极情感,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立体。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扩写”一课为例,“扩写”即在掌握原文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找准扩写点,发散思维,大胆创作。在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与缩写学习相同的问题,即无法找准扩写点。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先以较短的句段开展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语段: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基于这一语段,笔者带领学生前往室外,实地感受大雪天气的温度特点,用手指去触摸雪,感受雪花在指尖融化的温度。在体验环节结束后,教师提出相应问题:1.雪花是什么样子的?2.雪花在天空中飞舞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姿态?3.你站在雪中心情是怎样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回忆在体验环节所产生的情感,并在“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语段中,添加“一片片晶莹的雪花飘落,像是芭蕾舞演员在空中做着高难度旋转动作”“伸出手感觉指尖一阵冰凉,想要仔细观察的时候,雪花已经在指尖融化了”“飘落的雪花唤醒了我心中那份遥远的记忆,它是冰冷的、倏然而逝的、宝贵的……”融入学生真实情感的语句更加立体、真实。学生在体验中掌握了文本扩写的相应技巧。
如上,通过设计问题,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活跃思维,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写作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写作时细致思考的良好习惯,助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以“体验”为创新,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体验的艺术化表现[3]。考虑到初中语文写作较为枯燥,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体验的过程中,应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有意识地为其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以活动为突破点,使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由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火花,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有创意地表达”一课为例,“创意”是指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指从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比如,《孔乙己》采用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凸显他人对孔乙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态度;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则以孩子的视角,表现对成人社会的批判;《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巧妙地通过记叙一滴水的经历来描述丽江的山水景物。以上都是有创意地表达的典型范例。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写作主题设计舞台剧、小品、话剧等,创新表现手法,通过表演的形式为其他同学呈现文章内容。部分选择“春天的色彩”这一写作主题的学生与同伴合作,布置春天的花园的场景,并扮演相关角色,如刚探出头的小草、发芽的柳树、飞舞的蝴蝶等,直观形象地向其他同学展示春天到来的情景。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体验,能够感受不同植物在春天的生长历程,从而灵活选择文体,以植物的视角娓娓道来,展现春日的别样风姿及色彩。
如上,通过开展活动,教师能够突破传统写作教学的桎梏,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亲身体验,发挥想象力。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感悟,从而做到“下笔如有神”。
(四)以“体验”为突破,创新点评,强化体验教学成效
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结。在体验式教学的支持下,课后评价总结也是升华学生情感,进一步提高其写作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评价的重要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其参与作文的评改,促使学生积累经验,及时认识到自己在写作环节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汲取他人经验,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一课为例,在写作任务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基于对议论文的理解,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的文章,并进行批注,用铅笔在文章下方写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文章中描写得较为真实的内容。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由写到读的转变,进一步精读文章,梳理文章语序。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与同桌相互交换文章,阅读他人文章,并利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文章中标记论证合理、论据恰当的句子以及论证方法,标注阐发论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联的句子。交换文章批改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赏析,在实践中强化自身对语言知识的把控、运用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如上,通过创新点评方式,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感受他人文章的优秀之处以及自己在创作方面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将体验式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体验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明确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意义,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助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万芳.浅析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J].作家天地,2021(35):125-127.
[2]钱梦霞.以真情实感灌溉作文写作:浅析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J].语文新读写,2021(21):48-50.
[3]张秋月.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开展的探究[J].新智慧,2020(29):101,103.